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
0
等級4
這是峰迴路轉、得來不易的一餐。自從二月份再訪聯記卻極度失落的敗性而歸後,一度對於隨意坐下享受一頓簡單的麻辣已經放棄,心理都已經有所準備,今後要克制嗜辣細胞,恐怕必須要往「滿江紅」吃一桌菜的路線前進。所幸食友「肥寶寶」介紹「隨變」,看到其他人的食評,那種家庭氛圍的感覺立刻打動了我。不過一直先入為主的以為,兩個人要吃一鍋麻辣雞煲是很拼的事,但是喜歡打邊爐的朋友多半不太吃辣,因此遲遲約不到人一起來試試。就這樣過了兩個半月,沒有好好的吃一頓辣,嗜辣的細胞早已蠢蠢欲動。週五下班前夕,跟公司老饕聊了半小時關於「食」的話題,尤其是關注在「麻」與「辣」上,我決定今晚要好好的吃上一頓,讓兩個半月沒有得到釋放的嗜辣細胞來個痛快。正跟大力女王討論該去哪裡吃辣時,同事傑少又跑過來桌子旁東晃西繞。「今晚要去邊?」傑少問。「想去食辣,你去唔去?」其實我只是隨便問問,因為傑少不太吃辣。「好呀,邊度食?」傑少的答案非常讓我出乎意料,這傢伙上回在我家打邊爐時幾乎是淨吃不辣的清湯鍋。於是再約傑少的女友───師傅,就決定一行四人來試試「隨變」。兩個半月的等待,終於約到人來吃,偏偏是約了遲到半小時以成習慣的小情侶。抵達佐敦站
更多
這是峰迴路轉、得來不易的一餐。
自從二月份再訪聯記卻極度失落的敗性而歸後,一度對於隨意坐下享受一頓簡單的麻辣已經放棄,心理都已經有所準備,今後要克制嗜辣細胞,恐怕必須要往「滿江紅」吃一桌菜的路線前進。
所幸食友「肥寶寶」介紹「隨變」,看到其他人的食評,那種家庭氛圍的感覺立刻打動了我。不過一直先入為主的以為,兩個人要吃一鍋麻辣雞煲是很拼的事,但是喜歡打邊爐的朋友多半不太吃辣,因此遲遲約不到人一起來試試。
就這樣過了兩個半月,沒有好好的吃一頓辣,嗜辣的細胞早已蠢蠢欲動。
週五下班前夕,跟公司老饕聊了半小時關於「食」的話題,尤其是關注在「麻」與「辣」上,我決定今晚要好好的吃上一頓,讓兩個半月沒有得到釋放的嗜辣細胞來個痛快。
正跟大力女王討論該去哪裡吃辣時,同事傑少又跑過來桌子旁東晃西繞。
「今晚要去邊?」傑少問。
「想去食辣,你去唔去?」其實我只是隨便問問,因為傑少不太吃辣。
「好呀,邊度食?」傑少的答案非常讓我出乎意料,這傢伙上回在我家打邊爐時幾乎是淨吃不辣的清湯鍋。
於是再約傑少的女友───師傅,就決定一行四人來試試「隨變」
兩個半月的等待,終於約到人來吃,偏偏是約了遲到半小時以成習慣的小情侶。抵達佐敦站時打了電話給師傅,她才剛剛踏出離佐敦還要半小時的公司門口。
「咁樣你知道遲到唔係我既問題,」傑少說。
是嗎?上次約在我家吃飯,不是你前一晚飲大佐所以遲到嗎?
一陣折騰後約莫八點半抵達「隨變」門口,僅能容納不到二十人的小小店裡已經座無虛席。問了酷似老闆的人幾點才會有位置,老闆一臉抱歉的說「都係剛剛坐低,可能仲要一個鐘」。
「出面打一張檯唔得乜?」我看到外面有幾張小桌子收在一旁,心想應該可以坐在路邊吃吧!
「唔好意思,呢排食環署抓得好嚴,依家既時間唔可以係出面擺檯,」酷似老闆的人一臉歉意的說。
中午沒有進食的大力女王與我已經餓到頭昏眼花,於是交給師傅交涉留下電話後,便到隔壁的小茶店坐下,繼續等待一個小時後,終於有了位置。
已經等了兩個半月,在最後關頭我是不會放棄的!
