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10-19
283 views
跟太太由相識到結緣,直到最後擁有的一小片瓦頂,經歷了超過七八個年頭,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晚餐,是以四大發明---粥粉麵飯中的麵來渡過。太太特別對鹼水味麵條有敏感,吃過後便總會胃痛,從此,自己便不期然多留心各麵店的水準。近年大小拉麵店進駐香港,的確令大家多了選擇,在良性兢爭下,口味變得多完化,對愛麵一族而言,確實是一個佳音。之前曾多次錯過一風堂的活動,又踫上剛從澳門趕回來,雖然有點狼狽,但難得可以帶同太太出席,算是生活的小插曲吧!今次新店位於金鐘廊之內,一如以往,所有店舖都位處黃金地段,人流暢旺的地方,客人就腳方便。全店裝潢都是簡約為主,位子比銅鑼灣及尖沙咀店少;在預設的八款拉麵中,先挑了山葵豬骨及赤丸新味,而小食類中,就點了煎餃子、叉燒豆芽辣味沙律、牛油果熟蝦伴山葵醬及叉燒咖喱春卷。兩款麵條,同樣選上硬身,山葵豬骨是加入了山葵葉及油,湯底多了一層微嗆的山葵香味,兩片叉燒略嫌未夠肥,少了一陣油香;反而赤丸新味,用上白丸的湯底,而另外澆上黑醬油及味噌,令整碗麵呈現三種顏色,先呷一口豬骨湯底,濃稠的豬骨香在口腔盤桓,非常討好,再將幾種醬汁拌和,在鮮甜的湯底內,慢慢透出一陣辛辣味,帶出不同的層次
太太特別對鹼水味麵條有敏感,吃過後便總會胃痛,從此,自己便不期然多留心各麵店的水準。
近年大小拉麵店進駐香港,的確令大家多了選擇,在良性兢爭下,口味變得多完化,對愛麵一族而言,確實是一個佳音。
之前曾多次錯過一風堂的活動,又踫上剛從澳門趕回來,雖然有點狼狽,但難得可以帶同太太出席,算是生活的小插曲吧!
今次新店位於金鐘廊之內,一如以往,所有店舖都位處黃金地段,人流暢旺的地方,客人就腳方便。
是日水準的確比起銅鑼灣店為高,太太亦不期然開胃了,自已心中有數,即時加單再來一碗博多沾麵。
雖然當中有幾款食品在其他分店試過,但水準似乎有參差;一風堂在九龍半島及香港已遍地開花,但沙田打後的地區,想找好一點的拉麵站都有難度,未知店方可會考慮開闢這片拉麵沙漠?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