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2-16
2487 views
60年代的香港,經濟環境不算很好,普遍人負擔不起昂貴的「鋸扒」西餐,因而發明了平價西餐,亦即是今日的港式鐵板餐。因為比較平民化,客人穿着可以很隨意,男士不用穿西裝,女士也不用盛裝打扮。一般店方會將肉扒放上牛頭鐵板上,醬汁一碰上熱辣辣的鐵板便發出滋滋聲響,頓時陣陣煙霧瀰漫,為了怕醬汁濺到衣衫上,客人會立刻拿起枱布或餐巾遮擋,相信這些都是你我熟悉的經典鏡頭。在香港,為人熟知的港式扒房林林總總,如果說金鳳是屬於父母輩的愛情,那花園餐廳應該算是我的了。花園餐廳對我和男友有很特別的意義。算起來,我倆從中一便認識,那時我對他很感冒,印象也不太好,所以一直沒什麼交集。直至升上大學,因為某朋友從中牽線,才開始有機會認識彼此,那時候雖然只是學生,什麼都不懂,也沒錢可以到處消費,但卻維繫着清澀可愛的書信來往。那一年,我們曾經在花園餐廳一起慶生,但那晚也成了我們最後一次聯絡。事隔N年,我們都踏進社會做事,然後在一次舊同學聚會中重新遇上,猶如老土的劇情。花園餐廳自1963年開業,至今在港大約有十間分店。一直以來幫襯的是豉油街分店,餐廳位於二樓及三樓,也許因為今年是19年難得一遇的中西情人節,大家都想特別慶祝一
花園餐廳對我和男友有很特別的意義。算起來,我倆從中一便認識,那時我對他很感冒,印象也不太好,所以一直沒什麼交集。直至升上大學,因為某朋友從中牽線,才開始有機會認識彼此,那時候雖然只是學生,什麼都不懂,也沒錢可以到處消費,但卻維繫着清澀可愛的書信來往。那一年,我們曾經在花園餐廳一起慶生,但那晚也成了我們最後一次聯絡。事隔N年,我們都踏進社會做事,然後在一次舊同學聚會中重新遇上,猶如老土的劇情。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