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16
12
等級4
去開太古城,順便開餐食晏。之前的 Food Court 「大食代」已經結業,原址已重新裝修,並分拆成為三間餐廳;但作為一個大型商場,始終不能缺少一個價錢大眾化的 Food Court,於是就將原本的「美心皇宮」重新規劃成為「TREATS」。星期日的太古城人流特別𣈱旺,要搵地方開餐也不容易,「TREATS」就成為最好的選擇。「TREATS」的市場定位雖然接近 Food Court,但整體佈局較為高級一點;並沒有採用傳統的 Food Court 格局,整齊地規劃成一個個大細統一的小檔位及設置一個共用的用餐區,反而是將幾間不同類型的特色餐廳集中在一起,有些是開放式廚房加專用的開放式用餐區、有些是特色小餐廳,總之,每間餐廳的裝修設計、面積大小都不一樣。其中的「Minh & Kok」某程度上是一間獨立餐廳,只不過歸屬于「TREATS」的管轄範圍。睇見餐廳名字已經覺得好眼熟,再望見個主餐牌就突然醒起,之前曾經幫襯銅鑼灣百德新街的總店,但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情了。主餐牌的設計簡單而清晰,就是一張圖文並茂、前後兩面彩色精印的硬卡紙,方便客人知道價錢之餘、又可以了解菜式的賣相。近年的新派輕便餐廳一般也採用
更多
去開太古城,順便開餐食晏。之前的 Food Court 「大食代」已經結業,原址已重新裝修,並分拆成為三間餐廳;但作為一個大型商場,始終不能缺少一個價錢大眾化的 Food Court,於是就將原本的「美心皇宮」重新規劃成為「TREATS」。星期日的太古城人流特別𣈱旺,要搵地方開餐也不容易,「TREATS」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8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TREATS」的市場定位雖然接近 Food Court,但整體佈局較為高級一點;並沒有採用傳統的 Food Court 格局,整齊地規劃成一個個大細統一的小檔位及設置一個共用的用餐區,反而是將幾間不同類型的特色餐廳集中在一起,有些是開放式廚房加專用的開放式用餐區、有些是特色小餐廳,總之,每間餐廳的裝修設計、面積大小都不一樣。其中的「Minh & Kok」某程度上是一間獨立餐廳,只不過歸屬于「TREATS」的管轄範圍。
1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睇見餐廳名字已經覺得好眼熟,再望見個主餐牌就突然醒起,之前曾經幫襯銅鑼灣百德新街的總店,但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情了。主餐牌的設計簡單而清晰,就是一張圖文並茂、前後兩面彩色精印的硬卡紙,方便客人知道價錢之餘、又可以了解菜式的賣相。近年的新派輕便餐廳一般也採用這種餐牌設計,對客人來說未嘗不是好事,也省卻了餐廳一眾侍應詳細解釋、或避免錯誤解釋菜式。餐牌的其中一面是《STREET》及《SWEET》,代表主菜及甜品;另一面全部都是粉麵飯,並分為左右兩個部份,分别是《MINH》《KOK》。再睇睇餐牌上這兩個部份的出品款式,好明顯分別是越南及泰國風味,引證了餐廳的概念:一間滙集了越南及泰國風味的餐廳,名字源自「Ho Chi Minh 胡志明市」及「BangKok 曼谷」
49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4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太古城中心「Minh & Kok」分店的裝修風格,與銅鑼灣百德新街總店比較,前者明顯較為失色;既沒有特色彩繪圖案瓷磚、也沒有藤椅、更加欠缺充滿泰越傳統民族風味的彩繪圖案小餐枱,取而代之的只是簡單而原始的牆身批盪、幾幅掛畫及普通木餐枱;無論裝修色調及室內設計,完全欠缺越南小漁村風情或泰國熱帶風情,雖然也大概感受到一點點東南亞國家的風味,但越南或泰國感覺就是不夠明顯。
1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午市時間當然要食午市套餐,有兩款選擇《1 + 2》($72)(即飲品 + 粉麵飯)《1 + 2 + 3》($96)(即飲品 + 粉麵飯 + 泰越拼盤)。飲品只有兩款選擇,柑桔檸檬蜜鮮青檸梳打每款叫一杯,兩款都相當適合炎夏季節,酸咪咪之中又有淡淡甜味。
59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一次食生熟牛肉湯河($72 套餐)見到有加雞蛋($8)這個選項,雖然唔知應該點樣食,只不過見幾得意,所以試試。最終接戳破了雞蛋黃,混和了湯粉及牛肉。第一啖還有雞蛋香,第二啖已經因為被湯底溝稀了蛋漿,失去了雞蛋香味;這一個加生雞蛋的選項似乎不太配合牛肉湯河。
生熟牛肉湯河( 套餐)加雞蛋($8)
$72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生熟牛肉湯河( 套餐)加雞蛋($8)
