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23
12
等級4
2013-12-12 4368 瀏覽
與幾位好同事講話約出來吃雞煲,由舊年講到今年,由年頭講到落年尾,講咗咁耐,終於成事了。公司在葵涌,最就近而我又最熟路的,一定是荃灣的一品雞煲。對為食的我而言,入冬有三件必做的事:BBQ、煲仔飯和雞煲。荃灣一品雞煲其實開業也有幾年,雖然附近都開了好幾間吃雞煲的,但一品雞煲依然人氣不減,就算是夏天都雖然排隊等位。做食肆的,當然越多越排隊越多人龍,就越有TALKING POINT,一品雞煲最懂這策略,所以這店除非有十人或以上,否則都不接受訂座,所以想食就要乖乖地等位,而且每枱只可以坐兩個小時,食完就會被店員請走。 同事七時多就到達拿票,我們一行五人,大概等半個小時,八時就有得入座,不算等得太久。雖然眾安街店看似很少座位,其實穿過這店,可以走到二玻坊店,而從二坡坊店隔鄰的樓梯上二樓亦有樓上舖。 輪候票分大概四種,期間留意到有不少人外賣雞煲,外賣是與堂食同價的。我們被安排坐在眾安街店門口旁,對著收銀機的一個六人卡座位。我們急不及多已經在選擇火鍋配料,店員這刻很親切的提醒我們下單雞煲,因為雞煲製作需時。雞煲可以選擇勁、大、中、小、微、不辣,亦可以選擇多麻、少麻、走麻,一隻雞是$188,而半隻雞是
更多
與幾位好同事講話約出來吃雞煲,由舊年講到今年,由年頭講到落年尾,講咗咁耐,終於成事了。公司在葵涌,最就近而我又最熟路的,一定是荃灣的一品雞煲。對為食的我而言,入冬有三件必做的事:BBQ、煲仔飯和雞煲。荃灣一品雞煲其實開業也有幾年,雖然附近都開了好幾間吃雞煲的,但一品雞煲依然人氣不減,就算是夏天都雖然排隊等位。做食肆的,當然越多越排隊越多人龍,就越有TALKING POINT,一品雞煲最懂這策略,所以這店除非有十人或以上,否則都不接受訂座,所以想食就要乖乖地等位,而且每枱只可以坐兩個小時,食完就會被店員請走。
60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同事七時多就到達拿票,我們一行五人,大概等半個小時,八時就有得入座,不算等得太久。雖然眾安街店看似很少座位,其實穿過這店,可以走到二玻坊店,而從二坡坊店隔鄰的樓梯上二樓亦有樓上舖。 輪候票分大概四種,期間留意到有不少人外賣雞煲,外賣是與堂食同價的。我們被安排坐在眾安街店門口旁,對著收銀機的一個六人卡座位。

我們急不及多已經在選擇火鍋配料,店員這刻很親切的提醒我們下單雞煲,因為雞煲製作需時。雞煲可以選擇勁、大、中、小、微、不辣,亦可以選擇多麻、少麻、走麻,一隻雞是$188,而半隻雞是 $118,秘製雞汁亦可以額外叫的,每碗承惠$10。
雞煲
26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雞煲大概二十分鐘才上枱,當時所有配料亦已經奉上。因為有同事不太吃到辣,所以我們點了個微辣,但忘記了要求小麻,因為微辣配正常份量的麻有點不配合。雞煲放在爐上,不消數分鐘就滾起了。雞煲內有一整隻雞的雞件,還有許多略炒過的有點生的紅洋蔥。雞件夠晒滑,本身雞味欠奉,幸好經過秘製醬汁煮過後,吸收了醬汁的香辣味,可以彌補欠缺雞味的不足。我本身不是太喜歡吃雞,但因為愛辣,所以很愛吃雞煲內的洋蔥,尤其是煮了一段時間後、洋蔥吸收了醬汁,夠晒惹味香辣。

 
上湯
15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在奉上雞煲的同時,店員亦放上一大壺湯汁。
雞煲
19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在吃畢雞煲的雞件後,我們可以加入湯汁,這便成了火鍋的湯底了,一煲兩食,這是吃雞煲的有趣地方。
嚮鈴
2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嚮鈴其實是腐皮捲成後即炸而成,是這店的其中一個招牌必點配料,放入湯中稍微燙一燙,以保留嚮鈴的香脆以外,亦能吸收香濃的湯汁。
粟米、津白菜
1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蔬菜方面,我們選了娃娃菜和粟米。粟米有兩條,切件上,是超甜粟米。娃娃菜是一種很索湯的菜,只是煮的時間比較長,但可以吸盡湯汁。
山根
3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一吸湯汁之選是生根,相比於腐皮、枝竹,生根灼過後還是帶點煙靱,這店的生根選料不錯,沒有下價貨生根的油膉味。
 
