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4-07
40 views
笑著走著,不知不覺由中環走到上環去了,來到皇后街熟食中心,乘搭升降機,走到一樓,發現此路不通,在面前的是一楝防煙門,推門出去,發現走後門了 ... 找到曾記粿品的招牌 ... 門前放著已熟未熟的粿品、剛洗淨的碗碟 ... 比想像中還要「簡樸」... 賣潮式粿品,營業者大概也是「潮人」...舖前坐著一位老婆婆,樣子甚具威嚴,負責「收數」,一個男人走上來,不帶尾音:「要咩!」有點嚇著,考慮片刻,也不帶尾音地回應:「芋頭粿1個、韮菜粿2個、甜粿1個,要煎嘅!」務求迎合語言風格 ... 我們隨便找個位子坐下,老婆婆道:「果個位係隔離舖架,坐呢邊啦!」指著一張未有執拾過的座位,佈滿豉油漬、茶漬的,挺髒 ... 我們商討著要不要潮式炒粿條,老婆婆主動推介:「好食架,用啲韮菜、雞蛋、甜豉油去炒,甜甜哋,好惹味!」粿品來了,煎得香脆熱辣的,芋頭粿最香,粒粒芋頭又粉又稔,在口裏溶化,甜粿以綠豆蓉做餡,媽媽說如果以芝麻做餡會更好 ... 見大家吃得滋味,就多要一客炒粿條 ...位子多的是,見鄰桌較整潔,索性換位,一個女人走上前來:「做乜調位!」又是沒尾音的 ... 大概是「潮人」文化 ... 炒粿條也到了
找到曾記粿品的招牌 ...
門前放著已熟未熟的粿品、剛洗淨的碗碟 ... 比想像中還要「簡樸」... 賣潮式粿品,營業者大概也是「潮人」...
舖前坐著一位老婆婆,樣子甚具威嚴,負責「收數」,一個男人走上來,不帶尾音:「要咩!」
有點嚇著,考慮片刻,也不帶尾音地回應:「芋頭粿1個、韮菜粿2個、甜粿1個,要煎嘅!」務求迎合語言風格 ...
我們隨便找個位子坐下,老婆婆道:「果個位係隔離舖架,坐呢邊啦!」指著一張未有執拾過的座位,佈滿豉油漬、茶漬的,挺髒 ... 我們商討著要不要潮式炒粿條,老婆婆主動推介:「好食架,用啲韮菜、雞蛋、甜豉油去炒,甜甜哋,好惹味!」
粿品來了,煎得香脆熱辣的,芋頭粿最香,粒粒芋頭又粉又稔,在口裏溶化,甜粿以綠豆蓉做餡,媽媽說如果以芝麻做餡會更好 ... 見大家吃得滋味,就多要一客炒粿條 ...
位子多的是,見鄰桌較整潔,索性換位,一個女人走上前來:「做乜調位!」又是沒尾音的 ... 大概是「潮人」文化 ...
炒粿條也到了,顏色十分吸引,味道如何?甜豉油炒的,帶點甜味,拌著韮菜、雞蛋,十分惹味 ... 媽媽說有點像上海炒年糕,我卻覺得它更好吃,軟身的,不像上海年糕又硬又易膩,兩下子手勢便清碟 ... 也不忘買一點帶回家 ...
別期望環境,更別指望服務,只是食物質素,這餐也值一個笑臉 ...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