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2-15
122 瀏覽
由光顧平記那天起,我再沒有在香港其他食肆點雲吞面/水餃面和蝦子撈面.我想,能和平記匹敵的面家,只能在澳門找到(如沙梨頭的陸記). 師父用竹昇打造的銀絲旦面,在香港幾近失傳.面條沒有令人嘔心的梘水味, 咬勁恰到好處,不會硬得像吃橡筋.雲吞皮/水餃皮也是師父親手炮制,很薄很滑.雲吞和水餃餡的豬肉很香,但我比較愛水餃,因為加了木耳,很爽口. 每次光顧,我一定會將湯水喝光.喝起來像很清淡,但細心品味,便品嘗到當中的清甜,真材實料,不加味精 ! 面檔很早便開門, 我試過七時半去吃早餐, 那口面湯是最清徹最好味的 ! 冬天寒冷時,吃一碗熱辣辣的細蓉才上班,多溫暖多醒神 !打竹昇面耗用佷多體力,師父畢竟年紀大了, 有時水準不穩定,希望大家體諒.他五十多年來堅持用竹昇打面, 沒有貪方便或想賺多些而改用機器,這份堅持,很值得我們尊敬.
師父用竹昇打造的銀絲旦面,在香港幾近失傳.面條沒有令人嘔心的梘水味, 咬勁恰到好處,不會硬得像吃橡筋.雲吞皮/水餃皮也是師父親手炮制,很薄很滑.雲吞和水餃餡的豬肉很香,但我比較愛水餃,因為加了木耳,很爽口.
每次光顧,我一定會將湯水喝光.喝起來像很清淡,但細心品味,便品嘗到當中的清甜,真材實料,不加味精 !
面檔很早便開門, 我試過七時半去吃早餐, 那口面湯是最清徹最好味的 ! 冬天寒冷時,吃一碗熱辣辣的細蓉才上班,多溫暖多醒神 !
打竹昇面耗用佷多體力,師父畢竟年紀大了, 有時水準不穩定,希望大家體諒.他五十多年來堅持用竹昇打面, 沒有貪方便或想賺多些而改用機器,這份堅持,很值得我們尊敬.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