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4-09
326 瀏覽
平日放工想想行街購物, 與友人漫遊旺角。不知是我已過追MK的年紀還是我已與時代脫節, 我真不太明白有些人在街上攪什麼。原來闊闊的行人專區上, 幾乎都被逼得水洩不通, 因為演藝人在此表演, 人們都停步欣賞。但原本開闊行人專區是為了疏導擠擁人流而設, 現在就變得本末倒置。演藝人肆意的忘情演出, 好看, 但像街頭賣藝般老練。有時真可理解住在樓上的人士的苦況, 試問如你家樓下晚晚有人舞獅打鼓, 令你看電視不得, 訓覺不得, 溫書不得, 你會怎樣?? 與友人沿著旺角一道出到勝利道, 這晚, 熱狗關門, 海南雞不吃, 拉麵更有點膩。於是看見前方有一北方餃子店, 好生當個北方呆子吧。我曾懷疑自己是否一個北方人, 愛濃味, 愛吃辣, 喜歡吃餃子麵條多於白飯。但後來只是發覺自己什麼都愛吃, 只要是好吃的, 我都無任歡迎, 所以沒有北方, 沒有南面, 只是一個肥呆子吧!從餐廳名字, 顧名思義, 餃子是必然的主打。餐廳提供十多款的餃子選擇, 椰菜, 白菜, 韮菜, 西紅柿, 茴香, 京蔥羊肉, 番薯苗等。不過卻只提供烚的湯水餃, 和部分煎餃子。而我最喜歡的, 依然是蒸的, 最能保持餡料的原汁原味, 可口到不
與友人沿著旺角一道出到勝利道, 這晚, 熱狗關門, 海南雞不吃, 拉麵更有點膩。於是看見前方有一北方餃子店, 好生當個北方呆子吧。我曾懷疑自己是否一個北方人, 愛濃味, 愛吃辣, 喜歡吃餃子麵條多於白飯。但後來只是發覺自己什麼都愛吃, 只要是好吃的, 我都無任歡迎, 所以沒有北方, 沒有南面, 只是一個肥呆子吧! 從餐廳名字, 顧名思義, 餃子是必然的主打。餐廳提供十多款的餃子選擇, 椰菜, 白菜, 韮菜, 西紅柿, 茴香, 京蔥羊肉, 番薯苗等。不過卻只提供烚的湯水餃, 和部分煎餃子。而我最喜歡的, 依然是蒸的, 最能保持餡料的原汁原味, 可口到不行。在只有水煮的情況下, 我們要了雙拼茴香鮮肉餃及京蔥羊肉餃。
茴香鮮肉餃, 外形較圓圓球狀。餡中茴香絲混入肉中, 惹味透鼻, 一口吃下只吃到清晰的茴香冶艷鮮味, 鮮肉味道被蓋掩得體無完膚。而且肉的質感太實, 難以斷定是否鮮肉, 亦啖不出鮮肉的肉香汁嫩。餃子皮縱然滑, 可是略嫌太厚。
京蔥羊肉餃, 外觀較似元寶。羊肉鮮香而微微羶味顯然入口便能感覺得到, 問題就在於口感上。京蔥老而粗糙, 咬下水餃沒有嫩滑口感之餘, 內裡京蔥更是難咬得斷的。老實說, 這刻我認為我似羊在吃老草多於自己在吃羊。 接下來還點了些小吃, 麻辣豬肚。將豬肚水煮拖乾, 加上麻油, 芝麻及花椒粉。豬肚爽口, 沒有㵎味, 但是略嫌有點韌。加入的麻油不多, 花椒粉亦不如想像中惹味, 只是有點麻而已。不過時咬到芝麻, 感覺蠻討好的。 另一個小食叫作"京都釀大腸", 應該是"京蔥"吧, 但牆上明明是寫著"京都"。利用京蔥釀入炸豬大腸之中, 在脆口的豬大腸外皮咬下而又啖到京蔥的爽鮮。可是兩者並有如期出現, 豬大腸炸得不脆, 亦沒有化口感覺, 更沒有大腸的油香。然而京蔥就實在太老, 一圈圈從咬下時湧出, 韌得花上不少齒力才咀嚼完畢, 乾而沒有水份。 整餐最好食是這個, 甜酒豆乳撈丁。豆乳醬香中帶丁點酒濃醇味道, 而且出前一丁麵煮得彈牙而乾身, 撈入豆乳醬之後滋味而稔身, 還有灑上大量脆口的蔥花, 愛吃腐乳的朋友不能錯過。只是, 有人可能會略嫌口味過鹹。再者, 如以一個操作簡單的撈丁麵要收費HK$40, 我寧願回家自己做吧!!
整體來說, 食物除豆乳撈丁外, 其他並無突出表現, 平平無奇之餘, 有些更差得不行。可是, 不知是在何文田這高尚地區, 還是餐廳有意抬高身價, 這樣的四小碟竟然要花費近HK$150!! 而且吃完還不飽, 所以個人感覺很不值!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