$72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半邊青檸稍為火炙,但似乎沒有實際用途,反正只需要唧一點青檸汁加入牛肉湯河內提味。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骨湯呈深褐色,以為牛味濃郁;飮一啖雖然味道不錯,但有啲假、唔夠清甜。河粉唔夠薄,與出色的越南餐廳的出品有段距離,幸好尚算滑溜,比上次有點進步。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湯粉有兩款牛肉。熟牛肉是滷水牛𦟌,質感本應爽口、微帶爽脆(根膜位置),但由於浸在湯內,已經輕微變腍,幸好不算太過嚴重。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生牛肉採用了較厚身的切片牛肉眼,有別於其他港式越南餐廳普遍採用的薄切美國肥牛。賣相的確較高級,但肉味一般,不過總算夠鬆軟。由於牛肉片較厚,相信需要直接用滾湯淥一會,做唔到用滾湯直接淋在生薄切肥牛而產生的半生熟效果,覺得還是採用薄切肥牛的效果較好。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燒豬頸肉撈檬($96 套餐包泰越拼盤。豬頸肉外表燒得香口惹味,但是再咬下去就覺得豬頸肉沒有太多味道,而且肉質纖維不太明顯、缺少了豬頸肉應該有的結實及爽彈,只是一份非常普通的豬頸肉。
燒豬頸肉撈檬(套餐包泰越拼盤)
$96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燒豬頸肉撈檬(套餐包泰越拼盤)
$96
2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撈檬內原來有很多青菜,又夠翠綠爽口,加上帶點酸的汁,混在一起非常開胃,檬粉好食過豬頸肉。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泰越拼盤(午布套餐要加 $24)雖然細細籠,但也有四款不同口味的小食,分別是燒蝦青瓜沙律、越式春卷、雞肉串燒及香芒紅菜頭米紙卷,每款一件,試試味道、以嚐口腹之慾也相當不錯。翻查一下兩年多前所寫的食評(銅鑼灣「Minh & Kok」總店,請參考《百德新街 HIGH TEA》),對比同樣的套餐,價錢只是貴了$4,算可以接受;但再睇真啲,原來這個拼盤由六款小食減至四款,少了越式蒸粉包及脆炸蟹鉗 ⋯⋯ 即係變相加價,即刻有啲不滿。更加令人費解的,就是過了兩年半都沒有調整泰越拼盤內的任何一款小食,似乎有點故步自封、不求進步。
泰越拼盤(午布套餐要加 $24)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雞肉串燒:燒烤得夠香口,而且塗上了薄薄的沙嗲醬汁後再烤香表面,比單純蘸沙嗲醬更加惹味!
雞肉串燒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越式春卷:春卷炸得夠透徹,表層香脆、內層少少煙韌;餡料有粉絲、肉碎、菇粒,味道不錯。
越式春卷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越式春卷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燒蝦青瓜沙律:除了青瓜之外,尚有其他青菜,但整份沙律沒有什麼味道或沙律汁,很寡。
燒蝦青瓜沙律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香芒紅菜頭米紙卷:雖然中間的芒果肉已經相當大塊,但唔係好香甜;加上味道非常濃烈的紅菜頭絲,更加完全掩蓋了芒果的甜味。整體味道有點怪怪的,雖然紅菜頭健康,但真的說不上是美味的蔬菜。
香芒紅菜頭米紙卷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散點一個小食牛油雞翼(5 隻$62),牛油香味非常清淡、似有若無,蒜蓉味反而更加重。雖然由雞皮以至中心的雞肉都熱辣辣又充滿肉汁、表皮又炸得透徹兼金黃香脆,而且也相當好味,但實在與牛油扯不上任何關係。心目中的牛油雞翼不應該只是簡簡單單用牛油醃制,而是應該沾上厚重的牛油脆粉漿炸至金黃。實在非常懷念當年「清亭」的牛油脆雞翼,香脆之外、真是充滿濃濃的牛油香味。
牛油雞翼(5 隻)
$62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生熟牛肉湯河的味道比上一次銅鑼灣總店的出品有進步;泰越拼盤(午套餐)保持質素,不過不失,只不過少了兩款小食,變相加價。出品質素整體來說叫做合格以上,談不上是間優質越南餐廳;但作為「美心集團」旗下一間餐廳,涉獵中(多個省份的口味)、西、日、東南亞、港式快餐多種口味,能夠做到如此水準的越南風味菜色也算相當不錯了。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後記:翻查一下近期其他 blogger 的食評,有些食評內提及的套餐泰越拼盤仍然有6款小吃,莫非是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茶優惠時段?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07-09
等候時間
1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30 (午餐)
推介美食
雞肉串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