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1-08
1186 瀏覽
星期五的晚上, 約了朋友吃飯. 朋友忙, 我也忙, 最後晚上八時才見面.朋友不太吃辣, 我卻想吃川菜.其實我也不太吃辣, 但就是想吃. 一番討價還價後, 最後選了"新巴蜀風".我負責點菜, 看見餐牌每種菜都想吃, 最後立定心志選了荀, 雞雜, 粉蒸肉.荀:這是冷盤, 微辣, 荀清爽, 十分開胃.雞雜:雞雜配芹菜, 汁酸辣, 十分開胃. 這小菜的辣度夠, 我忍不住叫了王老吉解辣.粉蒸肉:粉蒸肉這菜式我還是2016年才知道, 當時一試難忘. 這裏的也做得不錯, 一塊肥豬肉一塊薯仔, 梅花間竹.我們兩個人叫這菜有點不太適當, 因為平均每個人要吃3-4塊肥豬肉, 吃到最後有點吃不消.結賬約$460, 比較貴. 朋友趕著回家, 說害怕肚痛. 結果卻是我回家途中肚子在怪叫.如果住得較近, 好像比較安全.
朋友不太吃辣, 我卻想吃川菜.
其實我也不太吃辣, 但就是想吃. 一番討價還價後, 最後選了"新巴蜀風".
我負責點菜, 看見餐牌每種菜都想吃, 最後立定心志選了荀, 雞雜, 粉蒸肉.
荀: 這是冷盤, 微辣, 荀清爽, 十分開胃.
雞雜: 雞雜配芹菜, 汁酸辣, 十分開胃. 這小菜的辣度夠, 我忍不住叫了王老吉解辣.
粉蒸肉: 粉蒸肉這菜式我還是2016年才知道, 當時一試難忘. 這裏的也做得不錯, 一塊肥豬肉一塊薯仔, 梅花間竹.
我們兩個人叫這菜有點不太適當, 因為平均每個人要吃3-4塊肥豬肉, 吃到最後有點吃不消.
結賬約$460, 比較貴. 朋友趕著回家, 說害怕肚痛. 結果卻是我回家途中肚子在怪叫.
如果住得較近, 好像比較安全.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