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7-01-06
4114 views
預先訂枱,早一日跟店方定好菜單,來到便不用費時費神,等齊人便可以上菜。私房菜越做越多,要做下去,質素和價錢是成敗關鍵,服務、環境和地段也是因素。尤其是觀塘,入夜後一樣熱鬧,除了收工的,還有找吃的。這天來到御膳。距離地鐵站不遠,但不算最方便,連等𨋢搭𨋢,由地鐵站到餐廳大概十分鐘。接近沒有佈置的環境,夠簡單。放了兩部大電機。電視撈飯,是家庭感覺不可缺少的一環。人齊後,開始上菜。我們的菜單由湯開始,以甜品作結,一共十道。大蜆什菌豆腐湯湯盡是魚的鮮甜。滑溜溜、輕壓即碎的豆腐和大隻得有咬口、新鮮清甜的蜆,讓清清的湯變得有層次。麻辣鹵水拼盤牛肚、豬大腸和雞絲伴青瓜絲,看上去沒甚特別,味道卻非同凡響。牛肚爽又軟,鹵水味不太重,吃時惹味卻不會味濃至遺下餘味,吃畢口裡只留下輕輕的麻,叫人回味。中間的雞絲不嚡不韌,跟切得粗幼差不多的爽脆青瓜絲有對比,又夠夾。厚身的豬大腸濕潤又軟腍腍,油香十足,比炸大腸味更鮮,帶麻辣不會油膩。是整頓飯最驚喜的一道。蒜蓉粉絲蒸蟶子皇份量十足的蟶子皇,一人一隻絕對夠癮。脹卜卜的,肉夠肥美,十分鮮甜,又夠爽口。味夠鮮,僅以適量豉油、蒜蓉和蔥花作調味,不似某些蒜蓉蒸海鮮以過量的油人
私房菜越做越多,要做下去,質素和價錢是成敗關鍵,服務、環境和地段也是因素。尤其是觀塘,入夜後一樣熱鬧,除了收工的,還有找吃的。
這天來到御膳。距離地鐵站不遠,但不算最方便,連等𨋢搭𨋢,由地鐵站到餐廳大概十分鐘。接近沒有佈置的環境,夠簡單。放了兩部大電機。電視撈飯,是家庭感覺不可缺少的一環。
大蜆什菌豆腐湯
湯盡是魚的鮮甜。滑溜溜、輕壓即碎的豆腐和大隻得有咬口、新鮮清甜的蜆,讓清清的湯變得有層次。
牛肚、豬大腸和雞絲伴青瓜絲,看上去沒甚特別,味道卻非同凡響。牛肚爽又軟,鹵水味不太重,吃時惹味卻不會味濃至遺下餘味,吃畢口裡只留下輕輕的麻,叫人回味。中間的雞絲不嚡不韌,跟切得粗幼差不多的爽脆青瓜絲有對比,又夠夾。厚身的豬大腸濕潤又軟腍腍,油香十足,比炸大腸味更鮮,帶麻辣不會油膩。是整頓飯最驚喜的一道。
份量十足的蟶子皇,一人一隻絕對夠癮。脹卜卜的,肉夠肥美,十分鮮甜,又夠爽口。味夠鮮,僅以適量豉油、蒜蓉和蔥花作調味,不似某些蒜蓉蒸海鮮以過量的油人造濕潤和香口。在口裡細嚼半分鐘,慢慢享受其嚼勁和滋味。
一隻蟹夠五個人分,可以大概猜到它的大小。熱得燙手的煲,散發著惹味的香氣。
蝦殻上薄薄一層蛋黃,濕潤又香濃,叫人有連殻吃下的衝動。夠香之餘,又夠清新,或都是味沒調得過重,沒有一般鹹蛋黃菜式的邪惡感。蝦不大,肉尚算爽,淺嚐亦足以滿足。
別看大大盤水煮魚,其實龍躉只有六七片,貴精不貴多。肉質實中帶嫩,滑溜溜的同時有點咬口,只可惜水煮的味道只停留在表面,並沒有滲入魚肉之中。滿足不了對水煮的癮,勝在突出魚鮮,事後有輕輕的麻。
大啖肉的骨跟甜得不過份的士多啤梨醬很夾。濃稠度恰到好處,濕度亦剛好,加上豬肉的嫩腍,口感一流。最後加上新鮮士多啤梨,以天然的甜平衡果醬的甜。
賣相踏實的炒白菜仔,炒得爽口,濕而不油,以黃豆醬深而不濃的鹹調味。
見到「瑤」,以為是乾瑤柱,怎料炒飯裡是鮑魚粒。飯炒得乾身,粒粒金黃,粒粒分明。毫不油膩,味亦清淡,反而帶出蛋香和蔥花的配搭,況且吃了這麼多道菜,來到最後,清清地填飽肚子,效果更佳。飯乾又香,鮑魚添上嚼勁,增加口感的層次,不過味道上貢獻不大。
甜品反而欠驚喜。鮮黃的糖水,比一般楊枝甘露黃得多,卻椰汁味偏重,好在甜度剛好。內有適量芒果粒、碌柚和西米。晚餐在這裡畫上句號。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