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25-03-23
590 views
Restaurant Week見Clarence有不少好評,便和朋友來試試看午餐。餐前麵包酸種包厚切,烘過微脆,帶獨特的酸香味,口感柔韌,是高質的酸種包。牛油正常發揮。前菜:吞拿魚、牛油果醬、乾蔥醬汁吞拿魚有4片,表面沾滿黑白芝麻,煎香過而中間保留魚生的質感。吞拿魚柔滑新鮮,都沒有筋。面頭有炸過的乾蔥絲,又香又脆。這道菜的靈魂絕對是碟底的乾蔥醬汁,蔥味濃香馥陏,似乎加了日式鰹魚醬汁,鰹魚汁的鹹鮮味令菜式帶了些熟悉的亞洲風味。吞拿魚底下有牛油果醬,拌了生洋蔥碎,調味酸酸甜甜的,非常開胃。脆口的炸乾蔥絲、柔軟的吞拿魚、綿密的牛油果醬加上香味十足的醬汁,整道菜的層次豐富,調味恰到好處,是全餐飯最好吃的。魔鬼魚、香料奶油、康提芝士苦白菜沙律餐廳的招牌菜之一,魔鬼魚用的是翅膀的部位,所以帶一梳長長的軟骨,吃的時候要挑出來。魚肉本身沒什麼魚鮮味,肉質軟腍而偏「霉」,油脂少所以也沒魚油的甘香;我想特別是對吃慣新鮮游水魚的中國人來說,魔鬼魚實在不算是好吃的魚。整道菜主要是靠魚表面的香料調味,可惜香料中的花椒太霸道,完全蓋過了其他味道,吃起來較單調,就算加了旁邊的烤檸檬汁和香料奶油也沒令味道變化。香料也
酸種包厚切,烘過微脆,帶獨特的酸香味,口感柔韌,是高質的酸種包。牛油正常發揮。
吞拿魚有4片,表面沾滿黑白芝麻,煎香過而中間保留魚生的質感。吞拿魚柔滑新鮮,都沒有筋。面頭有炸過的乾蔥絲,又香又脆。這道菜的靈魂絕對是碟底的乾蔥醬汁,蔥味濃香馥陏,似乎加了日式鰹魚醬汁,鰹魚汁的鹹鮮味令菜式帶了些熟悉的亞洲風味。吞拿魚底下有牛油果醬,拌了生洋蔥碎,調味酸酸甜甜的,非常開胃。脆口的炸乾蔥絲、柔軟的吞拿魚、綿密的牛油果醬加上香味十足的醬汁,整道菜的層次豐富,調味恰到好處,是全餐飯最好吃的。
餐廳的招牌菜之一,魔鬼魚用的是翅膀的部位,所以帶一梳長長的軟骨,吃的時候要挑出來。魚肉本身沒什麼魚鮮味,肉質軟腍而偏「霉」,油脂少所以也沒魚油的甘香;我想特別是對吃慣新鮮游水魚的中國人來說,魔鬼魚實在不算是好吃的魚。整道菜主要是靠魚表面的香料調味,可惜香料中的花椒太霸道,完全蓋過了其他味道,吃起來較單調,就算加了旁邊的烤檸檬汁和香料奶油也沒令味道變化。香料也比想像中辣,而且是愈吃愈辣的那種,不是很合口味。反而當配菜的康提芝士苦白菜沙律很不錯,白菜的苦味、芝士的鹹香和沙拉醬的酸味很相配。
主菜份量足夠,不過味道實在一般,特別是比起前菜調味上的驚喜,有些令人失望。
牛角酥窩夫熱烘烘的上枱,外表烤得酥酥脆脆,中間還帶牛角包的柔韌,牛油香味濃郁。Normandy milk ice cream 奶味較淡,質地偏軟而不是很creamy,若用上奶味更濃、有雲呢拿籽的雪糕會更香更好吃。牛角酥底下有鹽味焦糖醬,焦糖味香濃,一點點的鹹味也能解膩。不過比起牛角酥窩夫的大小,雪糕在比例上太少了些;而且雪糕和焦糖醬都是單純的甜味為主,整個吃起來偏膩,若能加些香味(雲呢拿或烤果仁)、鹹味再重些(面頭灑些海鹽花,加些帶鹹甜味的Brunost 焦糖芝士碎),或加點酸味的元素(莓果醬之類),整體會更完整好吃。暫時吃過最好的牛角酥窩夫還是在Southside “Meet Met Met”,雪糕帶雲呢拿籽而creamy、重奶香 ,面頭還灑了大量的brunost 芝士碎,鹹鹹甜甜的,非常好吃。
另外餐廳的服務很好,有笑容又勤快,會細心留意食客用餐的速度,加水合時,用餐體驗很不錯。唯餐廳雖然樓底不矮,但回音問題頗嚴重,其他食客談話的聲音回響而吵雜,有時甚至吵到難以聽到坐對面的同伴說話;餐廳可考慮加些吸音的室內設計物料,改善用餐的環境。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