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考慮過在進入「潮味工房」店舖之後,進入樓面暗角位置,坐可以避開電視機的卡位檯櫈,怎料「潮味工房」侍應告訴我,暗角位置的檯櫈因為配合防疫要求而暫時封鎖,剩下座位已經滿座,我只能坐在電視旁邊的卡位。
所以我被迫坐在「潮味工房」樓面另一角落,大型電視機底下的卡位餐檯裡面。「潮味工房」電視機當時還在播映新聞報導,而且電視聲音一點也不少,我要等到新聞報導完結之後才能安心食飯。
「潮味工房」除了餐廳樓面有一大部會播放新聞報導的電視機之外,「潮味工房」設計出來的晚餐餐牌,對於我這種需要同時享用牛肉加雞肉食品的食客來說,其實沒有獲得任何的方便。
因為「潮味工房」晚餐餐牌裡面沒有提供食客,任何可以同時食到牛扒加雞扒,或者牛肉加雞肉的飯類食品,需要分開再點多一款食品,才能同時食到牛肉跟雞肉。
恰巧「潮味工房」裡面又有製作潮州粉麵食品的廚房,所以我勉為其難地選擇了,一碗用湯盛載的潮州「牛腩河」,作為我全晚晚餐裡面有關「牛肉」部分的食品。
「潮味工房」製作的「牛腩河」食品,「牛腩河」湯底因為加入了蔥花,所以湯底實際上的味道因此變得偏濃,有一陣濃厚的鹹味,不用再加入其調味料。
至於「潮味工房」「牛腩河」裡面的牛腩,「潮味工房」使用了類似「坑腩」,「坑腩」裡面有很多脂肪肥膩軟腍感覺的肥牛腩肉,所以「牛腩河」牛腩實際口感會比較腍,夾雜肥膩的脂肪。
至於「牛腩河」裡面的河粉,河粉實際製成品質感偏向比較厚身,即使浸淫過鹹味湯底,河粉質感還是十分堅固,沒有太快就出現變腍或斷裂的跡象。
至於「潮味工房」潮州粉麵食品,「牛腩河」河粉實際上的味道,勉強還能夠吸收到湯底裡面的偏濃鹹味,所以亦吸收到碗裡面的湯汁,整體口感不會變得太乾,不會斷裂,可以安心慢慢享用「牛腩河」。
雖然「潮味工房」裡面的潮州粉麵食品「牛腩河」,「牛腩河」裡面的河粉質感偏韌,不會因為浸泡過湯底而太快變腍、變軟和斷裂跌下來,但是湯底味道始終偏鹹,我食完河粉跟牛腩後就不敢再喝湯底了。
另一方面,我除了享用「潮味工房」廚房製作的潮州粉麵食品「牛腩河」之外,還另外點了一客港式茶餐廳裡面經常會見到,和食到的「咖喱雞扒飯」。
「潮味工房」裡面的「咖喱雞扒飯」,「咖喱雞扒」裡面的雞扒肉實際份量其實也都不算很多,雞扒已經被「潮味工房」廚房預先切成粒狀雞扒肉,再連咖喱汁一起上檯,以細小餐碗盛載「咖喱雞扒」。
所以「咖喱雞扒」裡面實際上可以食到的切雞扒肉,也無形中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潮味工房」廚房在「咖喱雞扒」裡面,加入了不少馬鈴薯,所以間接令「咖喱雞扒」裡面的實際雞肉份量打了折扣。
即使「潮味工房」「咖喱雞扒」裡面的馬鈴薯,馬鈴薯實際上的口感,都算是被廚房熬煮至到很軟腍的狀態,也吸收咖喱汁裡面的偏濃辣味,但是始終改變不了,「咖喱雞扒」裡面雞肉份量不足的問題。
所以我發現單是享用「潮味工房」廚房製作的「咖喱雞扒飯」,「咖喱雞扒飯」的實際份量,未必能夠讓每個食客享受到「咖喱雞扒飯」本來應該有的咖喱雞肉厚實偏彈牙口感,還有咖喱汁裡面有濃厚辣味味道。
當然,「潮味工房」也沒有刻意為「咖喱雞扒飯」提供大量的白飯,「潮味工房」實際上為「咖喱雞扒飯」而配備的白飯,其實都只有大約一個中型飯碗載滿白飯,然後反轉倒模出來的份量而已。
由於「潮味工房」「咖喱雞扒」裡面有大量的馬鈴薯,所以即使「潮味工房」為「咖喱雞扒飯」配備不算多的白飯,但是加上馬鈴薯後勉強還能夠飽肚,只是「潮味工房」「咖喱雞扒飯」性價比,因為太多馬鈴薯而打了折扣。
最後我還意外地發現了,原來「潮味工房」「咖喱」飯跟其他西式扒飯、中式客飯或者蔥油煎蛋扒飯,如果想配套餐飲品和餐湯,就需要另外加不便宜的至少港幣九元價錢,所以我為了「牛腩河」而放棄享用飲品。
由於「潮味工房」沒有提供牛扒加雞扒的「鴛鴦扒」飯食品,食客需要再點其他食品互相搭配,才能夠堆砌出牛肉加雞肉的晚餐,實際價錢也不算很便宜。
再加上「潮味工房」裡面有一部很大很礙眼的電視機、電視新聞報導和噪音不斷騷擾妨礙我的用餐興致,所以令我下次再幫襯「潮味工房」的興趣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