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35
19
等級4
續:粵人重湯水,本地餐館賣例湯,離不開「每周老火例湯」,又或獨孤一味的招牌例湯兩大派系,港大招牌杏汁白肺湯比不上陸羽沉厚,但「品質不變」基本功,知易行難,它做得到,也是捨時令冬瓜盅取白肺湯理由。一小碗濃稠黏滑,是湯連渣奉客,珍惜地喝著,菜乾及蜜棗揉合出甘醇,豬肺清洗得透徹黏糯,配上南、北杏等不起眼之物,以功夫換來一口暖入心的清潤。蝦多士,來了港大幾次,一直與之緣慳一面,食友是晚客氣地讓自己先選一件;它,源於鳳城的手作小品,取西方多士與原隻海中蝦組合成釀炸成香酥小吃,蝦肉起雙飛反伏於多士上,有別於傳統蝦尾朝天擺法,多士酥脆碟亦不著油漬,蝦肉爽嫩不過火,當年的fusion菜鼻祖,因為美味,百年間已成廣東傳統名菜,亦是招呼外賓佳品。鹽.焗.雞這三字,曾吃過不少苦頭,屬於羊城派的乾焗,精粹於高溫焗至皮焦肉濕嫩,落刀時騰出水氣。港大的雞一氣呵成,不以面火爐事後加工「上色」,粗鹽每日「生炒」,沒有比它更認真於「鹽焗」的粵菜館了。焦黃細嫩鮮雞,連著一副「計」,原整而安祥地伏在大碟上,攝下最美一刻後,食友已幫忙夾來一件,是雞髀位置滲著焗過的熱氣,皮微焦肉濕嫩,很好!較之坊間鹽焗雞,皮薄而透出薄薄一點焦
更多
續:

粵人重湯水,本地餐館賣例湯,離不開「每周老火例湯」,又或獨孤一味的招牌例湯兩大派系,港大招牌杏汁白肺湯比不上陸羽沉厚,但「品質不變」基本功,知易行難,它做得到,也是捨時令冬瓜盅取白肺湯理由。

一小碗濃稠黏滑,是湯連渣奉客,珍惜地喝著,菜乾及蜜棗揉合出甘醇,豬肺清洗得透徹黏糯,配上南、北杏等不起眼之物,以功夫換來一口暖入心的清潤。

蝦多士,來了港大幾次,一直與之緣慳一面,食友是晚客氣地讓自己先選一件;它,源於鳳城的手作小品,取西方多士與原隻海中蝦組合成釀炸成香酥小吃,蝦肉起雙飛反伏於多士上,有別於傳統蝦尾朝天擺法,多士酥脆碟亦不著油漬,蝦肉爽嫩不過火,當年的fusion菜鼻祖,因為美味,百年間已成廣東傳統名菜,亦是招呼外賓佳品。

鹽.焗.雞這三字,曾吃過不少苦頭,屬於羊城派的乾焗,精粹於高溫焗至皮焦肉濕嫩,落刀時騰出水氣。港大的雞一氣呵成,不以面火爐事後加工「上色」,粗鹽每日「生炒」,沒有比它更認真於「鹽焗」的粵菜館了。

焦黃細嫩鮮雞,連著一副「計」,原整而安祥地伏在大碟上,攝下最美一刻後,食友已幫忙夾來一件,是雞髀位置滲著焗過的熱氣,皮微焦肉濕嫩,很好!較之坊間鹽焗雞,皮薄而透出薄薄一點焦焗香,火候與選雞功序已是無話可說了,笑言為它,亦值得拉隊來「到此一遊」。

