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1-04
19 瀏覽
星期一晚下了班一個人吃晚飯,選了位於金馬倫道的DORAYA,曾查看Openrice的評論,發現此食肆的評價非常正面,於是便獨個兒試它一試…未去前聽朋友說此店頗有日本民間食堂感覺,以吞拿魚及定食形式作主打,友人又說此店之日藉老闆乃本港最大之吞拿魚供應商之一,但又云吞拿魚乃在南美洲海灣養殖而非深海捕獲…反正自己又不是什麼專家,未有功力分辨藍鰭黃鰭…反正好吃便是!到達食店!沒別緻装修、一派實力派格局。翻了一看餐牌,點了一個鉄火丼定食,此乃吞拿魚(赤身) 最基本、而又最難取巧的食品。簡單將赤身(吞拿魚背位) 切開幾片鋪在飯上就成。個人認為第一口魚生飯應什麼也不下,先嚐一嚐魚本身的油香,鮮甜度及魚肉的彈性,然後才加醬油同吃。有日本友人曾說香港人其實不太接受赤身,原因乃赤身之所以深紅色,是因為該部份是全條魚最充血的部份。濃烈的魚味其實與腥味真是一線之差,所以很多時香港人一別說愛吃吞拿魚,因為愛它的鮮甜。但另一邊他們又大量調製WASABI醬油「槳糊」好將魚生「浸」入用作「辟腥」之用…真是矛盾非常!鉄火丼定食到,鉄火丼、茶碗蒸、前菜(木魚絲茄子) 、咸菜及味噌湯。其實,此店走的是日式食堂風格,樸樸實實
到達食店!沒別緻装修、一派實力派格局。翻了一看餐牌,點了一個鉄火丼定食,此乃吞拿魚(赤身) 最基本、而又最難取巧的食品。簡單將赤身(吞拿魚背位) 切開幾片鋪在飯上就成。個人認為第一口魚生飯應什麼也不下,先嚐一嚐魚本身的油香,鮮甜度及魚肉的彈性,然後才加醬油同吃。
有日本友人曾說香港人其實不太接受赤身,原因乃赤身之所以深紅色,是因為該部份是全條魚最充血的部份。濃烈的魚味其實與腥味真是一線之差,所以很多時香港人一別說愛吃吞拿魚,因為愛它的鮮甜。但另一邊他們又大量調製WASABI醬油「槳糊」好將魚生「浸」入用作「辟腥」之用…真是矛盾非常!
鉄火丼定食到,鉄火丼、茶碗蒸、前菜(木魚絲茄子) 、咸菜及味噌湯。其實,此店走的是日式食堂風格,樸樸實實就對了!而跟定食的茶碗蒸、前菜、咸菜及味噌湯都算有板有眼,絕對符合食堂標準,可惜,鉄火丼的赤身先不要提刀功(一看厚薄不一) ,又不要扮講究什麼小町、月光米。最起碼要講的赤身,簡單來說,單看赤身的顏色及魚味都太不對板!其餘的已無須多提…
結帳走出店外,一路行一路想,除酒店及某幾間名店會叫整尾吞拿魚外,大部份日式食店都只會叫已切好的吞拿魚部位來用,我相信此供應商賣出的吞拿魚如每條均留取10%的「剩餘物」,其實以足夠放於旗下食店使用。坦白說,見到其他食客一邊一邊讚,而老闆又物盡其用兼賺到$$$,彼此WinWin。我這些少數人的「微言」就真的微不足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