手切肥牛、芋絲、魚皮餃、水餃、粟米
3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對於同事來說,吃火鍋必定要吃肥牛。這店有三款肥牛供選擇:手切肥牛、A級安格斯肥牛、美國雪花肥牛,當中以美國雪花肥牛是最便宜,我們先一試這款,點了一碟美國雪花肥牛(大)$108。一碟肥牛的份量適合四至五人吃,牛肉的脂肪比例適中,輕勺半分鐘,入口有點靱,但不算鞋口,有牛肉味。

芋絲是現成買回來的貨,沒甚麼特別。餃子方面,我們選擇了三拼:魚皮餃、水餃、雲吞。魚皮餃大隻,餃皮其實是魚肉加粉做成的,所以有點煙靱,餡料的豬肉帶有肉汁。雲吞未有機會試到。水餃亦做得不錯,水餃餡料新鮮豐富,水餃皮亦做得夠薄,我吃了至少二至三件。
脆肉鯇魚片
19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肉類方面,一向我最喜歡是魚肉,所以每次火鍋都少不了要點鯇魚片的,今次亦不例外。鯇魚片是斜切成雙飛薄片,切得夠薄,所以連帶鯇魚片內的骨都切得很細,不會怕吃時哽到魚骨,鯇魚片本身夠新鮮,灼一分鐘左右剛好熟就最美味。
豬紅
17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同事建議點了個豬紅,這是我第一次火鍋點豬紅吧,估不到有意外驚喜,豬紅是豬血,聽說很補的。這店的豬紅很整齊的,用筷子夾也很容易,最重要是不容易散,豬紅似乎經過調味的,雖然外表堅固,但咬下去是滑劣劣的。
墨魚滑
18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唔知點解手打墨魚滑和手打蝦滑是近幾年火鍋的熱門材料之一,或許是因為客人要見到這樣杰撻撻一堆漿材覺得是由墨魚攪爛而成材夠新鮮?姑且勿論是甚麼原因,處理這一PAT魚滑倒是個功夫,(有時都見到有些人很狼背的),因為魚滑會黏羹。正確方法是把匙羹先放入熱湯水才去撥那些魚滑,熱力可以令魚滑不會黏著匙羹。這點的墨魚滑和蝦滑都是用機攪爛而成的,所以欠缺了墨魚肉和蝦肉的本身的肉根性,所以我有感這堆東西都是好玩唔好食。
手打牛肉丸、手打蝦丸、手打墨魚丸
16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類似魚滑的食品是手打丸,我們選擇了手打牛丸、蝦丸、墨魚丸。與魚滑不同,手打丸似乎是人手去剁成的。機攪的肉會被機器攪得太爛,不能保留肉汁肉味,人手剁可以保留本身肉的質感和肉汁,經過人手去打後,可以令肉丸彈牙,手工的東西多數都是質素較好,但這是考功夫時間的。

當基本上吃畢大部份食物後,已經差不多十時了,幸好店員見我們枱上還有食物所以未有催促我們離開,不過那個鐘數門外還有許多人在等候的。當晚,我們還要跟一位同事預祝生日,我們一早靜悄悄的準備了蛋糕,希望給予壽星女一個驚喜,怎樣,當我們靜俏俏告知店員要上蛋糕時,店員走來問長問短,之後還原個蛋糕盒放在我們枱面,結果是甚麼驚喜也沒有了(最理想當然是店員幫手開了個蛋糕後端上來)。回想起來,這店沒有加收切餅費,而店員都是師奶似乎不會懂這些服務,這都不是他們的錯,唯有下次我們再小心點去處理吧!

當晚在Facebook上看到,恰巧有另一位朋友在光顧土瓜灣的一品雞煲,她還表示土瓜灣店比荃灣店好,聽同事說,土瓜灣店一樣的多人排隊等位,但礙於土瓜灣對於我這個葵涌人來說太隔涉,所以未有機會幫襯,但希望他日有機會一試。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3-11-28
等候時間
3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73 (晚餐)
推介美食
雞煲
嚮鈴
山根
脆肉鯇魚片
豬紅
  • 手打牛肉丸
  • 手打蝦丸
  • 手打墨魚丸
  • 手切肥牛
  • 蝦滑
  • 魚皮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