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9
7
Telephone
2203 4321
Introduction
原在二樓的老北京已遷址到八樓 continue reading
Opening Hours
Mon - Sat
12:00 - 14:30
18:00 - 22:00
Payment Methods
Visa Master Cash
Number of Seats
60
Other Info
Parking
Phone Reservation
10% Service Charge
Above information is for reference only. Please check details with the restaurant.
Signature Dishes
京醬油司 香蔥炒雞蛋 鍋燒豬手指
Review (39)
Level3 2011-02-20
1768 views
Qualty food deserves higher price. The choice seems very authentic Beijing. So for me, i could try many new things. The wraps was very soft. I must say it was the best in years. Good variety of desserts - 拔絲comes in 4 differnt types. And it was so light. continue reading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Level4 2010-05-25
856 views
星期五放工後來到,無訂檯,好彩有位。之前係網上得知有一道叫蒜腸的小食,好想試下但又怕叫一碟份量太多,所以最後叫左個小拼盤,包括有蒜腸、小黃瓜、海「淅」及牛展。蒜腸切得很薄,蒜味無想像中咁犀利,可以接受,幾特別。小黃瓜是拍的,不是用刀切的,係正宗的做法可惜略帶苦味。海「淅」爽脆,夾住五香牛展的汁食,唔錯。牛展亦切得很薄,夠入味。除了小拼盤外,仲叫了茴香豬肉餃同夾薄餅食的炒牛肉碎。北京風味的餃子就一定要用水煮滾再拌醋食,茴香豬肉餃第一次試,茴香的香咪幾濃好特別,而且我估烹調的時間掌握得好,雖然餃子的入外皮唔太熱但咬後食到內裡的肉汁微熱而且豐富。本人比較鐘意食燒餅不過由於此店無供應(莫非唔係正宗北京野? ) 侍應大姐就叫我order呢個夾薄餅食的牛肉碎,薄餅微暖有12塊,包住濃味的牛肉碎食都唔錯。甜品當然叫左已經唔係咁容易食得到既拔絲蘋果,上菜的時候端來帶住冰粒的涷水,包住焦糖的蘋果下仲有沙糖拌碟,自己動手,爽甜又好味。可以係銅鑼灣食到舊派的北京菜感覺真好而且價錢合理,我一定會再番黎試下佢其他味道的餃子。 continue reading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Level4 2010-05-03
655 views
