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2-22
266 瀏覽
作為豆腐花的 hardcore fanatic﹐口痕時我都會對各荳品廠夢縈魂牽。是次路經人和荳品廠﹐在卡位搭枱坐下後便叫了熱豆花和魚肉煎豆腐﹐各十塊錢。魚肉煎豆腐老實說令我有點失望﹐豆腐不軟不滑水汪汪的﹐中間有不少氣泡﹐像硬豆腐多點。那魚肉薄薄的一片黏在豆腐上﹐味道是可以的﹐但薄得像一層焦多於一片魚肉。豆花新鮮熱辣﹐滑溜得可以當豆漿﹐可惜欠了點黃豆的鮮味。卡位的枱窄得很﹐令我跟對面的兩位女士彷彿很親密。聽了她們用餐之間二十分鐘的閒談﹐我可能已經比她們的子女更了解她們了。或會有人覺得太侷促﹐但此情此景其實是挺有意思的。雖然沒有了抵到爛或驚為天人的感覺﹐但徐非時間許可我到訪深水埗工和 / 大嶼山寶蓮寺 (寺外巴士站旁的小店s﹐不是寺內的霽店﹗) / 南丫島阿婆﹐否則熱愛本土小店的我應該會再一頭栽進去的。
魚肉煎豆腐老實說令我有點失望﹐豆腐不軟不滑水汪汪的﹐中間有不少氣泡﹐像硬豆腐多點。那魚肉薄薄的一片黏在豆腐上﹐味道是可以的﹐但薄得像一層焦多於一片魚肉。
豆花新鮮熱辣﹐滑溜得可以當豆漿﹐可惜欠了點黃豆的鮮味。
卡位的枱窄得很﹐令我跟對面的兩位女士彷彿很親密。聽了她們用餐之間二十分鐘的閒談﹐我可能已經比她們的子女更了解她們了。或會有人覺得太侷促﹐但此情此景其實是挺有意思的。
雖然沒有了抵到爛或驚為天人的感覺﹐但徐非時間許可我到訪深水埗工和 / 大嶼山寶蓮寺 (寺外巴士站旁的小店s﹐不是寺內的霽店﹗) / 南丫島阿婆﹐否則熱愛本土小店的我應該會再一頭栽進去的。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