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11-05
554 瀏覽
肉食的日子太漫長了,差點忘記了人類平齒較尖齒多,素食才是飲食健康的關鍵,可惜吃慣濃味道的香港人又怎麼忍受清淡無味的蔬菜,對素食有很多的誤解也沒辦法再解釋太多了,反正人們大部份追求的是舌頭上幾秒鐘的享受而已。要麼吃肉吃到膩,要麼吃菜吃到寡,為迎合現代人的口味,現代有一種叫「俗世齋」的東西,採用的材料全都是蔬菜,卻製作多款形似肉類的食品,例如素雞、素火腿和素蝦等加工食品,有點像分子料理的感覺,味道濃淡度適宜,為迎合大眾化的所需要求。舌頭被俗世渲染的自己,也很需要很想要一間茹素的餐廳,好好的享受一頓沒有肉食的一餐,那一個晚上就跟家人一起來到銅鑼灣一間叫「功德林」的上海式素食餐館,可算是高檔的素食餐廳。眼前餐牌上陳列了琳琅滿目的食物,使自己不知道從哪兒開始選擇才好了。由湯類先入手,我選了竹笙百合北蟲草燉湯,因為在秋分時分,最適合喝一些滋潤養陰的湯水,裡面有竹笙絲、杞子、百合片、蘑菇等材料,味道濃稠不膩,湯很夠熱很暖胃。咕嚕肉外貎十足平時在餐廳所吃的由豬肉製成的咕嚕肉,當然"肉"是由猴頭菇所製成,卻比肉製的來得好吃,至少較沒油膩,而且猴頭菇本身爽口,甜酸汁份量適中,味道酸酸甜甜易入口,不愧是「廚
要麼吃肉吃到膩,要麼吃菜吃到寡,為迎合現代人的口味,現代有一種叫「俗世齋」的東西,採用的材料全都是蔬菜,卻製作多款形似肉類的食品,例如素雞、素火腿和素蝦等加工食品,有點像分子料理的感覺,味道濃淡度適宜,為迎合大眾化的所需要求。
舌頭被俗世渲染的自己,也很需要很想要一間茹素的餐廳,好好的享受一頓沒有肉食的一餐,那一個晚上就跟家人一起來到銅鑼灣一間叫「功德林」的上海式素食餐館,可算是高檔的素食餐廳。
外貎十足平時在餐廳所吃的由豬肉製成的咕嚕肉,當然"肉"是由猴頭菇所製成,卻比肉製的來得好吃,至少較沒油膩,而且猴頭菇本身爽口,甜酸汁份量適中,味道酸酸甜甜易入口,不愧是「廚師推介」。
餡料有胡蘿蔔、芹菜、菇和素雞,外皮脆口有點像在吃春卷一樣,但比春卷不覺得油膩,再蘸上甜酸汁更可口惹味。
裡面有粉皮、猴頭菇、津白、粟子和冬菇等,雖然沒有肉類調味,味道卻已經很美味,而已很惹味香口,越食越滋味,味道濃度比以上的較重一點。
木桶size算大,足以可供四人份量享用,口感滑溜,豆味不算突出,最特別是配料不是平時所用的冰糖糖漿和紅砂糖,而是一瓶桂花蜜糖漿,桂花味道清新宜人,蜜糖更有滋潤身體的效果,吃得美味又健康,相比"三高"西式糕點,配合養生食療的中式糖水更顯得有價值。
芝麻湯丸滑溜可口,吃過湯丸別忘記薑汁也很重要一定要喝,薑汁味濃甜味適中,對於腸胃方面健康較差的人簡直是恩物。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