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11-06
56 views
記得多年之前,在食友搭路之下,一嚐新蒲崗得龍的古法菜式,當年已有一點「驚為天人」之感,覺得這間高水準的店子,就算不致分店成群,總也有一二分號。結果多年下來,這間老舖舊號,仍然留守於這個不太熱鬧的過氣工業區裡,至於今天的再度重臨,面目組合已經,是另一回事。此店已升格為米芝蓮的推介,所謂成功非僥倖,除了食物風格走上懷舊古風之外,另一重點是價格合理之餘,水準亦來得穩定。雖然沒有豪華的裝修及陳設,但由老闆到普通的服務人員,期間也帶上一點人情味,這不是單靠「專業有禮」所能比擬的。知道攪手們已多年在此辦下飯局,今年也來趁勢湊湊熱鬧,六圍的晚宴好不熱鬧,新知舊雨來到之下,先不忘來個招呼。由於能爭取到免收開瓶費,加上當晚菜式也偏重濃味,所以購了薄酒前來共享,卻不知其他食友也是看法相若,結果一桌內出現了六至七枝酒瓶,倒是有點始終不及,無償的奉獻,不失為美事一樁。當晚的盛宴,就由一盅名為蟲草花螺頭燉老雞的燉湯開始,巨身的湯盅分成多碗下端上桌前,看色澤除來得深厚之外,熱燙的湯身亦是甚為清甜,火侯用料的功夫已是不容置疑。除了鮮味肉香外,更嚐出一點藥材之味,正好為隨後的濃酣酒菜作「打底」之用。喝完湯水後也不要忘
當晚的盛宴,就由一盅名為蟲草花螺頭燉老雞的燉湯開始,巨身的湯盅分成多碗下端上桌前,看色澤除來得深厚之外,熱燙的湯身亦是甚為清甜,火侯用料的功夫已是不容置疑。除了鮮味肉香外,更嚐出一點藥材之味,正好為隨後的濃酣酒菜作「打底」之用。 喝完湯水後也不要忘記湯料,除了老雞、上肉、螺肉等之外,看蟲草花的嚼頭食味,也是一項不俗的選擇。
當晚的主角之一,就是這道古法金錢雞拼上祖古味叉燒,略為介紹何謂金錢雞,由下至上是冰肉(豬的肥羔)、雞肝及叉燒夾成的組合。一併吃下後,集齊於膩身爽滑、豐胦粉糯、蜜香軟熟於一身,雖然口味確是重了一點,倒是中間多出一塊紫薑,總算消除了若干滯感;加上外圍略帶焦口,再配合酒香蜜味,一年吃上一頓,總不算太過吧!只要吃得滿意,就是心目中的最佳。 中間處的是古早味叉燒,看名目總有點期待,只是說句實話,不算半肥瘦之下,肉質上較為瘦了一點。不過蜜味肉香還是不俗,只要揀選得宜的話,這老店的燒味水準是可持的。吃完重膩之物後,不妨來一點桌上的涼瓜條,上面灑上話梅粉,微苦中帶點醒胃,亦能消出一點滯感。 再來一個中式的炸班塊,看魚肉的來貨不俗,弄得結實而鮮味,外層的炸漿亦算香脆薄身,當然就沒有新斗記這些名店的超班水準了。近年吃這些中式炸魚,亦興起「魚芡分上」的做法,席上已備有粟米芡汁及蟹肉芡汁悉隨選擇,至於中間的網油鵝肝卷,將會另段作介紹。 咱們席上都有十三四人,當見到這個盆菜,也不禁吃了一驚,因為這一個聚寶盆的份量遠比想像更為豐滿。除了傳統的蝦碌、鯪魚球、魷魚、花膠、燒鱔球、炆腩肉、蘿蔔、枝竹、海蔘、冬菇及豬皮等之外,更包含了店內的兩道名菜,太爺雞的的外皮固然多了一重煙燻之味,正值重陽之後,香糯的芋頭配上肥美的鵝肉,也是不容忽視之作。 架在火爐之上,由唔熱吃到熱是一個過程,十數雙筷子一齊插進盆內此起彼落,至於味道來說,由於進食時的天氣仍處於暖和狀態,看得出用料及調味絕不馬虎,感覺就是差了一點兒,整體來說還是水準之作。進食完表層之後,中間還有甚多份量還未吃完,侍者也就趁此時段加水,同時亦奉上唐生菜,灼熟後的菜蔬,索了醬汁後份外爽口美味,未必每個人能接受盆菜這個食制,如論熱鬧風味仍然無容置疑。
上兩段提到的豬網油鵝肝卷,初時由於份量關係,不足夠一席人來享用,難得同桌的女食友分了半件給我,後來主人家知道此事,立時叫多廚房預備多一份出來,最後亦沒有多收飯錢,論慷慨確是值得加以表揚。用豬網油包著的炸漿,除了香脆鬆化之外,入口處也多了一份味香,內裡包著的是豐胦的鵝肝粒,雖炸得碎散了一點,這香口炸物確是一道手藝之作。 同時另上山渣咕嚕肉一碟,尋常菜式落在這老店總有點不同,外層的脆漿弄得薄身卻香脆,配合嫩身的半肥瘦肉件,加上嚕汁的味道恰到好處,不會淪於過酸及偏甜,下了山渣之後,更添多一重開胃的果香。據同桌的食友所言,這同是某高檔食肆的招牌菜,當天的處理卻是帶點失手,論價錢來說,舊區的出品還是平宜近人。 到了中後之段,出現了一個個的羊腩煲,本人絕對是個羊痴,看到後自應興奮莫名。看味道還算得宜,炆得甚為軟熟腍化,醬汁香濃而不霸道,只是由於盆菜已置於桌上,不能騰出位置出來,只好另覓桌上分好小碗再端上來,加上寒風未臨,就是欠了若干風味,但吃得出還是有其水準。 到了尾段,送來一個清淡的魚湯浸豆苖,味道清甜而爽口,牡丹群中的綠葉,永遠更加突出。打後的臘味糯米飯又是另一個哄動,因為是用上超大的蒸籠來奉上的。場中眾人自然要舉起其.......拍攝器材,仍然是分成小碗奉上,除了糯米來得軟糯香口,乾濕度仍算適宜,看面上的臘味配料,亦屬肥美之作。 最後是雞蛋腐竹 糖水,普通一碗的飯後甜品,竟然還是來得有點陣容,奉上一個超大的高身煲,隔離的則是七八十隻雞蛋,內裡的腐竹已煲至水乳交融,味道清甜之餘,內裡更墊有不少白果,幸好我是不賭馬的,這結尾之作還是叫人滿意,如果雞蛋是半熟溏心的出品更佳。
後記: 老店果真有其水準,綜觀全席的諸般菜式,確是弄出一點功架出來,廚房處理大批量的食品水準仍算穩定。雖略有瑕疵之處,整體也不算礙事,最大問題是進食的菜式與當晚的天氣有點不夾,老天爺不開恩,非戰之罪也。最後每人只以廿百一十元下樓,說不盡興就是騙人。期間與老闆談及一些另類議題,難得對方豪爽,一談就是數分鐘。
當晚與席上眾人也是言談甚歡,雖不屬深交,重要的還是以禮相待。臨離開前那個盆菜還是吃剩約三成,侍者也分作數個兜子,原本不想拿走,好言相勸下也不想浪費,也就拿了一點。但酒精方面就不能奉陪了,到了「臨界點」後就要收手,成長期間所付的代價,對我來說,不再好勝,才能「長勝」。
陵之微調:A-
聚餐於二零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晚上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