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9-06
150 views
位於沙田港鐵站樓上的連城廣場,與毗鄰連接的新城市廣場相比,雖然沒有那麼興旺,始終也是一個獨立山頭,其中的連城美食坊,可算是自家的「開飯」之地,就於較早的時間,見到原本的粥店舖位,已變作竪起了圍板,看其中的介紹,將會進場的是一間點心專門店.......事過數月之後,這間抱擁數間分店的點點心,終於落戶於此了。也不知此店何時開業,依照過往經驗,還是等過了一段時間後,才好入內光顧品嚐。就趁上週日與家人前來這裡,正值早市時份,內堂食客著實不多,記憶中只得一檯;坐下後看個環境,除了檯椅較為狹窄之外,大致上仍是舒適的格局。有別於其他食肆,以得到米芝蓮的推介為榮幸,這裡亦有借助傳媒之力,卻是較為少人留意的時代週刊,總算迎合到老外的口味標準。基於是早市的緣故,所以大部份點心亦沒有供應,還是出現一張相關的點心紙,當中可找到一個粥類孖寶,約廿七元的價錢,包括店家的是日推介,另加一款佐粥的點心,在未到「正餐」的情況下,似乎已是唯一之選擇。當日所吃的正是菜乾排骨粥,對於這類粥品,個人的要求不算太高,雖然這粥底稍為薄身,總算是貨真的明火之物,雖稱不上綿滑,總算爆出粒粒米花,加上配料份量十足,當中可找到不少菜乾及排
當日所吃的正是菜乾排骨粥,對於這類粥品,個人的要求不算太高,雖然這粥底稍為薄身,總算是貨真的明火之物,雖稱不上綿滑,總算爆出粒粒米花,加上配料份量十足,當中可找到不少菜乾及排骨,所以這碗熱粥,整體上還是甚為入味,是一個不俗的早餐之選。 至於佐粥的小吃,全家乃揀了一個混醬腸粉,這種兒時喜愛的小吃,所用的來貨也算滑身,加上即蒸的出品來得熱燙,所以期間也嚐出陣陣米香,略嫌混醬的比例重了一點,大量的醬油、麻醬及甜醬鋪在面上,也蓋過了腸粉的原味,所以點前不妨向侍者提出「減醬」。 再點上一個叉燒包,這經典不過的點心出品,想不到水準會來得這麼好,每一件的個子也是適中,剖開雪白的包衣,質感也是鬆軟之致,嚐不出令人反胃的發粉味,內裡是刴碎了的叉燒肉,配合恰好甜度的蠔皇蜜汁,是近多躺同類點心之中,最為滿意的一躺。 未到午市時份,自然找不著蒸飯供應,但為了裹腹這個緣故,最後還是點上一隻糯米雞,試後倒留下一個良好印象;即蒸之下的糯米糰,固然是熱燙軟熟,再剖開內裡的餡料,分別找到雞塊、蛋黃及雞雜等,卻是所用的醬汁極有分寸,雖則入味卻不帶飽滯,直追古法點心的水平。雖然珍珠雞已是流行多時,若有得選擇的話,個人心水還是偏向原集的口味。
期間也點上兩款餃類,分別有賽螃蟹菜苖餃與及潮州粉果等,以前者來說,其晶瑩的外皮,所呈現的仍是偏向薄身,卻是質感上帶點柔韌,所以沒有穿破的情況出現,內裡主要是刴碎的菜苖,期間亦夾雜著不少蛋白,可仿如賽螃蟹一般,所以雖不違言淡了一點,但仍是嚐出少許鮮味出來。 至於潮州粉果,雖然所呈的外皮略為厚身一點,對於澄麵來說,這也是無可厚非之事。咬破外層之後,分別找到沙葛、肉末、韭菜及花生等配料,卻是醬汁份量極少,所以令到食材的鮮味更加突出,味道來得不俗之餘,還是印證著「一熱遮三醜」這個道理。
首餐以百餘元離開,因還有不少款式未曾品嚐,所以決定隔個數天之後,獨個兒前來這裡,選了十時半之後的時段前來,終於出現著一張全面的點心紙,其中不少也是打著「星」號來推介,所以令到選擇方面,也收窄了不少範圍: 首先是店內馳名的真係菠蘿包,還以為又是那些變了種的叉燒餐包,今次倒帶點新意,內餡主要以奶黃為主,當中亦摻入些許菠蘿粒,味道固然是軟滑清新,卻是其甜酥皮的較為一般,稍為用力之下,已是十分鬆散,加上熱度未曾足夠,未能成為驚喜的出品。 再來一個芥末鹹水角,即炸的金黃出品,口感固然來得香脆,至於在糯身的外層之下,內餡主要以素餡為主,特別之處在於內裡摻入了些許Wasabi,這恰到好處的辛辣之度,卻不會過於刺激,倒為味蕾帶來一陣全新的體驗。 大多數點心部門,都會以蝦餃及燒賣作為賣點,一場來到,自也來一客晶瑩蝦餃皇,以廿六元的價錢下,出來的個子也算大粒,當中也找著不少摺頭,略嫌包得歪了一點,而薄身的外皮也算柔韌,惟內餡主要以蝦肉為主,雖則來得鮮甜,就是差了點豬肉及筍尖的調備,若沒有太大挑剔比較的話,這蝦餃還是稱得上為美味的,極其卻只能屬中上的水平。 最後的脆皮鮮蝦腸反而是個驚喜,,近年也流行著這種吃法,相信概念起源於炸兩,就將布拉的粉皮包著脆身的卷物,後來不少店家也作出仿效。至於今次來說,除腸衣來得雪白滑溜之外,其內餡的炸卷外皮,可類似芋角的蜂巢皮,難怪在香脆之餘,更添上若干鬆化之感,加上內裡的蝦肉也是鮮味彈牙,配合醬油同吃,美味固然不在話下,加上充足的份量,可代替到米飯的位置。
總結兩餐的經驗,都約以百元之數結帳,以款式及份量來說,其價錢已屬於合理水平。至於食品水準來說,大致上也是可口,尤其是某些項目,在力追傳統標準之餘,也適量地作出一點變革,雖然當中也有一點垢病,但整體上已是做得不錯了。正因如此,也難保他日不會再來的可能。
最後也略談點心專門店這回事,經過熱潮減退之後,還是留存著一些有實力的單位,有別於茶樓品茗的熱鬧喧嘩,這種類似於餐廳的模式,反而著重於食客的感受,整體上較為安寧,期間也會加入水吧飲品等選擇,倒是兩者比較之下,也是各有優勢,算是為新一代食客提供多個選擇。
陵之微調:良
評分:味道 4 環境 3.5 服務 3.5 衛生 4 抵食 4
首餐品嚐於二零一三年九月一日早上
之餐品嚐於二零一三年九月五日早上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