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8-06
371 views
平時吃上海菜多是與朋友吃, 與家人則甚少, 主要怕它太油膩. 不過, 某個星期日路過紅磡的喬家柵, 提議吃上海菜, 老爸居然沒有反對, 於是, 就入了這間老店吃午餐.說明是老店, 當然以"老"為先, 包括老的裝修 - 最少廿年前的陳設; 老的侍應 - 五六十過外的侍應; 老餐牌 - 大部分都是傳統上海菜; 還有老的態度 - 慢速度, 包括點食物, 上菜和對待召喚. 三個人都不大餓, 於是從餐牌點了三兩個招牌食物來試試. 豬肉鬆薄餅 ($42), 薄餅和豬肉鬆分開上, 除了豬肉鬆外, 其實還有馬蹄粒, 芹菜, 紅蘿蔔, 冬菇, 蔥粒等, 用料也很豐富, 但反而主角豬肉鬆卻偏少. 配料都是爽口食物, 所以入口清新. 薄餅皮其實即是用來吃北京填鴨的那種皮, 較厚身, 送上來時已經不熱了, 所以吃起來口感較硬. 吃這個菜時, 居然是配北京填鴨的那個甜甜醬, 味道不匹配之餘又有點怪怪的感覺, 所以只是加了一丁點便摒棄了不再加, 味道當然是不加甜甜醬較好!初看到"改良擔擔麵 ($22)", 完全不明白跟普通的擔擔麵有何分別. 後來經侍應解釋才明白是加了肉碎而已. 一共點了兩碗, 但兩碗是分別上的
說明是老店, 當然以"老"為先, 包括老的裝修 - 最少廿年前的陳設; 老的侍應 - 五六十過外的侍應; 老餐牌 - 大部分都是傳統上海菜; 還有老的態度 - 慢速度, 包括點食物, 上菜和對待召喚. 三個人都不大餓, 於是從餐牌點了三兩個招牌食物來試試.
對於這類老店, 一向期望甚殷, 因為可以多年不倒, 自有其過人之處. 但在這間店內, 卻一點也找不到. 無論食物質素, 裝修, 以至侍應質素, 無甚特別. 實在不明白為何可以多年不倒, 吃過後也找不到再來的理由.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