首先非常感謝有幸被邀是夜的團年宴,多謝攪手南瓜兄的安排,是夜設局於渣甸中心的老北京,這座位於老銅的大廈,在內有不少好食店,最有名的相信就是伊呂波了,除了伊呂波,還有另外幾所日本店子,但是夜的團年宴是來吃點京味。兩圍人馬,是夜的菜式由主人家發板,當然先來的是一系列的涼盤,七款的涼盤分別是涼拌心裡美、拍黃瓜、北京蒜腸、醬驢肉、豬皮凍、醬蹄及涼拌土豆絲;熱盤的陣容也不弱,有京蔥羊肉、蔥燒海參、鍋塌豆腐、爆腰花、爆肚絲、燒雙冬、酥炸小黃魚配家常餅、瑤柱蒜香雞、燒肘子及京醬豬肉絲配薄餅,最後都有份量不輕的澱粉質,分別有煎盒子、炸醬麵、香芹豬肉水餃及京蔥羊肉水餃,最後的甜品有豆沙煎餅及拔絲蕃薯,看來是非常盛大的一夜。冷盤打頭陣的是涼拌心裡美,先來介紹一下心裡美,其實是一種蘿蔔,乃天津特產,外形好像一顆蘿蔔,切開裡面是紅色的,顏色有點像西瓜肉,吃起來非常爽口,拌上的汁有點甜甜酸酸的,乃開胃清舌之作,但見食友相片中的心裡美,跟是夜吃到的不一樣,他那回吃的版本是加了麻醬及醬油的,相信吃起來更香更惹味,可能是不同吃法吧。拍黃瓜也真的是拍頭瓜也皮開肉裂了,黃瓜吃起來非常爽口,而且醬油及蒜泥也下得足,吃起來既清爽又惹味,真不錯,但個人認為如果黃瓜可以切得細一點點會更好;北京蒜腸內應有豬肉、澱粉、蒜頭及其他的香料,吃起來口感不太黏,但又沒有很肉的口感,不太鹹也不太淡,而且挺香的,但個人吃腸不是吃德國腸就是燒腸仔或早餐吃煎的,全部都偏香口,偏偏是夜的如清蒸的貨式,個人是有點保留的。醬驢肉看起來紅紅的,吃起來的肉質是粉粉散散散的,如吃法式頭盤鵝肝醬凍一樣,至於味道就有點點的甜酸味,感覺有趣,不是很好吃,但又不算難吃吧;接下來的豬皮凍較花功夫,皮凍外表反光,看起來非常美觀,吃起來味道就是偏淡,偏硬而且沒有高湯的清香,但就真的挺有豬皮膠質的感覺,而且加了醋及蒜泥提味,味道是好一點吧。醬蹄又是在外邊比較少會吃的涼盤,粵式的燻蹄就吃得多了,這個京式的醬蹄又如何?大致跟燻蹄一樣,也是內環大大塊肉,然後外環是層皮,內環的肉呈粉紅色,吃起來跟吃火腿沒多大分別,外層的環的皮吃起來不太膠,感覺沒特別的嫩口順滑;涼拌土豆絲除了有必然的土豆之外,也另有很多芫茜及不少的甘荀絲,甘荀絲及土豆絲既爽又不過硬,涼拌的汁又帶點鹹,吃起來很開胃挺不錯的。第一個來的主菜是京蔥羊肉,京蔥下得夠多,羊肉也有應份的羶味,爆得香而好味的,稍嫌是太油了;蔥燒海參是一道不折不扣的魯菜,用上大量濃重的醬油紅燒而成的一味菜,加入了鮮冬菇,味道很夠,海參質地柔軟滑潤,也很軟腍入味,較可惜的是感受不到應有的花雕香,而且還未能達至鹹鮮微甜的境界。鍋塌豆腐也是很有特式的魯菜,皆因用上了鍋塌這個特式技法,特式是將煎炸與煨燉同時使用,如是日的豆腐為例,豆腐面層粘均面粉,再加點雞蛋輕輕煎炸而成,外表呈淺金黃色確是非常對版,然後再淋上河蝦及以雞湯煮成的茨汁煨燉即成,豆腐外層果然夠酥脆,豆腐雖然沒有豆味,但相對以上幾味,真的算是很不錯的了。之後來一道爆腰花,要做這道菜做得好,首先就是要不厭其煩,因為腰花要洗得乾淨才行,如是日的就是一反面教材,還要是反面得極點的那一種,慨嘆為何店家拿了樽阿摩彌亞水去炒,一上桌就一陣廁所味,在座沒有死仕敢接受這個挑戰,最後是要叫店家退掉的一道菜。爆肚絲用上了大量的芫茜,加點香菜及蔥及料酒去炒就是了,本來是一道很香的一道菜,但夾了一點肚絲來吃,一入口就不得了,真的好碧(big)咸,唔好意思,是激鹹才對,之後再吃多口配上大量芫茜蔥的,由於芫茜蔥沒有被醃至這麼鹹,味道是好了一點;接下來的燒雙冬,其實即是紅燒冬菇及冬筍,其實此品是冬天的菜色,冬筍及冬菇紅燒得很入味,可惜的是冬季去矣,春季到來的日子,冬筍雖然肥大,冬筍自然就是很老,不太鮮嫩。接下來的是酥炸小黃魚配家常餅,小黃魚明顯的不夠酥脆及甘香,而且小黃魚的脊骨還未能炸得透至可吃的程度,炸功是有待改善,也可能是時間不夠之故呢?