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4-26
5943 瀏覽
一連數天的展覽會圓滿結束,老公終可以鬆一口氣了。下班後到會展會合老公,比起回家倒頭大睡,好好吃一頓是會更好的犒賞吧!Metal Steak是近日在社交網站大熱的立食牛扒店,這家熱店一直在我的到訪名單當中。在此先淺談一下日本的「立食文化」,「立食」就字面解說就是站着吃的意思,由於快捷方便,漸次形成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除了拉麵店、壽司店、居酒屋外,連高級料理也以「立食」作為招徠,可見立食文化在日本十分普遍。 不過,「立食文化」在香港卻只是剛起步而已。Metal Steak把「立食」引入香港,是新鮮而大膽的概念。只是香港不比日本,下班後拖着疲憊的身軀,誰會願意站着吃牛扒? 對此店方也是從善如流,設有高椅讓客人坐着吃,這樣一來客人還是可以選擇性地「立食」,不用罰站。自問不是哈日族,慕名而來,着眼點當然不是「立食」的潮流,而是「靚扒」的號召力吧! 對我來說,「立食文化」的吸引之處,不是「立食」帶來的自虐快感,而是「立食」的價廉物美。最難忘的一次莫過於在大阪駅光顧了一家立食蠔吧,那生蠔的鮮甜實在教人難忘,而且價錢便宜得令人咋舌。因此,這兒的靚扒確是讓人有所期待。 走到歌賦街的盡頭,那小小的
下班後到會展會合老公,比起回家倒頭大睡,好好吃一頓是會更好的犒賞吧!
Metal Steak是近日在社交網站大熱的立食牛扒店,這家熱店一直在我的到訪名單當中。在此先淺談一下日本的「立食文化」,「立食」就字面解說就是站着吃的意思,由於快捷方便,漸次形成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除了拉麵店、壽司店、居酒屋外,連高級料理也以「立食」作為招徠,可見立食文化在日本十分普遍。
不過,「立食文化」在香港卻只是剛起步而已。Metal Steak把「立食」引入香港,是新鮮而大膽的概
念。只是香港不比日本,下班後拖着疲憊的身軀,誰會願意站着吃牛扒? 對此店方也是從善如流,設有高椅讓客人坐着吃,這樣一來客人還是可以選擇性地「立食」,不用罰站。
自問不是哈日族,慕名而來,着眼點當然不是「立食」的潮流,而是「靚扒」的號召力吧! 對我來說,
「立食文化」的吸引之處,不是「立食」帶來的自虐快感,而是「立食」的價廉物美。最難忘的一次莫過於在大阪駅光顧了一家立食蠔吧,那生蠔的鮮甜實在教人難忘,而且價錢便宜得令人咋舌。因此,這兒的靚扒確是讓人有所期待。
走到歌賦街的盡頭,那小小的店面就是Metal Steak了。感覺一點也不顯眼,只靠那紅色的招牌以及一串日本文字來作招徠。外表冷傲又神秘,跟同一條街上大排長龍的九記牛腩相比,感覺大相逕庭。不過,當窗前閃起熊熊火光,看着牛扒在電光火石之間烤熟,視覺上還是十分吸引的。
進入店內,眼前是一條窄長的巷子,一邊是半密蔽式廚房,一旁是小窗格子予客人下單。另一邊是一個大橙箱,列出數款扒類的產地、價格,還有套餐和數款飲品選擇,這餐牌簡單得不行。共有4款不同級數的扒類選擇: 美國安格斯西冷($0.7/g)、美國安格斯肉眼($0.7/g)、佐賀A4和牛西冷($2.1/g)、佐賀A4和牛肉眼($2.0/g)、澳洲羊鞍($1.8/g)以及虎蝦拼西班牙黑毛豬鞍($238)。
店員就站我們的跟前,待我們自行摸索了一會,才開始解說訂餐的流程。先從餐牌選定喜歡的扒類和搭配,想好便到小窗格處下單,廚師會即席取出所選扒類,按客人要求份量切出肉扒,再放在電子秤上計算,秤好後便會貼上標籤,上面清楚列明扒類、重量,最重要就是價錢,十分勻真。
選扒的工作,就交由我家主廚來發辦吧! 店員提示扒類的重量為200g起跳,這也不無道理,這兒的肉扒橫切面甚寬,若為遷就重量而薄切,最後只會淪落成火鍋肉片吧,那不如不吃好了。店員再建議男的選270g,女的選250g好了,免得浪費。最後,老公的選擇是近江牛A4和牛肉眼(320g)和近江牛A4和牛西冷(264g),切開果然厚度剛好,燒出來口感就更好了。
店員的建議是點五成熟的牛扒,但按扒身的厚薄程度,七成才會做出脆身的口感吧!只是考量到這兒的牛扒是以鐵板奉上,還是點五成熟較為穩妥,不過香口程度就會相對減低了。
下單後,廚師隨即開始燒扒了。只見廚師在牛扒上輕輕撒上海鹽,便放在高溫火山石燒爐上烤熟,只是電光火石之間牛扒便烤好了。這體驗確是新奇而有趣的,特別是對喜愛下廚的老公而言,能親眼看到由切肉到燒扒的過程,那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找了個位置坐下,環顧四周,這一層都是高桌高椅的,該是「立食區」吧! 從食桌的高度而言,還是不難看出立食的原型。只見眾人都是坐着吃的,其實在這環境下若然有人站着吃,感覺也是怪別忸的......
