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12-26
892 瀏覽
記得大概年多兩年前,我在九龍佐敦一帶逛街時,發現一間新加坡麵包店「BreadTalk 麵包新語」。試過「麵包新語」的麵包後,就一直無法忘懷,一直想再光顧它,但又很少再去佐敦尖沙咀一帶,很想看看「BreadTalk」有沒有其他分店。後來,我在將軍澳坑口港鐵站上蓋商場「連理街」內,又發現「BreadTalk」這店。和當年我在「BreadTalk」的所見所聞一樣,「BreadTalk」麵包在設計、外表、味道跟外面餅店麵包比較,外表或者相似,但味道卻很不一樣。例如外表很日本大熱麵包「蜜瓜包」很相似的麵包「流沙菠蘿包」,還有外表很像外國製造的麥包,實際上卻是甜味的紅豆餡麵包「麻糬小子」。「麻糬小子」拿上手看來很大很飽滿的樣子,其實內裡的餡料,因為麵包出爐已久的關係,早已經冷縮熱漲地縮小下來。不過麵包加入了酵母菌,所以麵包始終還有個「麵包樣」,脹卜卜地撐起來。麵包內裡的紅豆餡凝結在麵包底層,因為時間關係,經已冷卻下來。麵包雖然已經冷卻下來,但內裡的紅豆餡慶幸沒因此變味,味道仍然算是很甜的模樣。但問題是,這麵包哪一部分稱得上跟「麻糬小子」的名稱有密切關係?如果麵包沒有麻糬的話,我可以引用「商品說明條
後來,我在將軍澳坑口港鐵站上蓋商場「連理街」內,又發現「BreadTalk」這店。
麻糬小子
5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關鍵就在底層,紅豆蓉跟麵包之間,那一小塊半透明狀的物體。那一小塊半透明的正正就是麻糬!試食完「BreadTalk」的「麻糬小子」,感覺味道像加入了麻糬的紅豆飽,略帶小許煙韌口感的麻糬令紅豆蓉餡變得有點嚼勁。紅豆蓉依舊是甜味,不過加入了麻糬令麵包口感多了一份煙韌,感覺就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