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2-02
72 浏览
这个冬天对辣都不怎起劲,可能气管在感冒后变得敏感了,只敢偶尔在汤面中下一点辣椒油,过过瘾!大概是停吃了太久太久的关系,看到有成都小吃的新店介绍,光是成都二字己令口水不其然地掉下来,霎时的反叛与冲动,将身体的反应搁在一旁,决定来点辣。舖前的大招牌仍盖著红纸,几款招牌食品与穆姑娘的店名由门口多张的相片与黑板道出,而 "有辣、有不辣" 的字句令喉部有点不适的老公更为放心。店子的面积不大,左右两旁是清一色的卡座,桌面比一般的狭窄。记忆中这里前身是杏花楼的所在地,眼利的老公留意墙上贴有杏花楼的海报,没有深究,但相信穆姑娘跟杏花楼的关系非浅。餐牌是一张已过胶的双面 B4 纸,虽然款式不多,但胜在种类大致齐全。有水饺、面类、砂锅类及多款小食。而饮品的选择有汽水及自家泡制的雪梨姜蜜和雪梨菊花蜜。冻的雪梨菊花蜜分三个层次,最重的是蜜味、其次是菊花、最轻的是梨子。味道不算过份淡寡,但若能提升菊花与梨子两者的味道,相信必定更可口怡人。未几老公便把四川担担面挑出来了,不辣的担担面形合他的状况。素来少尝四川担担面,有好些时候铺满了麻酱及花生碎,入口尽是麻香与酥香的花生,仿佛生命就是源自花生与麻酱;又有好一些完全
餐牌是一张已过胶的双面 B4 纸,虽然款式不多,但胜在种类大致齐全。有水饺、面类、砂锅类及多款小食。 而饮品的选择有汽水及自家泡制的雪梨姜蜜和雪梨菊花蜜。
冻的雪梨菊花蜜分三个层次,最重的是蜜味、其次是菊花、最轻的是梨子。味道不算过份淡寡,但若能提升菊花与梨子两者的味道,相信必定更可口怡人。 未几老公便把四川担担面挑出来了,不辣的担担面形合他的状况。
素来少尝四川担担面,有好些时候铺满了麻酱及花生碎,入口尽是麻香与酥香的花生,仿佛生命就是源自花生与麻酱;又有好一些完全摆脱了芝麻与花生,换来的却是清爽的香菜、葱花与腌菜,各有可取的优点和美味。穆姑娘的担担面被我归纳为后者,简单地用上肉碎、梅菜粒、葱花及近乎不著迹的花生碎。配料与面条拌匀,令最初白白的面条扫上一层淡啡。
经过处理的梅菜,保留独有的清香与质感,伴著酱汁带出的咸香与微酸,沉实而不浮夸,但对追求刺激的朋友来说或许未感到到位,但我们却喜欢它的自然纯朴。 若要为这碗四川担担面加冕,面条是功不可没。拌面时已留意到粗幼不一的面条,尝后发觉面条蕴含面粉的香气、柔软中带韧劲,跟现成买回来的面条绝对不一样,效果真的不错,要挑剔的话,我会要求面条打得更有韧性。 我选了穆姑娘推介的特色铺盖面。凡是新接触的食物都抱有一份好奇,特向女 侍应求教,原来盖面的面不是一条条的,而是一大片的形状,犹如一块布帐覆盖著面碗,颇为有趣!
特色铺盖面汤底是清汤,但味道倒是意料之外的好,清清甜甜的上汤。同样简单地用上肉碎与葱花作配料,肉碎散出橙红的酱汁,味道有点像炸酱的咸咸酸酸,又具极度轻微的辣意,跟清汤的口味互不冲撞,一汤两味不错也。 是时候检视一下盖面,发现布帐破损了,好不容易将枝离破碎的盖面汇合。就肉眼所见份量比想像的多,至少能覆盖 1.5个面碗,感觉有几分与有绿小敍的 "Biang Biang" 面相似,但 "Biang Biang" 面却是以长为卖点。先尝一口,盖面质感厚重,相信同样是自家制造,那份烟靭与粗犷的咬口令人吃得悏意,也十分之饱肚,吃了一半已获饱意。
相比之下 "Biang Biang" 面则较为细滑。 来到穆姑娘当然不能错过各款的成都小吃,一共要了3款的推介。
口水鸡是老公的至爱,可是不够入味与惹味。鸡件与酱汁就好像一对在冷战中的恋人,鸡苦著脸独自的站著,而酱汁亦挠著手按著不动,互不理啋。相信食客是渴望一碟爱得痴缠,打得火热的口水鸡,这一碟莫讲话要食客滋味到流出口水来,就连达标的水平也远之。 香芋卷炸得香脆,头尾沾上了芝麻,更具笑口枣的香气。内里包上滑溜、甜香的芋蓉,十足一位甜姐儿,味道令人咧嘴而笑。
假以时日,当油温能掌握得更纯纯熟,相信碟底小量的油份亦会随即消息,毕竟刚新开张有待慢慢改进。 川北凉粉是女 侍应爱吃的小食,我们也来一个尝尝吧!没有胶质的凉粉易断,但质感很清爽,有点像蒟蒻。
无味的凉粉可说是全靠酱汁带出味来,成都就是离不开麻麻辣辣的口味。这个酱汁不算是死咸死辣的版本,当中的香料味道倒是很吸引,正如印度咖喱不一定辣,从繁多的香料汇集的香气却令人神往。再加上麻,这份川北凉粉就相当恰好,如果换上吸汁力强的粉类,那股麻辣必定弄得满场咳嗽声,幸好取材是凉粉,前人的智慧,必定有其道理。 穆姑娘在天花悬挂了不少的蒜串、辣椒串、粟米串等,用意大底是以装饰加强店舖的成都风味,但全是塑料之物,希望只是筹备时间太伧促而已,塑料实不能代之,相信风干的实物并不难找,亦可以自制,值得考虑。
这一顿亦不敢太放肆尝辣,始终身体健康要紧,但也吃得甚为满意,下次再向辣的穆姑娘挑战。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