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6-08
1769 瀏覽
約在五月中的某天,於中環嘉咸街街市穿梭時,眼睛一晃,被這家門面古舊,但店裡掛著一串串不同形狀、大小不一的粽子吸引著,看到出爐的粽子,才驚覺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再抬頭看看門上的招牌,原來這平日絕不起眼的店子是一家南貨店,於是入內探究一下。在店內埋頭苦幹,正在包粽子的老闆娘,看到老公和我內進,馬上便站起來離開工作崗位,接著給我們講解舖內各式粽子的特色,當然巨大的蘆兜粽是最使我倆感到好奇的。蘆兜粽所用的葉子由一種名為露兜或野菠蘿的植物割下,相傳露兜遍佈中山效野,葉子窄長、兩側帶刺。做蘆兜粽前,先要將刺去掉,放在太陽下曬六至七成乾,再用熱水燙洗,方能使用。粽子包好後,還要用熱水最少煨4小時,然後再浸4小時,使餡料的味道完全被糯米吸收。老闆娘稱她使用的露兜葉是專程從中山速遞來港。那南貨店又怎會賣中山的蘆兜粽呢?原來老闆娘本身是中山人,所以曉得製作中山蘆兜粽,當然也會做上海粽子和廣東粽。餡料則特別用上健康的雜豆,亦不可缺少粽子必備的鹹蛋黃及五花腩。蘆兜粽的名字早已有所聽聞,但親眼目睹的話,還是第一趟。相片中,分別用白色棉繩和中間一條彩繩包扎,呈圓桶形的便是蘆兜粽。身材之巨大,可與下方以全紅棉繩
蘆兜粽所用的葉子由一種名為露兜或野菠蘿的植物割下,相傳露兜遍佈中山效野,葉子窄長、兩側帶刺。做蘆兜粽前,先要將刺去掉,放在太陽下曬六至七成乾,再用熱水燙洗,方能使用。粽子包好後,還要用熱水最少煨4小時,然後再浸4小時,使餡料的味道完全被糯米吸收。
餡料則特別用上健康的雜豆,亦不可缺少粽子必備的鹹蛋黃及五花腩。
相片中,分別用白色棉繩和中間一條彩繩包扎,呈圓桶形的便是蘆兜粽。身材之巨大,可與下方以全紅棉繩包扎的上海粽子作比較。保守估計,一隻蘆兜粽最少可比上5隻上海粽子的重量,簡直可以用雞髀與蚊髀來形容。另外的分別,相信可從粽的葉子看出,蘆兜粽的葉子厚身、光亮油澤,葉子從底部斜斜向頂部捲上;而上海粽子的葉子較柔軟、色澤深沉,一片葉子可將整隻粽子覆蓋,看不出當中的接駁位。
蘆兜粽售價以重量計算,當天買了一隻接近4磅的給老爺及奶奶,價錢為140多元。他們試後稱非常味美,雜豆、雙鹹蛋黃與入口即溶的五花腩都為之醉人。
當天發現蘆兜粽所餘無幾,原來老闆娘告知露兜葉用光了,未能再作補充,取而代之,也是身材不小的裹蒸粽。
露兜葉硬度十足,而且非常畢挺。蘆兜粽呈淡淡粉紅,表面鋪滿雜豆。拆開時,不慎把蘆兜粽的尾部弄斷了!
除了雜豆外,金黃起沙的鹹蛋黃亦為蘆兜粽添上不可缺的美味,加上無論脂肪或腩肉都入口即溶的五花腩,蘆兜粽確實使我另眼相看。每隻人手包製的粽子,都蘊含文化的承傳、細緻的步驟、嚴謹的功夫及辛勞的汗水,不光是其表面上金錢的價值!
100% 香港製造的蘆兜粽,吃得滋味又安心!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