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93
46
等級3
80
1
習慣每次寫網誌或食評前都會上網找找一些背景資料,了解一下店子的歷史或故事,這次無意間發現這中菜館原來也上演過電視劇般的商標爭奪戰橋段,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根據資料,「鳳城」其實是順德大良鎮的別稱,而「鳳城酒家」便是由順德名廚馮滿於1954年創辦。當年馮師傅在銅鑼灣伊榮街(富豪香港酒店的現址)開了第一間店,其後他的外甥兼徒弟 - 譚氏兄弟於1978年及1984 年分別在北角和太子開了分店,總店則於1988年結業。2002年譚氏兄弟的師弟趙海峰和何盛標離開北角鳳城,帶同數位北角舊店的師傅在上環自立門戶,徵得譚氏兄弟同意,仍以鳳城為名。後來新光酒樓集團註冊成立了「鳳城酒家飲食集團」,更夥同上環鳳城開了多間分店,令譚氏兄弟一度在報章刊登聲明,澄清正宗鳳城只有北角和太子兩家,別無分店廢話說完了,入正題吧~這兩個月經常於太子出沒,順道跟惡人在這區覓食。早前先試了這間位於彌敦道的「鳳城酒家」店子裝潢保留著傳統中式茶館的風格,簡單僕實,還有七十年代專為小朋友而設的木座椅,餐牌上印有鳳凰圖案本來想點幾款點心,但看到這個《二人世界》套餐便點來試試先來一碟【乳豬拼生腸】,薄薄的皮燒得既香且脆,乳豬肉質嫩滑
更多
習慣每次寫網誌或食評前都會上網找找一些背景資料,了解一下店子的歷史或故事,這次無意間發現這中菜館原來也上演過電視劇般的商標爭奪戰橋段,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根據資料,「鳳城」其實是順德大良鎮的別稱,而「鳳城酒家」便是由順德名廚馮滿於1954年創辦。當年馮師傅在銅鑼灣伊榮街(富豪香港酒店的現址)開了第一間店,其後他的外甥兼徒弟 - 譚氏兄弟於1978年及1984 年分別在北角和太子開了分店,總店則於1988年結業。2002年譚氏兄弟的師弟趙海峰和何盛標離開北角鳳城,帶同數位北角舊店的師傅在上環自立門戶,徵得譚氏兄弟同意,仍以鳳城為名。後來新光酒樓集團註冊成立了「鳳城酒家飲食集團」,更夥同上環鳳城開了多間分店,令譚氏兄弟一度在報章刊登聲明,澄清正宗鳳城只有北角和太子兩家,別無分店
2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廢話說完了,入正題吧~這兩個月經常於太子出沒,順道跟惡人在這區覓食。早前先試了這間位於彌敦道的「鳳城酒家」
28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店子裝潢保留著傳統中式茶館的風格,簡單僕實,還有七十年代專為小朋友而設的木座椅,餐牌上印有鳳凰圖案
15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本來想點幾款點心,但看到這個《二人世界》套餐便點來試試
4411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先來一碟【乳豬拼生腸】,薄薄的皮燒得既香且脆,乳豬肉質嫩滑,沒半點多餘脂肪,一吃便停不了口!
下層的生腸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比我另一至愛 - 「肥X小食」的滷水生腸好吃數十倍!厚厚的生腸爽口彈牙,配上特製的滷水汁,入味但不會過咸,現在想起馬上口水直流
2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要以為我重post相片,這是另一碟,因為太好吃的關係,連續兩星期也選擇在這裡午膳,吃著同一個套餐,哈哈!這張相片可看到墊底的花生,原以為浸在滷水內必定又淋又難吃,誰知粒粒均十分香脆可口,整碟都讓我吃光光
1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再來是店子的另一道招牌菜【鍋貼大明蝦】,即所謂的蝦多士。蝦肉咸香彈牙,多士炸得乾身不油膩,讚!
222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這是【瑤柱冬茸羹】,味道不錯,份量亦多,冬瓜絲剛好能消消剛才兩道炸物的熱氣
9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家鄉炒斑球】較為失望,斑球炒得太熟,硬而味淡,廚師也下得太多油,吃兩三片已覺膩
9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中途有點心姨姨捧著一盤【焗西米布丁】,惡人馬上要了一碗,餡料有西米、吉士及蓮蓉,是一道傳統甜品。我興趣不大,但惡人說這充滿了小時候的味道
10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最後還有兩份糖水,足料又不會太甜,為這頓午餐劃上完美句號
30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套餐連甜品再加一服務費,埋單HK$370


環境氣氛: ★★★★☆

舊式茶樓格局,光顧的都是老茶客,沒有豪華水晶燈,但多了一份親切人情味

食物質素: ★★★★☆
除了那碟炒斑球,其他都是超水準,必吃乳豬拼生腸!

服務態度: ★★★★☆
服務殷勤親切,待應們每隔大概十分鐘便會走來添茶水,完全不用舉手叫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85 (午餐)
推介美食
  • 乳豬拼生腸
  • 蝦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