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5-05-30
4103 views
那天的風,還蠻纏着最後一口氣。那天的天,還沒有如今暑氣鼎沸的炎熱。那天的山,沒有綠茵如畫的傲氣只頜首在浮雲間。那天的我們,抱着睡眼惺忪的身姿早早爬到了川龍的端記。一間彩龍,一間端記,就陪着大帽山幾乎半個世紀的光陰,不問世事般靜立在這處,接一班人來,送另一班人走,拿起一個時代,放下一個時代,多瀟灑,人又拿起了多少人,放下了多少人了?比之彩龍,不是我較愛端記,只是端記選擇更多,容得下總是貪婪的人們。時下,我們喜歡睡到日上三竿再來一個Brunch,坐在酒店和餐廳的冷氣裹嘆着人生,說這才是人生。那麼,有時請換一下您的人生,灑灑汗,把上天給您的身體功能盡情宣泄一下,上天給您身體,不是白給的。在這裹,別說冷氣,風扇旁的位置也是一位難求的。端記由1965年一直都今天,沒有大修葺過,還是留着那最原始的氣味,伴在翠綠間。現年快九十歲的曾伯,十多年前退休,把茶樓留給十個兒女,但閒着沒事,還是會每天四時半起床幫忙,為一籠籠點心盡心,那些請來的點心師傅,一做就十多年,味道和現時茶樓完全不同,還是兒時的味道,沒有絲毫偷工減料,多好。這裹幾乎沒有所謂服務,由選茶倒水泡茶洗茶一律請你自便,由揭蒸籠要醬油找餐具請你一
那天的天,還沒有如今暑氣鼎沸的炎熱。
那天的山,沒有綠茵如畫的傲氣只頜首在浮雲間。
那天的我們,抱着睡眼惺忪的身姿早早爬到了川龍的端記。
比之彩龍,不是我較愛端記,只是端記選擇更多,容得下總是貪婪的人們。時下,我們喜歡睡到日上三竿再來一個Brunch,坐在酒店和餐廳的冷氣裹嘆着人生,說這才是人生。
現年快九十歲的曾伯,十多年前退休,把茶樓留給十個兒女,但閒着沒事,還是會每天四時半起床幫忙,為一籠籠點心盡心,那些請來的點心師傅,一做就十多年,味道和現時茶樓完全不同,還是兒時的味道,沒有絲毫偷工減料,多好。
用一匙米漿,倒在蒸爐的白布上,我們廣東人稱之為布拉腸粉,亦有手拉腸粉。
手拉的從來沒辦法比布拉的薄,但布拉還是有點需時較長,現在只能在老式粥店能找到,這裹的腸粉我相信是手拉。茶樓點心我通通都愛,腸粉亦然,難得整條腸粉都鋪滿了牛肉和叉燒,每一口都是米香和肉味,已屬難得。當你在酒樓吃到只有斷斷續續的撒上材料的腸粉,一口嘗盡只有鼓油味,就會知足。
豬大腸是店家我覺得非常不錯的點心,份量又多,外層醃料入味,韌性又適中,內層一口咬下去的肥膩和油脂又夠,那種對得住牙齒口感的食料,世間難覓一二。其實,自己是個非常愛吃內臟的人,不愛吃的,去趙日本,找家有名的吃一趟內臟鍋,嘗一嘗,人對住舌頭的是味道,對得住牙齒口腔的是口感。
好吧我是內臟癡,對於金錢肚或牛栢葉這種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亦無不喜愛,金錢肚即豬肚,本身沒什麼味道,所以加些咖喱味就一流了,韌性沒腸部那麼高卻求爽脆,來這裹吃點心吃飽才是王道,實在沒什麼值得抱怨。
香港新一代的年輕人很少會吃到,因為父親是客家人,每逢清明祭祖茶果是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我才有接屬,有時春宵元旦,他們閒話家常亦會常吃,配茶最好,久而久之就稱之為茶果。
茶果有分咸甜,我獨愛吃甜,即這裹所造的。主要加些糯米粉、紅糖和一種叫雞屎藤的植物搗碎搓勻蒸成。有種難以抗拒的煙靭和甜香,總覺吃得多會上癮。沒嘗過的一定要拿個來試試,香港一些小店亦有賣,品質都不俗。
蒸排骨其實一點都不難,難就難在選料,現時的茶樓送上的肥肉居多,結果最好吃的就是放低的芋頭,在這兒難得可以自己慢慢一籠籠選到合心水的才拿走,當然不會客氣,要慢慢選的唯一方法就是-早點來到。
再說炒菜,其實也不能說上是炒,只是把蕹菜(通菜)或菜心燙熟便任你自取,腐乳蠔油自便,入秋會有西洋菜,都是時令,都用山水種植,一碟就幾乎半斤,味道就如蔡瀾對這裹的炒菜所言:這種鮮甜,神仙才能享受。不過這碟菜放久了,涼了些,但亦不錯,來到這裹,就嘗嘗吧,又不貴。
名絕對符實的山水豆腐花,豆味還可,但天氣太熱了吃冷的所以評論不太客觀。豆腐花幾乎是豆製品中最難做的一門,一起雲就不夠滑,石膏和豆漿的份量又要適宜,撞亦要有技巧,豆腐花的水其實還屬其次呢。不過磨得好就已經很難,端記豆腐花卻是沁人心涼,一個溽夏配上一碗豆花,炎熱亦沒有那麼難耐了。
多好,最少我兒時吃的味道有了個歸宿,知道了回味的路,才可毫不疑惑地進步。其實我很高興我有過真正的兒時,那只有模型車仔、橡皮糖、公園、跳繩、搖搖、數碼暴龍、四驅車和爆旋坨螺的童年。現在好了,小孩子的懷念玩具,只需很簡單的從將來的New New iPad和iPhone 12,找回現在iPad和iPhone的影子。真可憐。
有了端記,才成就着大帽山下的川龍時代。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