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2-16
53 瀏覽
今天相約了女朋友到旺角吃晚飯,順道買點東西,不過女朋友今天鐵定要開OT,沒八時又休想下班,因此我提議將地點轉移到銅鑼灣,好讓女朋友省點時間。我今天準時下班,約七點多就到了銅鑼灣,先在時代廣場逛了兩圈,接著也要開始籌謀到那裡吃飯。既然距離女朋友下班還有一點時間,邊等人及邊等位吃飯是最化算的做法,而在銅鑼灣要等位等得天昏地暗的,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大戶屋」。我走到了「大戶屋」,出乎意料的是,外面只有兩三位客人在等候,與上次光顧時的空前盛況,萬人空巷,有著強列的對比(詳情可參閱食評-《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女朋友都還沒到達,就已經有位給我了。上次我們坐在面向正門左手邊方向的小密室,今次侍應安排我們坐到右手邊再往裡拐的一個靠牆位置。侍應遞上一個較為殘舊的餐牌,我和女朋友都第一時間看出了不同之處,餐牌較以往殘舊之餘,選擇亦好像少了不少,侍應亦回覆說餐牌的確轉變了。來到「大戶屋」,不為別的,就想到上次吃過的鰻魚盒子了。可惜今次鰻魚盒子沒了,唯一有鰻魚的定食就是「愛知產鰻魚蒸籠飯配稻庭風凍烏冬」,不過看起來鰻魚已從唯一的主角變到主角之一,相信份量會較上次的少,不過我和女朋友始終很想回味一下上次吃過的
不知怎地女朋友興致高漲(可能今天不用怎麼等位就能在「大戶屋,」晚膳有點關係吧!)女朋友已經在看甜品的餐牌了,結果女朋友相中了一款黑糖豆漿,因此我們點了一杯。
黑糖豆漿
愛知產鰻魚蒸籠飯配稻庭風凍烏冬
不過今次吃到的鰻魚質感則較上次遜色了許多,鰻魚肉質偏腍,沒有了以往的嚼勁,外皮同樣腍軟,沒有上次的彈牙質感,今次在大戶屋所吃到的鰻魚與上一次的有如此大的差別,除了鰻魚本身質素的分野外,估計製作方法也有一定影響,先是蒸籠本身的熱力,本已燒熟的鰻魚放入蒸籠內,受餘熱的影響,令鰻魚肉熟上加熟,雖不一定令外皮腍軟,但肉質難免會受一定影響,而預先切成小块,令熱力更容易滲入鰻魚肉內,進一步令鰻魚肉容易熟上加熟。另一方面,切成小块亦令鰻魚的質感有所折損。估計以上幾個原因導致吃著的鰻魚質感較以往的大打折扣。
經過蒸籠及今次大戶屋一役,個人認為鰻魚跟蒸籠料理並非太搭調,反而一般的鰻魚盒子飯來得更簡單好吃。
稻庭風凍烏冬
雞肉豆腐羹配九穀蒸籠飯套餐
吃過兩款定食,女朋友已經急不及待點甜品了,不過按照侍應的說法,今次的餐牌有所轉變,因此上次光顧時吃過後令我們魂牽夢縈的「京都抹茶慕絲拌無添加雲呢拿雪糕配北海道紅豆」今次就不會有了。最後女朋友沒有選擇綠茶的甜品,選了一款香蕉布丁配蛋糕及呍呢拿雪糕。
香蕉布丁
綠茶雪糕
大戶屋的裝潢沒太大改變,依舊簡潔明亮,今次我們坐的位置是與店子呈直角延伸出去的位置,因此也很有「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的味道,基本上侍應除了奉餐以外鮮有走到這裡看看客人是否有什麼需要!由叫侍應落單點主食、添茶、點甜品以至結帳,一律也要我需開座位往外「求援」的‧我兩次光顧坐在店子大廳中央以外的不同位置也遇上相同情況,相信絕非偶然,值得店方多加留意。食物質素仍舊不俗,亦很合乎,我倆的口味,就性格比而言,亦令人滿意。不過卻少了上次光顧時的驚艷;此亦恰好反映在等位輪候的情況上,很有點風光不再的味道,不過我仍舊對其鰻魚盒子多所有點期待的。
Berlin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