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7-06-27
329 views
父親節就到,打算搵番間印尼餐廳慶祝吓,可惜香港的正宗印尼餐廳不多,於是決定去峇里食,支持一下由第二代經營的餐廳。雞/豬肉沙爹(半打),沙爹唔一定大串就好,最重要是燒,而唔係炸完再燒,還有沙爹醬也佔有好重要嘅位置。而呢度的沙爹,為了保留沙爹的肉汁香味,一直堅守只燒不炸,所以大家要俾啲耐性,好嘢係要等吓。「沙嗲」即是印尼文中的Sate(音:沙嗲),在印尼解作串燒肉,會配上秘製醬料同吃,後來大家逐漸把這種醬料稱為沙嗲醬。沙嗲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沙嗲源於印尼蘇門塔臘,亦有說沙嗲源於中國,原版本是用來烹調的醬汁,再由往南洋謀生的人傳入東南亞。但無可否認,印尼人懂醬亦愛醬,將沙嗲發揚光大,成為當地名食之一。按不同地區,印尼沙嗲有各種不同風味,有些稀如水;有些很稠;有些勁辣。蝦醬撈雜菜(Rujak Petis),基本上和印尼沙律差不多,主要的分別是材料上有些不同,和醬料的不同。印尼沙律的醬料會和花生醬近似,而Rujak的醬料會加入蝦醬,令到味道更濃厚。而呢度的醬料會偏辣,再配上蝦醬味,本來是一流的,可是今次的醬料中蝦醬味道卻偏淡了,有些失望。十五夜(Lontong Capgome),“十五夜”不少
「沙嗲」即是印尼文中的Sate(音:沙嗲),在印尼解作串燒肉,會配上秘製醬料同吃,後來大家逐漸把這種醬料稱為沙嗲醬。沙嗲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沙嗲源於印尼蘇門塔臘,亦有說沙嗲源於中國,原版本是用來烹調的醬汁,再由往南洋謀生的人傳入東南亞。但無可否認,印尼人懂醬亦愛醬,將沙嗲發揚光大,成為當地名食之一。按不同地區,印尼沙嗲有各種不同風味,有些稀如水;有些很稠;有些勁辣。
Lotong基本上是一種飯團,把米碎浸過夜,炊熟後用香蕉葉包起來,需綁紮得極緊,讓飯糰綑成一個圓形的長條。
印尼華僑極喜Longton,將之演變為湯汁來煮,通常在農農曆十五晚上吃,故叫Longton-Chap-Go-Mei,後面那幾個字,是福建話的十五夜,因華僑多數是閩南人。
湯汁,包含了椰汁煮雞、椰菜、巴東牛肉、辣椒乾、炸豆腐、炸熟蛋、小黃豆、花生、豆 角、酸 仔、檸 檬 葉、紅葱頭、大蒜、香茅和蝦米。
十五夜就像黃薑飯一樣,在任何印尼餐廳中都有,非常流行。Lontong還可以配上巴東牛肉或沙嗲一起 。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