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9-29
22 views
許多人都知道雲南米線名店"譚仔"是有兩個支派的,一個是打着名門正宗招牌的三哥系列,另一個就是由三哥的親戚走出來開的旁支。平常吃開的是三哥的出品,今次第一次來到非三哥的系列店吃,之前聽好些朋友說水準相比下是差了少許,不過好吃與否始終不能盡信別人的評語,自己的舌頭才是最終評價的標準....每一次兩口子去米線專賣店,例牌動作都是一人一碗多餸米線後,再加一碟甚麼的土匪或香草雞翼。最後的結果是吃剩為數不少的米線實在有點浪費。所以今次就索性就只叫一份配料包羅萬有的過橋米線分享,再加上例牌的香草雞翼(因最近不能吃大辣,所以唯有放棄以往最愛的土匪系列),這次想應不會過份的浪費吧....一碗碩大的米線內有齊魚蛋、牛丸、墨魚、竹笙、牛肉、雞肉、豬肉、腩肉、火腿、炸醬、酸菜、豬膶、芽菜、韮菜、腐皮、生菜及豆卜等差不多十多種配料,好處自然是夠大堆頭及夠飽之至,但缺點則是一次過試太多的配料,感覺好像太雜及塞太多不同的東西進肚,味蕾是絕對分不清誰是誰非了。不過小弟認為米線的首要條件還是那個湯底,試了一口,感到是太淡味,不夠酸又不夠辛辣,這可能是今次叫的是小辣程度的吧,不過印象在三哥處叫的同樣是小辣,但味道卻是對口
每一次兩口子去米線專賣店,例牌動作都是一人一碗多餸米線後,再加一碟甚麼的土匪或香草雞翼。最後的結果是吃剩為數不少的米線實在有點浪費。所以今次就索性就只叫一份配料包羅萬有的過橋米線分享,再加上例牌的香草雞翼(因最近不能吃大辣,所以唯有放棄以往最愛的土匪系列),這次想應不會過份的浪費吧....
一碗碩大的米線內有齊魚蛋、牛丸、墨魚、竹笙、牛肉、雞肉、豬肉、腩肉、火腿、炸醬、酸菜、豬膶、芽菜、韮菜、腐皮、生菜及豆卜等差不多十多種配料,好處自然是夠大堆頭及夠飽之至,但缺點則是一次過試太多的配料,感覺好像太雜及塞太多不同的東西進肚,味蕾是絕對分不清誰是誰非了。不過小弟認為米線的首要條件還是那個湯底,試了一口,感到是太淡味,不夠酸又不夠辛辣,這可能是今次叫的是小辣程度的吧,不過印象在三哥處叫的同樣是小辣,但味道卻是對口味得多了....
小弟最愛的米線配料一向是"一胆拖兩腳",便是腩肉、雞肉及豬膶。很不幸的,三者同樣是屬不及格的水平 --- 腩肉欠爽口又不夠鹹香;雞肉很嚡口又不太入味;豬潤弄得很老,是既帶苦又有些渣的。開始感到有些失望之際,酸菜及米線本身卻又挽回少許聲譽 --- 前者酸、甜及辣紛呈,爽身又入味;米線很煙韌有咬勁,比配料們出色得多了....
魚蛋、墨丸及牛丸是可以預計的用上來貨,但用的都不是甚麼高質素的出品,平平無奇;牛肉是半梳打底下的產物,可吃可不吃,悉隨專便....
雞翼醃得還真入味,香草味也足,比上次在景霖吃到的好,但比起三哥的,仍是猶有不及....
吃時想起朋友們的comments,經過自己的味蕾大測試後,確是心感認同呢.....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