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4-29
5041 views
有日心血來潮, 假日早起便打算與家人一同出出行玩玩登高飲茶。因家處位置以及習性因素, 首選當然是上大帽山川龍吧!在相約上山之後才知道原來親愛的友人只是常聽人說上山飲茶, 真是來到飲茶的卻是第一次。所以我家上下, 不論大小的都向他不停講解這裡知道的一切。確實, 這裡的而且確有很多我家的回憶。還記得小時候與父親來吃, 每個星期日例必給他拍醒, 驅車上山吃一頓, 然後便駕車四處郊遊, 好不逍遙。然而我們初來的時候(應該有二十年前吧)幫襯的卻是川龍村口的那家彩龍, 後來端記冒起, 座位與食物質數都相較好些。所以不知從何時開始, 我們的活動就改到了端記。不論哪家, 酒樓操作都是以半自助形式, 茶具茶盅都是在屋內, 茶葉多少全由自己控制。點心食品也要自己進屋內拿。點心按時間不同會有不同供應, 有時某些點心製作需時間而且甚為搶手的話, 可能一出籠就告售罄, 再等下一輪恐怕也需個多小時。而我們第一輪去拿到的分別是: 臘腸卷, 牛栢葉, 豉汁排骨, 炸豆腐, 炸芋角拼春卷。臘腸卷我沒有吃, 未及下手已給小朋友一掃而空。牛栢葉是酒樓老樣子的爽口, 每頁薄薄一片的爽脆, 口中有嚼勁, 只是覺得蒸來的蒜豉汁鹹
不論哪家, 酒樓操作都是以半自助形式, 茶具茶盅都是在屋內, 茶葉多少全由自己控制。點心食品也要自己進屋內拿。
排骨也有同樣情況, 肉質感覺有輕微鬆肉, 不過味道不被鬆肉粉蓋過, 感覺還好。炸豆腐雖凍了一點, 但也是小朋友的愛吃, 而且內裡質感嫩滑, 味道不牽強。另外, 屋內的炸物是可雙併的, 可有鹹水角, 春卷, 芋角, 炸雲吞等選擇。整體炸物都算酥脆, 味道可以。
今次來端記, 排腸粉的人龍已汲有了, 但情意結還是拿一碟叉燒腸來吃吃。一吃之下, 心下頓時明白, 腸粉皮雖不嚡不老, 但是卻如棉襖般厚, 咬到中間更有點削的感覺。餡中的叉燒偏瘦, 質感嚡口。對比一般酒樓的水平, 這個不能好多少, 更不能與以前皮薄晶瑩, 滑不溜嘴的水準可同日而語。
雖說有些食物依然感覺不錯, 但是自己想再找回以前的味道, 似乎已經由年月洗擦掉。縱然現在還未感到很有商業的味道, 也或許是下一代漸漸接捧而來的現象吧!! 希望茶樓不要以人流旺了, 而改變本來的初意吧!! 順帶一提, 茶樓旁有大帽山上農地所種的新鮮西洋菜, 即叫即摘, 新鮮而有益, 價錢亦合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