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6
1
Level4
「麵屋武藏」來自日本東京,進駐香港已經有一段長時間,曾經有多間分店,近一兩年分店總數減少了,只餘下七間,但同時又揀一些合適地方開設新店。之前一直以日本總本店名稱作為招牌,但近期開設的新店就參照了東京各間分店的命名方法,加入了「虎洞」、「武骨」、「二天」、「神山」等副名。不同副名分店的餐牌都有少少分別,各有特色出品;甚至室內設計風格及拉麵碗也有所不同。「麵屋武藏 武骨」開張不久,面積細細間。室內設計佈局秉承日式拉麵店傳統,設有開放式廚房暨拉麵吧及十張左右二人細枱。餐廳盡頭牆上以日本古代傳統畫風,畫了大大個日本江戶幕府年代的武士;反映日本總店始創人在1996年創店時,以江戶時代著名劍術家宮本武藏的著作為藍本的理念。不過話時話,究竟劍術同拉麵有什麼關係?餐牌上當然不能缺少「麵屋武藏」每間分店必有的「白」、「赤」、「黑」及「トマト」(蕃茄) 四種不同口味湯底的拉麵。四款口味的原始湯頭都是豚骨混合秋刀魚干,分別為原味、加入辣油、加入黑蒜油及混和蕃茄洋蔥濃縮湯頭。除此之外,亦有近年從日本吹過來的新風氣沾麵。有別於其他連鎖日式拉麵店,並沒有任何點餐紙給顧客剔選麵條硬度、配料(走筍 / 走木耳、走葱
Read full review
「麵屋武藏」來自日本東京,進駐香港已經有一段長時間,曾經有多間分店,近一兩年分店總數減少了,只餘下七間,但同時又揀一些合適地方開設新店。之前一直以日本總本店名稱作為招牌,但近期開設的新店就參照了東京各間分店的命名方法,加入了「虎洞」、「武骨」、「二天」、「神山」等副名。不同副名分店的餐牌都有少少分別,各有特色出品;甚至室內設計風格及拉麵碗也有所不同。
44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麵屋武藏 武骨」開張不久,面積細細間。室內設計佈局秉承日式拉麵店傳統,設有開放式廚房暨拉麵吧及十張左右二人細枱。餐廳盡頭牆上以日本古代傳統畫風,畫了大大個日本江戶幕府年代的武士;反映日本總店始創人在1996年創店時,以江戶時代著名劍術家宮本武藏的著作為藍本的理念。不過話時話,究竟劍術同拉麵有什麼關係?
7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餐牌上當然不能缺少「麵屋武藏」每間分店必有的「白」、「赤」、「黑」及「トマト」(蕃茄) 四種不同口味湯底的拉麵。四款口味的原始湯頭都是豚骨混合秋刀魚干,分別為原味、加入辣油、加入黑蒜油及混和蕃茄洋蔥濃縮湯頭。除此之外,亦有近年從日本吹過來的新風氣沾麵。有別於其他連鎖日式拉麵店,並沒有任何點餐紙給顧客剔選麵條硬度、配料(走筍 / 走木耳、走葱 / 少葱)、香料油多 / 少等選項,反而秉承傳統日本拉麵店由師傳主導味道的規矩。
2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39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2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6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76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46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31 views
2 likes
0 comments
41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白武骨(叉燒)($78)較港式日本拉麵店貴,但與其他日本拉麵名店過江龍、或出名的本地薑比較,就要便宜一點,定價算合理。至於是否好味道?食完才知道。賣相一般,配料太少,只有少量蔥花及菠菜,沒有黑木耳及酸筍,但就多了一大塊紫菜。只是紫菜有半塊浸在湯內,加上湯底熱氣騰騰,將另外半塊也熏腍了;咬落去缺少了紫菜的香脆,唔好食。麵條粗身冇問題,亦爽口彈牙,但完全沒有味道,而且有非常明顯的、嗆喉的鹼水味,刺激味蕾至有點麻痹;實在很難食。
白武骨(叉燒)
$78
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996年創店,以自家研發的湯底打響名堂。除了採用大量豚骨熬煮之外,亦加入了秋刀魚干魚介湯底,號稱創出了世界第一個雙湯頭日式拉麵湯底,顛覆了那個只有豚骨湯底的年代。稀稠度剛好,入口有膠質、但又沒有過度黏糊。味道的確與傳統豚骨湯底有所不同,但如果唔係餐牌介紹,品嘗不到原來加入了秋刀魚干魚介湯底。如果魚介鮮味濃一點,風味會更佳。
24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用秘製醬油浸漬過的糖心蛋夠入味,烚煮雞蛋的水溫及時間控制得很好,做到整個雞蛋黃皆呈半流心狀態。
1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有三款豚肉供客人選擇:叉燒、豚角煮及薄切豚肉片。叉燒賣相有點似豚肩肉,亦見到夾雜著少少豚肉脂肪及爽口膠原根膜。咬落去肉質太結實,未夠鬆軟腍滑,缺少了既軟腍兼少少爽口的口感;如果當係傳統日式叉燒,肉質又唔夠鬆化。
1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另一碗麵揀了白武骨(豚角煮)($80)。豚角煮即是炙燒豚腩。豚腩表面軟身,但炆煮未夠透徹,腩肉的中心仍然偏硬,不夠鬆化;脂肪部份同樣未做到入口即化,有點似吃着爽口的油脂。
白武骨(豚角煮)
$80
3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白武骨(豚角煮)
$80
2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武藏炸雞($38)有六大件,顏色金黃,又熱氣騰騰;視覺上已經感受到那一份無比滋味。表面沾上一層混和了調味粉的炸粉脆漿,大口咬落去,又薄又脆;內裡的雞肉醃得入味,兼且熱辣辣、肉汁豐溢、肉質嫰滑。
武藏炸雞
$38
12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一碟武藏煎餃子單點要 $38,期間限定推介武藏煎餃子及青檸梅子梳打($45),夠抵食。日式餃子的特色,就是其中一面要煎得金黃香脆。望落去似乎對板,但咬下去原來唔夠脆口。餡料都是千篇一律:蔥花、豬肉碎、香芹及蒜蓉;豬肉比例夠多,但唔夠肉汁,餡料內的其他配料份量也偏少,味道未夠濃郁。
31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武藏煎餃子
1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青檸梅子梳打味道特別,酸加酸,但青檸的清新果酸及醃漬梅子的酸各有特色。兩種不同風味的的酸配搭梳打水,原來又幾好飲。
青檸梅子梳打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除了湯底及半熟流心蛋較好味之外,麵條、叉燒、豚角煮全部麻麻,尤其麵條的鹼水味很重,可以用難食去形容。應該唔會再幫襯。
2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21-04-06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90 (Lunch)
Recommended Dishes
青檸梅子梳打
武藏炸雞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