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9-11
467 views
時為2008年12月18日。在這兒 (翻查才記得原來叫「一醉」) 吃過$138二人餐後,我的「食記」,由此開始。自當天以後,有很多變遷發生:食肆關了又開、開了又關 ,轉做日本菜、西餐,到如今的印度菜。而我的「級數」,也由見習、入門、新晉、卓越到資深 。沒有那家食肆、沒有那篇原意是想幫一把的分享,便沒有這一天的自己。 今天,我倆又回到這裡。同樣是客人少得讓我擔心,但多了的是隔幾個舖位都清楚聞到的咖喱和燒烤香氣。午餐:湯或沙律、奉送的小食、主菜、飯或Naan、飲品,$78加一。又是一個嚇人一跳的價錢 ,把我倆叫喚進這裡。招呼我們的是位印度女士,她嫁了位英國人,所以說的英文比較易聽;側聞她將又要嫁雞隨雞,到外地 (紐西蘭?) 去了。拍下餐牌讓大家看看:「字寫得不好看哩!」她笑著、用其實我僅僅聽懂的英語說。兩個人,各自挑不同的組合,吃起來比原本已很划算的《亞拉丁》二人餐更豐富、更超值。 好食抵食的,當然幫襯過N次了;以下的照片,也是摘錄自好幾次的光顧。湯、沙律和附送的小吃都不賴,而且經常轉換款式,比「神燈套餐」的一成不變有趣多了 ,也讓我見識了印度料理的深度。Tikka的水準,是吃
自當天以後,有很多變遷發生:食肆關了又開、開了又關 ,轉做日本菜、西餐,到如今的印度菜。而我的「級數」,也由見習、入門、新晉、卓越到資深 。沒有那家食肆、沒有那篇原意是想幫一把的分享,便沒有這一天的自己。
今天,我倆又回到這裡。同樣是客人少得讓我擔心,但多了的是隔幾個舖位都清楚聞到的咖喱和燒烤香氣。午餐:湯或沙律、奉送的小食、主菜、飯或Naan、飲品,$78加一。又是一個嚇人一跳的價錢 ,把我倆叫喚進這裡。
招呼我們的是位印度女士,她嫁了位英國人,所以說的英文比較易聽;側聞她將又要嫁雞隨雞,到外地 (紐西蘭?) 去了。拍下餐牌讓大家看看:「字寫得不好看哩!」她笑著、用其實我僅僅聽懂的英語說。
湯、沙律和附送的小吃都不賴,而且經常轉換款式,比「神燈套餐」的一成不變有趣多了 ,也讓我見識了印度料理的深度。
*********************
這天,驚見午餐餐牌竟亮出$78的Buffet Lunch字樣! 心想,糟了,不是說生意有好轉的嗎?(但這次該冇咁易執,因隔壁的薄餅店也是同一位印藉老闆的。還是,雙重失血,仲快 ... ) 店主自己招呼我們;原來那女士已跟丈夫回到英國了,還叫我倆介紹女店員給他。吃的選擇不多,沙律、甜薯Bhaji、綠色的Chicken Tikka、蔬菜咖喱、煮豆、Fish Korma和飯;還應我們的要求,烤了Naan。 沒有了牛、羊 (想必是成本考慮),這頓午餐若有所失。
「覺得如何?」店主問。
「我還是比較喜歡Set Lunch。」我坦白回答。這任食餐,吃起來竟不及Set豐富。
「不好嗎? (Not Good?)」
「不,不是,也很好吃啦,」我不想傷他的自尊,連忙答道。「只是我個人比較喜愛Set Lunch而已。」
翌日,再經過門口,果然變回午市套餐了。我看了更慌。 這兒的SOHO West變革還未完成,努力呀!起碼要撐到自動電梯全面開通、甚至西港島線通車吧!不然,輸的又是租客、不是業主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