更多
2013-07-28
3072 瀏覽
君怡閣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有來, 以前我也算是常客。其精選的金陵乳豬, 香茅汁牛脇骨, 白玉葡萄, 燉海中寶湯, 黃橋燒餅等都定時會來吃。但自從VIP咭再沒有效與樓面人員流轉了一部分之後, 我就沒有再去了。只是有一次朋友結婚前相約在此聚會而已。作為客人, 我之前對餐廳的處理及服務已經大失所望, 再加上食物質素也有下跌, 令我根本沒有再回這裡的打算。可是這次是由一幫朋友特意為我們這班游離人辦個眾會, 被邀支持參加, 所以便來到了這裡。第一味是川汁爆野菌帶子。川汁爆野菌, 其實川汁都只是一些微辣的茨汁。沒有川辣式的麻辣感覺, 只有些如泰式"是拉差"的味道。什菌經鑊爆香過, 水份流失, 彈性開始變硬, 但還是可以的。帶子綞輕輕炸過再煎, 外層有點薄薄的脆口感覺, 內在有彈性, 但味道只一般。根據餐牌, 這是個鮑魚汁扒海斑球, 而我印象中, 這個也是魚來的。相信是將海斑起球, 然後拉輕油令其成形, 上粉再炸, 之後淋上鮑魚汁。老實說, 鮑魚汁味道不明顯, 而我印象亦都模糊, 吸引力不足。炸漿粉是舊式酒樓的濕粉炸法, 外層形成一個如保護層般的脆殼。幸好, 這殼並不厚硬, 成形而脆口。不過跟魚球味道與
作為客人, 我之前對餐廳的處理及服務已經大失所望, 再加上食物質素也有下跌, 令我根本沒有再回這裡的打算。可是這次是由一幫朋友特意為我們這班游離人辦個眾會, 被邀支持參加, 所以便來到了這裡。 第一味是川汁爆野菌帶子。川汁爆野菌, 其實川汁都只是一些微辣的茨汁。沒有川辣式的麻辣感覺, 只有些如泰式"是拉差"的味道。什菌經鑊爆香過, 水份流失, 彈性開始變硬, 但還是可以的。帶子綞輕輕炸過再煎, 外層有點薄薄的脆口感覺, 內在有彈性, 但味道只一般。 根據餐牌, 這是個鮑魚汁扒海斑球, 而我印象中, 這個也是魚來的。相信是將海斑起球, 然後拉輕油令其成形, 上粉再炸, 之後淋上鮑魚汁。老實說, 鮑魚汁味道不明顯, 而我印象亦都模糊, 吸引力不足。炸漿粉是舊式 酒樓的濕粉炸法, 外層形成一個如保護層般的脆殼。幸好, 這殼並不厚硬, 成形而脆口。不過跟魚球味道與質感沒有太大互動。 金華蟹籽卷, 這個外形如春卷樣子的東西, 其實是將蛋白, 蟹肉與雲南火腿混合, 然後卷上春卷皮炸成金黃, 之後灑上蟹籽。老實說, 這個蛋白跟蟹肉味道太淡, 火腿比例少, 沒有鹹香味去平衡。只炸上一條如春卷一樣的東西, 我知道功夫可不少, 但就算連平常飲茶也感得太淡吧。而且已經吃了兩個炸物作材, 再來第三個, 感覺有點太濫吧!! 脆皮牛坑腩, 又是一個炸的菜式。將已經炆好的牛坑腩再酥炸, 令外層酥脆而內裡組織稔滑。酥炸步驟並不是最重要, 重要還是看牛坑腩的前期處理。牛坑腩用上香茅鹵汁經長時間處理, 牛坑腩肉稔中仍有不錯的軟組織嚼勁, 汁醬調味十分好, 牛坑腩吸收醬汁, 令惹味感覺一口口活現在味蕾之上。酥炸的薄漿令牛坑腩更脆口香口, 外層肉質更有質感。 白胡椒乾煎中蝦, 味道上佳。利用白胡椒這惹味乾香料處理中蝦, 甚有星馬風味, 而且外殼炸得也可以一併下肚, 殼中還有一粒粒的原粒白胡椒。咬下, 香味可口而帶味蕾的挑逗性。味蕾也受到了微辛刺激, 蝦肉有彈性, 雖未說是可口, 但有種啖啖肉的感覺, 不錯。 可是, 接著的當紅脆皮雞, 感覺就很一般。雞件脆皮, 但味道不強, 而且肉質較硬, 可能同分到的部分有關係, 不過整體並不吸引。 黃橋燒餅, 是一個芝麻鋪滿表面的武大郎燒餅。餡料是一些醃菜蝦乾及蔥之類混合而成的半醬, 醃料味道濃, 不過有點偏鹹, 然而較厚的燒餅卻可中和口中鹹度。但是燒餅上手, 感覺輕快, 外皮亦容易脫落, 做功不錯。 瑤柱金菇炆伊麵, 是一個干燒伊麵, 味道可以, 但並不突出。干乾香氣不強, 焙麵略淋, 麵身欠滑。不過韮黃, 銀芽和金菇令口感有爽口效果。 剩下的還有美點雙輝, 桂花糕和豆蓉酥。桂花糕清淡, 味道略甜, 但感覺清新。豆蓉酥, 做功的外皮不及剛才的黃橋燒餅, 餡料對我來說太甜。生磨蛋白杏仁茶, 杏仁味道夠, 但入口有點粉, 而且蛋白不夠滑。
整體來說, 餐廳給我的感覺仍然只在中間水平, 與之對超水準而抵食的級數落差很大, 重回舊地, 仍未能令我改觀。而且值得多留意的還有菜單的編排, 幾乎絕大部分的菜式都是炸過的食物, 油膩也許沒有, 但多樣性嚴重不足。再者, 餐廳已一早知道這將是會與葡萄酒有關的飯局, 如現在還依舊認為炸物香口就是佐酒的話, 想法是沒有進步, 而且太過落後了, 希望餐廳繼續有更好的改進, 或許一段時間後重來, 可有更好的表現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