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7-09
74 瀏覽
在斧山道運動場跑完一轉12k後,見晚飯時間剛到,就迅步經鳳德道來到南蓮園池,光顧一下這間聽說頗為得妥的新式素菜館,當然時間尚早,走走龍門樓外那幾間特色小店,買買公平朱古力,醬料,素食材料都不失為飯前點綴;晚飯時段光顧客人不多,清清靜靜,聽著外面水簾的沙沙杳音,只是差了點梵樂襯托一下。翻看餐牌,中英並文,加上旁邊已有兩檯外籍人士光顧,想這裡的客源都以國際性為主,但論價錢,收費是比一般素菜館為高,看看其他食客所點菜式的份量,若不是食味方面有所不同,經營下去都會頓困難,所以這次光顧,算是試試其真章。沒點套餐,選了幾個咱家心水選擇,五色拼盤可為我們這花多眼亂的人來個不錯的選擇,紅菜頭沙津、甘香扎蹄、醬燒菌、柚醋粉皮和菌醬萵筍,當中咱家覺得紅菜頭沙津除了獨特的食味之外,配上已染成紅色的沙津醬,清新可口,不失當為主打,扎蹄、醬燒菌比其他素菜館制作得好,起碼扎蹄能嚐到不俗的醬油味道。窩巴是朋友所喜的香口小吃,沾上這裡不太嗆喉的甜酸醬,味道還可以;醬油腐皮卷不是咱家心目中的制法,這裡是將腐皮卷好然後滷以醬油,我還是喜歡蒸制的那種,但這裡的腐皮卷得不緊不鬆,配上不錯的醬油味道,仍能接受;三絲炒陳村粉,作
翻看餐牌,中英並文,加上旁邊已有兩檯外籍人士光顧,想這裡的客源都以國際性為主,但論價錢,收費是比一般素菜館為高,看看其他食客所點菜式的份量,若不是食味方面有所不同,經營下去都會頓困難,所以這次光顧,算是試試其真章。
沒點套餐,選了幾個咱家心水選擇,五色拼盤可為我們這花多眼亂的人來個不錯的選擇,紅菜頭沙津、甘香扎蹄、醬燒菌、柚醋粉皮和菌醬萵筍,當中咱家覺得紅菜頭沙津除了獨特的食味之外,配上已染成紅色的沙津醬,清新可口,不失當為主打,扎蹄、醬燒菌比其他素菜館制作得好,起碼扎蹄能嚐到不俗的醬油味道。
窩巴是朋友所喜的香口小吃,沾上這裡不太嗆喉的甜酸醬,味道還可以;
醬油腐皮卷不是咱家心目中的制法,這裡是將腐皮卷好然後滷以醬油,我還是喜歡蒸制的那種,但這裡的腐皮卷得不緊不鬆,配上不錯的醬油味道,仍能接受;
三絲炒陳村粉,作為主食的她,不油不膩,但可惜味道頗淡,而這裡沒法提供辣椒醬相伴,只能提供辣椒油,有點詞不達意。
奉客的例湯是節瓜香信,煲得香香濃濃,誰說齋湯是清清淡淡;餐後奉送的蕃薯糖水就不成了,黃蕃薯不夠香糯,浪費了大好心機;另外那瓶帶檸檬味的黑麥汁,似乎放在素食店來配這素菜好像格格不入,好在只是餐前飲料,無傷大雅。
這裡的素菜,標註著重健康清新,幾道菜式不油不膩之餘清新可口,擺脫坊間素菜館的那種油膩及大堆頭制作的感覺,所以明白這裡每道菜份量不多,可做到適可而止的地步,加上地方環境不錯,以這裡的環境加背景,這樣的收費算合理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