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2-28
4581 浏览
静冈清水天妇罗店,万里他乡遇故知。 天涯海角:有一次与数位食友在附近的「一宝」进餐。离开的时候,偶然看见这一间「天海」。细看在门外的介绍,发现原来这店是由从静冈来的夫妇所开办的天妇罗店。由于太太是静冈人,所以跟她说起这一间由她同乡开设的天妇罗店她便一直跃跃欲试。尝试订了数次枱亦不成功。有一天,工作完毕后心血来潮打来订枱,居然有位,于是便和太太立即一试这新店。店内光猛整洁,只有约八至十个位。格局和附近的一宝差不多。虽然店内有点油烟味,但由于我们坐门口位置,有鲜风吹入,所以可接受。从公司步行过来,已有一点上气不接下气,所以我先来一杯啤酒来定一定神。我太太则点了一杯「静冈割り」。这杯饮品是我在静冈妈妈桑酒吧内的妈妈桑介绍我的。(那些妈妈桑酒吧是比较老少咸宜的。那些妈妈基本上是酒吧的女主理人,请勿误会。)由于静冈最出名的是绿茶,所以这杯饮品其实是烧酌混上静冈抹茶加冰。我差不多饮完整罐啤酒,但静冈割还未到。我们从远处看见侍应们有点鸡手鸭脚,可能因为太少人点这杯饮料,其中一位日本人经理似乎不太懂得调教这杯饮品。但我们见一位华人女侍应和日籍女经理(大厨的太太)则从旁指导,过了一会终于调起了。怀石:
万里他乡遇故知。
天涯海角:
有一次与数位食友在附近的「一宝」进餐。离开的时候,偶然看见这一间「天海」。细看在门外的介绍,发现原来这店是由从静冈来的夫妇所开办的天妇罗店。
由于太太是静冈人,所以跟她说起这一间由她同乡开设的天妇罗店她便一直跃跃欲试。尝试订了数次枱亦不成功。有一天,工作完毕后心血来潮打来订枱,居然有位,于是便和太太立即一试这新店。
店内光猛整洁,只有约八至十个位。格局和附近的一宝差不多。虽然店内有点油烟味,但由于我们坐门口位置,有鲜风吹入,所以可接受。 从公司步行过来,已有一点上气不接下气,所以我先来一杯啤酒来定一定神。我太太则点了一杯「静冈割り」。
这杯饮品是我在静冈妈妈桑酒吧内的妈妈桑介绍我的。(那些妈妈桑酒吧是比较老少咸宜的。那些妈妈基本上是酒吧的女主理人,请勿误会。)由于静冈最出名的是绿茶,所以这杯饮品其实是烧酌混上静冈抹茶加冰。
我差不多饮完整罐啤酒,但静冈割还未到。我们从远处看见侍应们有点鸡手鸭脚,可能因为太少人点这杯饮料,其中一位日本人经理似乎不太懂得调教这杯饮品。但我们见一位华人女侍应和日籍女经理(大厨的太太)则从旁指导,过了一会终于调起了。
71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店内只有一款天妇罗怀石套餐供应,随着每天不同的食材而有所改变。最适合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基本上一坐下店方只会问你人数,之后便立即开始制作套餐,连点餐的步骤都不需要。 第一味菜式是笋和海苔茶碗蒸:
9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7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三味:
另一度是三味前菜。分别为柔煮八爪鱼,帆立真丈和莫久来。 所谓莫久来其实是海参的内脏。一般海鲜味很重,并不是人人能够接受。这次的莫久来没有任何腥味或很重的海水味,我觉得与静冈割刂很配合。旁边的树枝是梅树的树枝,贯彻坏石料理对视觉艺术的重视。
帆立真丈是打碎了的带子混合了洋葱来制成类似鱼饼的东西。在其他怀石料吃过用虾做的真丈,但用带子做的还是第一次见。老实说并没有什么带子的鲜味,但口感挺有趣。
柔煮八爪鱼反而带点惊喜。八爪鱼有嚼劲之余又不会太韧。好像是经酱油和味醂腌的,很能带出八爪鱼的鲜味。配上萝卜蓉便成为一道很特别的前菜菜式。
刺身:
前菜之后有三点刺身。分别为三文鱼,池鱼和甜虾。
73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所以我认识从静冈一带的朋友对海鲜的要求比很多在东京住的日本人要求更高。我太太便是其中一份子。她认为三款刺身都非常新鲜甜美,我亦认为相当美味。在湾仔的日本餐厅「纳思比」亦是从静冈来的。它的刺身虽然性价比低,但鲜度是不容置疑的。
值得一题的是这里没有酸汁提供。吃惯日本料理的朋友相信都会知道池鱼一般都是要点有红色萝卜蓉的酸汁来吃的,否则容易有点铁腥味。但这里提供的池鱼确实不需要酸汁都已经非常美味,完全没有任何腥味。店方看来对自己的刺身十分有信心。
虽然餐牌上写的是三文鱼刺身,但这似乎是赤身而不是三文鱼刺身。无论如何,都是非常新鲜美味。
海盐: 然后便到天妇罗的环节。在每位客人面前有三款盐,分别为(由左至右)冲绳石垣岛的「石垣之盐」、濑户内海的「藻盐」及静冈县伊豆的「户田盐」。
石垣之盐口感和味道最为细腻,濑户内海的藻盐确有点海水鲜味。而户田盐则最有咸香的味道。
每款菜式点那一款盐都随个人喜好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如有特别的吃法,例如不需加任何调味料,或应点天妇罗豉油来吃的话,日本师傅会特别提醒客人。
大名:
菜式在制作精美的餐牌中一目暸然。印上的家纹便是属于从静冈出身的大名「德川家康」将军。店方是专程去静冈久能山一所寺院问准家纹持有人的同意才在店内采用的,真令人佩服! 首先是每人两只天妇罗大虾。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5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跟着的便试两个炸虾头,送酒一流。
4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松叶蟹脚同样味道鲜美。肉质结实,只需要点一点盐(我点是静冈的户田盐)已能大大带出鲜味。