一直覺的吃麻辣,除了要夠麻夠辣,香味也是令人魂牽夢縈的關鍵要素,一進入店裡,空氣中瀰漫的花椒香味,已經讓我覺得「隨變」的出品一定不差。
點好各式各樣「中麻小辣」的菜之後叫了一枝青島,靚姐先送上來兩個冰凍凍的鐵杯,讓我與傑少「哇」了一聲,用冰陣的鐵杯喝啤酒,還真的蠻特別的。
約莫十分鐘後,期待以久的「半隻麻辣雞煲終於送上桌,聞到暗紅色的湯底飄過來陣陣撲鼻的香味,顧不得雞肉還冒著煙,立刻夾起來往嘴裡放。
「麻辣雞煲好吃!一入口並不會覺得太麻、太辣而導致太嗆,各式香料比例平衡的很好,麻味是吃進嘴後略為咀嚼才慢慢呈現,然後在吃了第二塊、第三塊雞肉後,上下嘴唇開始跳起的士高!同時雞肉夠嫩夠滑而且不油膩,整隻雞都吸滿麻辣湯底的香料味道,雖說香港現在都是冰鮮雞,並非現宰現殺,但也吃的出這隻雞非常新鮮。
「麻辣雞煲還有另外一個特別之處,我是第一次吃到麻辣湯底會加上整片洋蔥一起煮的。洋蔥吸飽了湯汁,表層附著辣油,咬入口還有脆脆的口感,讓我興起下次在家打邊爐也加顆洋蔥試試的念頭。
其餘的配角們也都不錯,我尤其喜歡「手打墨魚丸」,墨魚的味道非常濃郁,而且彈性十足!女士們則相當喜愛「薯粉」,一口接一口的吃立刻見底;「豬紅」、「雞腸」、「韭菜餃」、「凍豆腐」也都屬於水準之作;「蘿蔔」則是切的較薄,雖可以更快煮熟,但我偏好厚一點的蘿蔔;「金針菇」沒有土味也可一試。
另外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凉伴窩筍」。窩筍凉凉脆脆、口感極佳,而且味道做的極好!浸在帶點暗紅色的湯汁中,吃的到些許的相醇辣油但並不油膩,花椒為主的麻味陣陣撲鼻,而且上頭灑著新鮮蒜泥實在是非常提味,吃上幾口上下嘴唇又開始跳起的士高!
最後送上的則是幾乎被我一個人吃完的「辣子田雞」,炒的夠亁身而不油,而且麻味十足,火候雖不是頂級但絕對可算是佳品,吃的是我汗流夾背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一邊吃老闆娘(應該是吧?)還過來寒喧上幾句,「我們的窩筍好唔好食呀?」、「辣子田雞的辣椒都可以食喔!」,吃的停不了口的我是頻頻豎起雙手大拇指,配合著其他三位的「好食、好好味」聲此起彼落,我想老闆娘看到應該也很開心吧!

後記:
1.還有一盤「雪花肥牛」沒有拍到照,反正我不吃牛!店家非常的老實,說雪花肥牛份量不夠一份,只要算我們58元即可,不過我看58元也是相當大一碟。
2.由於小情侶並不會吃很辣,所以這次只點了「小辣中麻」,如果你可以吃「三希樓」或「前」「聯記」的小辣,那你到這兒一定可以吃「中麻中辣」。
3.如果你也苦惱沒有人一起可以吃辣,兩個人吃半隻「麻辣雞煲」加上「凉拌窩筍」我想應該行有餘力,不一定要呼朋引伴才有辦法享受美味。
八點半座無虛席。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冰陣的鐵杯喝啤酒,還真的蠻特別的。
7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半隻麻辣雞煲(68 HKD)。暗紅色的湯底飄過來陣陣撲鼻的香味。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韭菜餃(16 HKD)、凍豆腐(12 HKD)、白蘿蔔片(18 HKD)、金針菇(18 HKD)。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手打鮮牛丸( 28 HKD)、手打墨魚丸(28 HKD)、豬紅(16 HKD)、雞腸(30)。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凉伴窩筍(18 HKD)。窩筍凉凉脆脆、口感極佳,而且味道做的極好!
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薯粉(15 HKD)。女士們相當喜愛,一口接一口的吃立刻見底。
6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辣子田雞(98 HKD)。炒的夠亁身而不油,而且麻味十足。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0-04-23
人均消費
$125 (晚餐)
推介美食
八點半座無虛席。
冰陣的鐵杯喝啤酒,還真的蠻特別的。
半隻麻辣雞煲(68 HKD)。暗紅色的湯底飄過來陣陣撲鼻的香味。
韭菜餃(16 HKD)、凍豆腐(12 HKD)、白蘿蔔片(18 HKD)、金針菇(18 HKD)。
手打鮮牛丸( 28 HKD)、手打墨魚丸(28 HKD)、豬紅(16 HKD)、雞腸(30)。
凉伴窩筍(18 HKD)。窩筍凉凉脆脆、口感極佳,而且味道做的極好!
薯粉(15 HKD)。女士們相當喜愛,一口接一口的吃立刻見底。
辣子田雞(98 HKD)。炒的夠亁身而不油,而且麻味十足。
  • 麻辣雞煲,凉伴窩筍,手打墨魚丸,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