依舊是高水準之作,每次與食友皆吃得盡興,來校友不吃「校友鹽焗雞」,難道要叫炸子雞?回想起三年前那「炸子雞慶生局」,差點笑到噴茶~

燒雲腿鴿片這傳統功夫菜,談到此品眾人總會想起陸羽的好,其實港大這卅年歷史的老酒家也會做,卻沒多少人留意,仗著人多大家也能叫來一試。

細嫩鴿肉伴以嫣紅雅緻燒雲腿片,隱現「紅.喜」意味,雛鴿燴以廣東醬油,爆好鮮菇、大蔥等料頭後輕輕過鑊,下口肉嫩亦不至醬汁四濺。

炒鴿脯不常吃,肉質較雞肉更幼嫩富彈性,鴿肉「個性」獨特,又巧妙地以醬油及菇、大蔥等醬料令味道豐富起來,惟伴以甜而欠鹹香燒(炸)雲腿,味道自然不如陸羽般精彩,KC一句道出問題在於雲腿非陸羽的「真雲腿」,大家一人幾件夾至清碟,當作炒鴿脯吃,試過,叫做幾得意又特別。

百花釀蟹鉗姍姍來遲,十八位朋友點選了另加六十五元的「自選項目」,是蝦膠包著單指的大肉蟹鉗炸成,材料極為豐富,內含不少鮮蟹肉,也是足本認真之作,食友CW客氣地分予自己半分蟹鉗,得嚐此品,感激感激!

鳳肝燒牛柳,是老酒家才會做的舊菜,未吃已覺得很「醋」,牛柳與鳳乾配搭很難將兩者時候掌握得好,是晚牛柳乾而化學,反而鳳肝仍保持應有的濕潤口感,唔錯

曾聽老師傅說過生魚卷,說老一輩傅一聽生魚片便「耍手寧頭」,煩在替魚片塗薄粉,拉油後魚片不至乾老亦滑身,後生師傅懶懶閒,簡單工序沒上心,基本功做不好如拆自己招牌,認真堅持又做得好的酒家不多了,除太子.北角鳳城外,港大的每次來也會叫來吃。

夏天勝瓜當造,就點選了時令勝瓜生魚卷,原以為生魚片卷著勝瓜,卻不知出到來還是老樣子,魚片包卷雲腿,下回來,看到鳳眼果生魚卷、菜遠生魚卷,大概都知會是怎個樣子。說回魚片本身,生魚片塗上幼鹽,黏著細切雲腿,肉厚薄剛好,下口細嫩,是晚吃了兩件,很奇怪沒河魚泥腥味不重,滿意了,高級一點可選桂花魚,當然會是另一個價錢了。

適逢子薑當造,吃得時令一點,多加十五元,轉做子蘿咕嚕肉,咕嚕肉爽嫩,難得是甜酸得宜,汁亦掛得好,配以厚切子薑,味道天然,若炸粉做到上回那薄身效果就更好,話雖如此,大家邊飲邊吃,轉個頭,食友已吃個碟底朝天。

食友對椒鹽鮮魷的呼聲太高了,又叫了一碟例牌,食友見碟頭份量只得一人一件,有追加衝動,但試一口,又轉陣吃返莧菜去,哈哈!是晚的漿掛得太厚,椒鹽味亦不夠入肉,可幸魷還是鮮的,質素不如上回,無可亦無不可地吃過就算了。

入冬吃臘味飯,仲夏單尾來個荷葉飯亦合時宜,絲苗米難得乾身,以醬油、蝦米、菇粒炒至入味,以墨綠色荷葉包著蒸,米身分明,下口夠味亦清香,實屬雋永佳品,比較起「福記」招牌荷葉飯,這裡已成城中另一出色好選擇。

店方大概是受到熱鬧氣氛感染,早前話收開瓶費每支$30,最後飲下飲下,起哄後最終免了開瓶費,每人不用二百元試了幾味港大招牌作,確是盡慶!期待8.18的古法乳豬同大家再吃過!謝謝各位參與~
鳳肝燒牛柳/預訂
5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蝦多士,出色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雲腿鴿脯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到此一遊」的名物
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人均消費
$190
推介美食
鳳肝燒牛柳/預訂
蝦多士,出色
「到此一遊」的名物
  • 杏汁白肺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