至於那家常餅,在之前寧波同鄉會中的食評也提過,其實即是用上麵粉搓成數分厚的麵餅,而今天的家常餅,就正正是一塊一點蔥也及數分厚的麵餅,餅帶有不弱的鹹度,吃起來是比小黃魚更有味道的,味道霎時有點混亂。瑤柱蒜香雞看其烹調手法都不算是什麼京菜了吧,這也不要緊,好吃就是了,可惜的是,這碟雞無論雞肉雞皮也是走油走得非常乾旱,簡直如炸了十世的炸雞一樣,瑤柱也是乾巴巴的,吃入口沒有水份,什麼香味也散不出,真的吃肯德基也比它好。燒肘子是一道煮功複雜的一道菜,肘子是要先煮熟醃好備用,然後再蘸蛋漿炸,這個蛋漿如春卷一般包裹着肘子,肘子是件頭偏少也不說了,而其肉質散及其肘子皮又不算肥美,吃起來一點酒香及醬油香也沒有,外皮又不香口,只可以用最阿Q的角度去想,至少是肉地不嚡口,加上仍有點彈口的豬皮,但其實真的令人不太滿意。之後來一道很大路的京味,乃京醬豬肉絲配薄餅,豬肉絲沒有咬口,醬的色水夠,但味道不突出,配上的薄餅很多粉,餅皮較實,感覺奇怪;接下來的都是飽肚的點心系列,先來的是煎盒子,這個沒有肉的煎盒子,但一點也不健康,因為很油很油,外皮不夠脆,幸好盒子是剛煎好很夠熱,如果放涼了吃,油回吸到餅中就不堪設想了。之後來的是香芹豬肉水餃,豬肉味不突出不要緊,連香芹味也不太重就有點奇怪,水餃皮是一貫北方沉厚的風格,但餃皮又不失彈性及不會有粉爛的感覺,總括來說很不錯;京蔥羊肉水餃比前者更好,食友說是很羶,但我和旁邊的食友也不約而同的認為不太羶,因為我和他所吃的那一隻有大量的京蔥,去掉了羶味,吃起來當然好味,但如食友所言屬實,看來此處羊肉餃子的餡料不太穩定,但誇張點說,這兩客水餃實有救命之用,因為它們已經是全夜最好吃的一味了。之後來的炸醬麵有着黑黑的炸醬,看來是充滿京味,但就明顯的炸醬不夠多,炸醬雖然味道正宗,但麵吃起來很糊身,入口很熱而炸醬比較冷,可能店家灼好麵後,沒有散出水氣放涼,任由它一堆的在碗中所致吧,真的很不行很不認真;京蔥羊肉湯麵用的麵也是同上的一款,但放了湯後是好得多了,沒有了粉爛的口感,羊肉湯很清,加了點爆得香的京蔥羊肉,入口一陣蔥味,羊肉又夠嫩,絕對是要比之前的炸醬麵要好。吃過了鹹食,之後就拉開了甜的序幕,先來一客豆沙煎餅,當店員端它上桌時,大家都有點呆了,為什麼又來多一客家常餅呢?原來煎餅照舊,餡料就大不同,今回的煎餅皮沒有那麼油,且也較脆,豆沙入口粉腍有點豆香,是不錯的。之後就來玩拔絲了,拔絲蕃薯其實本是美妙的,但店家來一大盤的蕃薯,但冰水只有一小盤,而且根本不夠凍,而且要大家輪流的叉黏滿了糖膠的蕃薯,那些糖膠也開始凝固了,以致到了後來的食友叉的時候,已經是很難再叉到完整的一塊蕃薯,因為糖膠黏得很,用力一扯,不是扯開了薯塊,而是扯爛了蕃薯,店家在此方面實在有着很大的不細心,所以一時吃到糖味不錯又起絲的蕃薯,一時又吃到糖膠如粒青豆般大的黏在蕃薯上,吃到口中黏着牙齒,很不舒服,加上不是每塊蕃薯也是粉腍,真的是碰運氣的一個遊戲。怎說也好,吃得好吃得不好都是一個經驗,是夜吃了多道不太滿意的京味,但由頭到尾十多二十款食物,也真的要在此再次多謝攪手南瓜兄的安排,雖然菜式的水準上是有點過失,但也明白是店家的問題,大家坐在一起,嘻嘻哈哈,又是一餐,而此食評的標題,純粹反映本人對店家為何可以弄出如此菜式給食客的感受,希望店家可以加以改善,努力努力。 continue reading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Level4 2010-04-24
