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10-15
9540 views
我不喜歡人云亦云,喜愛親身體驗,以證虛實。分子料理的理論就是在食物的烹調過程中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聽聞「分子料理」很久,但從未嘗過。究竟分子料理是否如外界所形容的魔幻?藉着男友生日,我倆便到這米芝蓮三星的餐廳,看看這「廚藝的魔術師」能否帶給我們驚喜。雖然這餐廳的地址是莊士頓道60號,但入口其實是在船街的J-Residence, 乘電梯到2/F。 餐廳有室內及露天區,侍應殷勤地帶領我們往室內的餐桌,招呼我們坐在在近窗的位置,並協助我們安放背包,服務相當細心體貼。雖然由窗外望出去的是大部分是樓景,只有一小片天空,不過由於外面是露天區,而且隔了一條船街,因此不會有侷促及壓迫感。我們來到已中午十二時半,環視四周,連我們在內,入座的也不過只有三枱共五人,相反另一邊的厨房區,侍應連師有七、八人,人數較食客多呢!餐桌用了雲石,而食盤也用上雲石,擺設高貴明亮。提供的餐具既有筷子,又有刀叉,可謂中西合璧。我後來發現,這是因為這裡的菜式中西融合、多國混雜,因此用到的食具也多元化。侍應首先問我們喝什麼,我們本想節儉一些要tap water, 不
分子料理的理論就是在食物的烹調過程中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聽聞「分子料理」很久,但從未嘗過。究竟分子料理是否如外界所形容的魔幻?
藉着男友生日,我倆便到這米芝蓮三星的餐廳,看看這「廚藝的魔術師」能否帶給我們驚喜。
雖然這餐廳的地址是莊士頓道60號,但入口其實是在船街的J-Residence, 乘電梯到2/F。 餐廳有室內及露天區,侍應殷勤地帶領我們往室內的餐桌,招呼我們坐在在近窗的位置,並協助我們安放背包,服務相當細心體貼。雖然由窗外望出去的是大部分是樓景,只有一小片天空,不過由於外面是露天區,而且隔了一條船街,因此不會有侷促及壓迫感。
我們來到已中午十二時半,環視四周,連我們在內,入座的也不過只有三枱共五人,相反另一邊的厨房區,侍應連師有七、八人,人數較食客多呢!
餐桌用了雲石,而食盤也用上雲石,擺設高貴明亮。提供的餐具既有筷子,又有刀叉,可謂中西合璧。我後來發現,這是因為這裡的菜式中西融合、多國混雜,因此用到的食具也多元化。
接著侍應遞上了餐牌,分別有$680的chef's menu 及$380的3-course menu。由於我很想嘗試這裡的招牌菜式,因此叫了兩份chef's menu, 菜式如下:
首先是餐前小食: 雞蛋仔
整份雞蛋仔約有二十多個的半粒,而半粒內裹加添了葱粒,微輕的咸味,與平時吃的略帶甜味的雞蛋仔不同。由於我不喜歡甜吃,因此我很喜歡這個味道,而且咸味作為前菜能引起食慾。整個創作及其表達頗具心思,師將雞蛋仔放在特別印製的紙袋裏,由侍應奉上放在餐桌中,隨即撕開紙袋,讓大半的雞蛋仔顯露出來,呈現的表達方式直接、豪邁。細心發現,紙袋上印有用紅色圖案拼湊出來「雞蛋仔」三字,更可看出創作的心思。唯一的美中不足是雞蛋仔不夠飽滿,有一些塌扁了,外觀上不夠完美。
帶子刺身鮮甜,甜豆翠綠鮮甜,牛油果醬不會太濃,與糟鹵汁混合後與帶子一起吃,帶子更感甜美。窩巴爽脆。這道菜整體而言輕柔、新鮮。
我最欣賞是橙色的粉絲,滲了濃郁的龍蝦汁,食落充滿蝦子麫的味道,充滿驚喜!至於炸了的麪條則一般。而那兩片拖羅刺身有筋,沒有入口即溶的口感,令這道菜失色不少。至於黑松露不突出,未能在這菜色的味道佔一席位。
男友說內裏有小籠包的味道,不同之處是沒有小籠包的啖啖肉的口感。
由於我不吃麻油,而師說小籠包裡放了麻油,於是換了另一菜式給我:
梅菜味雪糕很有趣,咸咸的味道,顛覆我印象中雪糕都是甜甜的味道,很有驚喜!(坊間的分子雪糕可考慮提供梅菜味的,有的話我一定會買來回味一番。)鵝肝軟身,沒有加調味料的,因而需要與梅菜味雪糕搭配,可是搭配後味道不大算配合。另一方面,雖然鵝肝通常與蘋果蓉搭配,但這蘋果蓉偏酸,和鵝肝的味道也不大配合。至於薑餅,和雪糕也不大配合。
總括而言,這道菜中的梅菜味雪糕構思新穎,雪糕的咸味也很有趣,但是其他部分之間的配搭失衡,未能互相配合。
侍應強調盛載飲料的器具是古時中國皇帝用的杯爵。這個高杯很少見,很有氣派。侍應解釋要舉起杯子傾斜90度讓飲料流入口中。由於突出的白色部分頗闊,口要張得很大才能把它放入口中,而且實際要傾斜超過90度才能順利喝到杯中的飲料,因此頭要向後昂,頗為辛苦,但算得上有趣及好玩!
至於味道方面,熱情果的甜中帶少許酸較顯著,相反酒中酒精揮發味道較弱,似飲果汁多於飲酒。由於我不好喝酒,因而我喜歡這味道。
這道菜裝飾得像畫一般很漂亮,以圓為主題,有點像太空星體的運轉軌跡。右面是圓圓的蝦球,上面放了鴨蛋泡沬,而另一面放了白椰菜花及紫椰菜花作點綴。蝦球是炸過的,連同鴨蛋泡沫一起吃,就像在吃黃金蝦一樣!不過我嫌蝦球較油膩,我覺得那些點綴用的椰菜花更令我驚喜!紫色的椰菜花用了醋調味,酸酸的很開胃。旁邊放了一片椰菜花乾,很脆口!要是外面也買到椰菜花乾作零食就好了!而黑色的小圓點是黑松露醬,不過其黑松露味不大強烈及突出。總括而言,我最欣賞這道菜中椰菜花的處理。
這道菜的乳鴿是採用慢煮的方式,肉質嫩滑。上面放了黑色甘筍,很鮮甜。這是我第一次見和品嘗黑色甘筍呢!最左面是咸味的磨菇糕,外層輕微炸過,裏面似蛋糕般鬆軟。我最欣賞的是這磨菇糕的創作。
總結
這次的分子料理確實令我大開眼界,嘗到的菜式從包裝、裝飾、用具、食材的運用及配搭上可看出師的心思,但奈何有幾款菜式上食材的味道未能好好配合。可看出師想一次表達及包涵很多意念,不夠簡潔。服務一流。以價錢來算午餐算抵吃。
這餐分子料理不算魔幻,但也算是驚喜的一餐!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