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8-07
1104 浏览
拉面者,匠之魂也。这就解释了为何在香港,几乎每间标榜正宗的拉面店,都长期 / 定期有日本师傅坐镇,为的,就是对自家品质的坚持。如果没有了日本师傅监督、顾店的话又会如何呢?我对这一点总感到好奇。抱著这个疑问,我一而再地,拜访了这家位于元朗的「面家山下」分店。白色底的霓虹灯映照出「山下」二字,加上同样印有店名及LOGO的门帘,很有「日系」的色彩。此外,门前亦放有两张椅子,供客人在等位时可以小休片刻,相当贴心。面店在门口立起了一块小小的黑板,上面写了该店的「人气推介」,并在旁边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猪。「欢迎光临,随便坐」,厨房传来一把年轻的声音。「只得一个人看店?没有日式师傅在吗?」我的脑海不禁浮现一堆问题。环顾四周,可以坐的地方著实不多。不似一般传统的拉面屋,这种四人台的设置应该是为了方便一整班人前来用膳。待坐定之后,眼见上一台客人离去时的碗筷尚未收拾好,人手如此不足,看来这里确是一人面店无疑。也就是说,那位年轻人就是老板。定过神来,发现面店的装修不甚了了:吧台装潢简单,简直和普通港式拉面店相差无几。「想吃什么?」年轻的老板自厨房探出半边身来。踌躇半晌,蓦地发现头顶上原来挂著一排用日文书写的木
这就解释了为何在香港,几乎每间标榜正宗的拉面店,都长期 / 定期有日本师傅坐镇,为的,就是对自家品质的坚持。
如果没有了日本师傅监督、顾店的话又会如何呢?我对这一点总感到好奇。
抱著这个疑问,我一而再地,拜访了这家位于元朗的「面家山下」分店。
「只得一个人看店?没有日式师傅在吗?」我的脑海不禁浮现一堆问题。
待坐定之后,眼见上一台客人离去时的碗筷尚未收拾好,人手如此不足,看来这里确是一人面店无疑。
也就是说,那位年轻人就是老板。
踌躇半晌,蓦地发现头顶上原来挂著一排用日文书写的木制菜单,内容以小食为主,感觉非常「和风」。
「请问有沾面吗?」无意中看到有一块木牌上写著 (つけめん,即沾面) 的字样,加上天气甚热,所以有些心思思。
「不好意思,现在没在卖了。」他略带腼腆地回答。
最后拍板,和女友一样来个叉烧拉面,再多付$20,分别追加2粒味玉 (鸡蛋)。
「那支无糖可乐据说真的含有食物纤维呢!」他笑了,笑容中带著一点纯真。
语毕,他转身步入厨房,开始忙著弄我们所点的东西。
大约15分钟,两碗拉面上台了。
叉烧拉面 (味噌汤底)
$75
61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叉烧经火炙特别处理过,虽然是薄切,但脂肪的焦香恰到好处,入口即化。
面的口感普通,像极了超市里可以买到的那种货色。
味玉不太入味,只能算及格。
配菜很少,只有少量笋及碎叉烧,葱的份量倒还可以。
吃至中巡,真正的问题来了 - 汤底愈来愈苦。
「为什么?」我心里不断地犯著嘀咕,并马上在女友的碗里又盛了一口汤试喝,发觉和我的汤底几乎一样,只是少了味噌的味道而已,但她那碗面却一点苦味也没有。
「真倒霉!」怀著懊恼的心情,我只好默默地吃完眼前的面。
首次光顾,没想到我竟会带著一丝遗憾离开。
* * *
半个月后,再临此地。
一样的人事,一样的风景。
「今次‧‧‧试试这个吧,再加一份小食。」我犹豫了好一阵子,才肯作出决定。
拉面DX (黑蒜汤底)
$75
6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一试之下,惊为天人。
明明是和上次一样的淡味汤底,却因为加了黑蒜油而香味倍增;叉烧经火炙后的焦香又跟汤底的风格同步一致,对整碗面的美味起了加成作用。
对比起之前,这次的拉面可以说完全处于另一个档次。
当然,最令我感动的是:汤底终于没有苦味了。
叉烧拉面 (黑蒜汤底)
$65
48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章鱼烧
$25
5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离开之际,再一次目睹老板的背影。
总结:
由Openrice上的评分来看,元朗分店明显不及上水总店。我虽未去总店吃过,但至少第二次光顾元朗分店之后,感觉还是满意的。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分数未必代表一切,千万不要因此而却步。至少,你吃过了,才有资格给出真正客观的评价,不是吗?
满意度:(5个 为满分)
题外话/补充资料:
1. 此店于17/7 及 31/7 前往光顾。
2. 客人在进食前需先付款。
3. 叉烧拉面 (味玉追加) 和 拉面DX 虽然价钱一样,(但后者的叉烧会由5片减少至4片,取而代之的是多了一颗味玉。)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