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12-30
17 views
其實早知道你對這一天沒啥感覺,以前每一年的這天,也都是隨隨便便的過;反而我這『局外人』興奮又雀躍,一早擬訂好ABCDE計畫,唯恐這天不夠盡興。與其說這天是你的生日,倒不如當是我的節日。壽星是食肉動物,我卻肉吃多了就消化不良,所以固然要擇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我愛日本菜,你憎一切生食,卻鍾情鐵板燒,於是這間餐廳便成了折中之選,我有我的Deluxe sashimi set,你有你的薄燒牛肉套餐。 兩個套餐的起點都是清爽新鮮的沙律,用上較為輕怡的日式芝麻汁調味,再配上一顆鮮甜多汁的車厘茄,令原本無味的青菜生動起來。 茶碗蒸固然也不可缺,蒸得滑潤水靈,不過鹽落得重手了些,破壞了蒸物的簡單美。漬物向來也非我所好,只當擺設,然這次卻多了幾片切得很薄身的木薯糕,充滿彈性頗有嚼頭之餘更融入了豉油的香甜。 我的刺身還未到,你的鐵板燒倒先來了,龍蝦肉鮮美而富彈性,肉身融入了淡淡的蒜香,不點任何醬汁已經十分美味。鱈魚的做法不同於以往常吃到的西京燒,油分較輕,肉質沒有一觸即散的境界,還是多油一點更合意;反而魚肉上面的蘿蔔絲,清甜中帶著鮮美,有點喧賓奪主了。鐵板燒的主角當然永遠都是牛,薄燒與厚燒之間向來更愛前
壽星是食肉動物,我卻肉吃多了就消化不良,所以固然要擇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我愛日本菜,你憎一切生食,卻鍾情鐵板燒,於是這間餐廳便成了折中之選,我有我的Deluxe sashimi set,你有你的薄燒牛肉套餐。
兩個套餐的起點都是清爽新鮮的沙律,用上較為輕怡的日式芝麻汁調味,再配上一顆鮮甜多汁的車厘茄,令原本無味的青菜生動起來。
茶碗蒸固然也不可缺,蒸得滑潤水靈,不過鹽落得重手了些,破壞了蒸物的簡單美。漬物向來也非我所好,只當擺設,然這次卻多了幾片切得很薄身的木薯糕,充滿彈性頗有嚼頭之餘更融入了豉油的香甜。
我的刺身還未到,你的鐵板燒倒先來了,龍蝦肉鮮美而富彈性,肉身融入了淡淡的蒜香,不點任何醬汁已經十分美味。鱈魚的做法不同於以往常吃到的西京燒,油分較輕,肉質沒有一觸即散的境界,還是多油一點更合意;反而魚肉上面的蘿蔔絲,清甜中帶著鮮美,有點喧賓奪主了。
鐵板燒的主角當然永遠都是牛,薄燒與厚燒之間向來更愛前者,只有足夠薄身,才能更充分感受到油脂融化後散佈口腔的快感。大概是為了突出肉質之出色,這裡包裹的蒜片與蔥碎較之前吃過的幾家少,而牛肉卷的層數則較多,令豐腴香醇的油脂揮灑得更徹底。
壽星大快朵頤的時候,我的刺身盛才姍姍來遲,所謂的Deluxe者,大概就是款式中多了矜貴一些的海膽拖羅和明太子。
海膽份量不薄,紋路清晰,入口鮮甜豐腴,沒有丁點腥味。拖羅當然是一如既往的驚艷,柔潤鮮滑,脂肪與肉完美融合,每一啖都充盈著豐富的魚脂;肉的部位也恰宜,沒有吃到難咬的筋。
然而最難忘的卻是切半的明太子,從前吃到的都是作為串燒的佐料,整件生吃還是第一次:入口粒粒分明,鮮香滿溢,這鮮味有點特別,不同於一般刺身的那股鮮甜,但也絕不是危言聳聽的臭腳味兒,恕我語屈詞窮,但我以為沒有被加工過的明太子味道更精彩,而輕炒以後就只剩下咸香,亦沒有那粒粒分明的口感了。要彈之處,反而是本應當造的秋刀魚有點腥臭,其他幾款刺身就印象不深了。
肉吃得膩了,也要來點湯水舒緩一下味蕾。壽星的套餐配的是大路的麵豉湯,不會鹹的過分,但也沒甚可圈可點之處。我的海鮮壺造型別緻味道卻不盡如人意,龍蝦等海鮮靓料所製固然鮮味十足,但鹽實在多得過分,可惜了一壺好湯。
主食方面不得不提的是一碗海膽炒飯,壽星向來對海膽有偏見,曾揚言一世也不會碰,可惜你的味蕾也是個大老粗兒,海膽炒入飯粒中就一點都吃不出來了,還一個劲兒的狂讚,連你也被海膽的鮮甜折服了。
尾聲的芒果慕斯又是一個亮點,來頭再平凡不過,味道卻格外精緻,芒果的香甜自然純淨,幕斯質地幼滑輕柔,再配上一顆甜美多汁的士多啤梨,除了型號太細,我也不知還有甚麼可以挑剔的了。想來你也是同樣的感受吧?
希望以後每年的這一天,都能沾光過這個生日。
希望以後每年的這一天,也都是我的節日。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