半明半暗的燈光,打在水泥牆鐵絲網上,加上強勁的音樂,帶點頹廢感,無怪乎店內以年輕食客為主。
特別設計的立食木桌,餐具、醬料早已排列在高架上,有黃芥末、黑醋、黑椒、薄荷醬、瓶裝鹽等,選擇不少,卻忽略了最基本的鹽的質素。這兒提供的是味之素桌鹽,而無純天然岩鹽選擇,用這桌鹽配靚扒是有點浪費了。
隨即,侍應把兩份牛扒送上,火燙的鐵板上牛扒白煙直冒,視覺上十分吸引,卻令人擔心牛扒會否過熟,幸而底下鋪墊了洋蔥將熱度隔開,因此medium的熟度還是最適合的,只是牛扒表面卻缺少應有的焦香。若然選七成的話,牛扒會更香口脆身,只是就會顯得過熟了。
我選的是近江牛A4和牛西冷扒($580,$2/g),一向喜歡和牛的軟嫩豐腴,自然是不作它選。264g的牛扒不會太薄,但當然能厚切一點口感會更佳吧。一大片和牛佔據了整個鐵板,視覺上是十分震撼的,切開一看,粉嫩的肉色十分對辦,脂肪紋理較粗疏,肉脂相間,油花分佈明顯。一口咬下,先是感受到肉身的軟嫩,那油脂入口即化,細嚼之下肉味香濃,口感滑嫩無渣。牛香、油花、口感兼而有之,這就是和牛備受追捧的原因了。
$580
9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老公選的是近江牛A4和牛肉眼扒($640,$2/g),320g肉眼扒的橫切面更寬,厚度跟西冷扒相約,再薄切一點恐怕更難控制熟度,口感一定不佳。肉眼扒脂肪比西冷更見細密,網狀的油花分佈清晰可見,口感更軟嫩鬆化,油香也份外明顯,有入口即溶的感覺,雖牛香不及西冷和牛,但脂香濃得化不開,正是各有各滋味。美中不足的是肉眼一般都連着一大片油花,若然不怕肥膩,煎香後這部分絕對是人間美味。只是這塊肉眼不夠厚身,五成的話這片肥肉就不能煎至脆焦效果,結果淪為不能吃的「肥膏」而已,可惜美食之餘也白白多花了金錢。
$640
6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肉好,是不爭的事實,但師傳在處理方面可以再好一點。這兒的牛扒該是自家熟成的,但煎好的牛扒表層有水微微滲出,一來牛扒更難煎香,二來也未能把美味程度發揮而極致,這是有點可惜的。
此外,扒肉太大而又切得太薄,製作處理上便有困難,即使是花得起錢切厚一點也要考慮是否吃得下的問題,若然把牛扒切半來煎便無完整性,是糟蹋了食材,因此也許二人合點一份牛扒會是較好的選擇。無論食客捨得花錢與否,下單時還是要小心考慮清楚才行。
既是要向日本文化致敬,套餐一定是必點的。$30的套餐包括沙律、白飯、餐湯,份量十足,只看你有把巨扒吞下後,是否有胃納去容得下它。不過,看老公把飯吃得一絲不剩,看來是有它的存在價值吧! 挾一片牛扒,讓那油脂沾上飽滿圓潤的珍珠米上,讓熱力融化牛脂後再往嘴裏送,那米飯便帶着另一種滋味,絕對是嚐扒的另一層次!
4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對我來說,是日餐湯更加吸引,看上來濃稠得很粟米湯,喝下讓人相當驚喜! 粟米蓉打得綿密細滑,味道香甜,再飽也要把這湯喝清光!
4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4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