值得一提的是,每道食物上桌之前,店方都会把垫底的吸油纸换掉,服务细心。
这之后是天妇罗露笋和天妇罗莲藕。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店内只有另外两个华人客人,一男一女,操流利广东话。我见到一名身形较胖的男客人向侍应查问身世。问她是否香港人,又问她是否在香港出世或读书。女侍应说她从四川来,约四至五年前来到香港开始工作。虽然我觉得这些问题有点突兀,但美食当前便不再作理会, 其间亦听到他们催促侍应叫大厨赶快上菜。
经我不断怂恿下,我太太终于向大厨和女经理讲出她也是从静冈县来的同乡。他们听到之后非常高兴,立即变得非常健谈。他们提到以前在日本曾经营居酒屋,后来因为喜欢香港,所以决定来香港发展。他们现时仍现在尝试适应香港的生活,他们只是来了约半年多一点。
日籍经理将他的名片派给我的太太,并送了几包静冈抹茶给我们。(提起派名片一事,这里和一宝有明显的分别。一宝的主厨关丰三郎先生只派名片给我,而没有派给在场其他女士。在这里,经理只派给我太太而不派给我... 果然亲疏有别。)
我的太太亦请教了他们应用那一款酒来送天妇罗较好。他们介绍了其中一款静冈出产的清酒。清酒的份量是一点八公升,我们两人不能应付。但由于是同乡的关系,店方容许我们已一合 (180ml),两合的方式来点这里的清酒。
这一「志太郎」的大吟酿味道有点木桶味,容易入口,喝后有一点余韵。大厨强调这款清酒第二天不会有宿醉,我抱著怀疑的态度喝了。(我一向喝清酒有严重宿醉的问题, 但这次居然没有!)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另一边厢,那一男一女的客人不断催促侍应叫大厨赶快把食物奉上。我看见女侍应从他们枱上清洁了一大对金黄色类似炸浆的物体,不知道那些是甚么...
接着有大叶海胆和甘雕天妇罗:
7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这时候有另外一男一女进入餐厅。他们看似是「海归」。他们似乎广东话并不怎么灵光,主要是用英文和一点点的广东话。那男士非常努力用仅有的普通话与女侍应沟通。他们就好像非常欣赏当晚的食物,似乎吃得很开心。影相前亦先问准店方。
另一边厢的男女客人则显得相当不耐烦。他们连最后一两味天妇罗茶渍饭及甜品都决定不要。期间我听到那个男客人对女侍应说:「你知唔知道系北海道有一样好出名的菜式叫大茶饭啊?」在旁的女士一边阴阴嘴笑地偷笑。
女侍应在香港的时间不长,似乎不知道大茶饭其实是一俗语。她还非常诚恳地问那男客人:「系咩?原来有咁样嘅菜式架。我都未听过㖞。」那男客人还继续说:「系呀大茶饭好出名架。你得闲查吓啦。」这一切我一边吃, 一边看在眼里。
接着是天妇罗舞茸,人参(即红萝卜)和带子:
5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后可选天妇罗饭或天妇罗茶渍饭,太太选了饭,我则选了后者。静冈骏河湾盛产樱花虾。樱花虾在香港已不算很新奇的事物,但一般吃到的都是像虾米一般干的樱花虾壳,基本上没有什么虾肉或鲜味。
72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65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40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甜品的雪葩很特别。是用和果子的酥皮包着的。我觉得进食不太容易,普通用一个碗来承载便可以了。
49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总结:
食物方面,我觉得整体是很不错的。我较喜欢一宝因为它的炸浆较为结实。但其实两边实力实在不相伯仲, 这里的套餐还便宜一点。(每人$1300)
不用说, 太太当然是喜欢这里。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进食期间太太一直和她的同乡谈笑风生。气氛相当融合。
那边厢,那讲广东话的男女客人正埋单离去,埋单时再向女侍应说:「有机会去试吓大茶饭啦。」
...
最后, 我沉不住气, 向那女侍应询问那两位客人是否熟客, 是什么来头。
她向我说他们是第一次来,原来是从广州来的。
他们把所有天妇罗的炸浆拿走,原因是觉得太「热气」!!
嫌热气又来吃天妇罗,等于嫌热气把fish&chips炸鱼的炸浆除去,或去扒房嫌太多肉类菜式一样, 都是匪夷所思。
我向女侍应说大茶饭并不是一道菜色, 而是广东俗语。
女侍应说她亦觉得有点奇怪,因她从来没有听过这一道菜色。虽然我觉得那男子是在羞辱她,但我说, 那名男子只是和她「开玩笑」...
这一餐对我而言, 最特别的不是食物, 而是我看到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截然不同的用餐态度:
一边厢, 有遇到同乡便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的日本人,他们不是「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而是物离乡贵,人离乡, 亦贵。
同时, 又有从外国回来, 但努力和中国人沟通的海外华侨。
另一边厢则有同在异地他乡,以冷言冷语侮辱自己中国人的中国人。
当然, 还有在冷眼旁观,说三道四的香港人(即本人)。
难道中国的成语, 人离乡贱, 只适用于中国人吗?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酒后失言,就此收笔。
[第三百篇:完]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