368 views
上年年尾在老北京過聖誕,吃過一頓不錯的炸醬麵,羊肉餃子,心想其他京味菜式應該不錯,誰不知..由兩人加到二十人,在歲晚前夕來到老北京,以一餐家常京味作為團年飯,今次店方安排廂房給我們,私隱度十足.高談闊論也不會影響外面的食客,此店不收開瓶費,作為埋年最後一餐,大家也樂於自攜餐酒清酒,一同暢飲.店內裝修骨子,沒有鹿鳴春,北京酒樓的舊.帶點北方的典雅,書架上內的書籍,將中國近代血淚史一一道出,我在香港土生土長,不是偷渡衝出市區拿身分証,自然對大陸沒有什麼感情.只說當年滿清政府腐敗,中華民族內鬥基因潛意識爆發,面對八國聯軍,完全沒有招架之力,更眼巴巴看著文物被外國人奪去,真的不能怪誰.直到今天,中國人的思想亦好不了多少,只要有飽飯食,就算被共產黨鉗住都制.什麼言論自由也沒有,你說這個民族怎會去強大?在現實生活上,亦有人為了在某個層面上得到認同,甘於當傀儡,做別人的工具.如果他朝跌倒可憐寄望誰?哎也,說得太遠了,回到餐桌上的前菜幾味,有上次向隅的醬驢肉,北京蒜腸,拍黃瓜,豬耳凍,土豆絲,心里美等等.北京蒜腸的蒜香輕微,肉質實得來又帶點爽,臚肉也是一樣地實,有人說好像吃著午餐肉,心里美仍舊香甜,拍黃瓜本身爽甜,但是蒜泥的味道有點"就住就住",未夠刺激.豬耳凍徒具彈牙感覺,吃落近乎沒有味道.接著便來一些荵爆羊肉,海參之類菜式,羊肉算不錯,荵爆出來特別惹味,而且更有羊肉香.至於海參,點都沒有味道,幸好,沒有腥臭,但接著的火爆腰花,就難逃一劫了.將豬腰一放入口,即時反應是很臭.根本不能入口,是處理失當的後果.結果要打回頭.再做過一碟?不必了.恐怕再做過也是一樣地臭.燒二冬是冬荀加冬菇,論冬荀也爽甜多汁,只是覺得未盡天然,近似罐頭貨色.豬肚絲眾人覺得過鹹,我吃得鹹,覺得沒有問題.羊肉餃子依然有水準,入口盡是羊肉的騷香,熱呼呼暖在心頭.炸黃魚很酥化,不過配著家常餅吃,兩者皆乾,名正言順地"乾硬化".鍋塌豆腐的賣相同食味平平,同泰豐婁差得遠.紅燒紂子外表沒有鹿鳴春的澎拜,金黃而不脆的外表,包著味道很淡的紂子,完全吃不出紅燒的味道.兩道麵食,炸醬麵同上次一樣味道,奇怪在炸醬份量比上次少.羊肉湯麵同羊肉餃一樣,差不多是全夜最佳的一道,羊肉被京荵爆過,除有惹味刺激的荵香,也保留羊肉的味道.煎盒子煎得不夠脆,豆沙餅香脆,夾著的豆沙濃甜.最後的一記拔絲番薯,點好吃也難以護級成功,前段失地太多了.似乎老北京是羊肉做得最好,其他菜式真的差一點點.因為羊肉,所以是夜還能夠值個OK臉.如果來吃個羊肉湯麵,羊肉餃子,問題不大,但一大班人吃北京菜的話,回去鹿鳴春吧. continue reading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Non-member) 2010-01-16
273 views
从网上知道了这家餐馆, 兴冲冲的去了, 点了酱驴肉, 麻辣粉皮, 老北京炒饼和羊肉煎饺. 酱驴肉就象从罐头里拿出来一样, 巨难吃. 粉皮好一些, 但也不是想象中的味道. 炒饼一般, 吃不出任何在北京吃到的味儿. 最难吃的是煎饺, 很硬, 仿佛没有熟. 估计要是煮的就好一些.服务的人还好, 很客气. 也许是我没有点好菜, 总之, 吃的不爽, 其他的菜也许好一些. 但我再也不会光顾它了. continue reading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