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3-09
261 瀏覽
在九龍塘下課,晚了,想著除了到土瓜灣七喜外,還有哪兒有可以把車停下,施施然走到店內的地方。轉眼到了大坑東,進入耀東街。老舊的地方;正因為老舊,毫不起眼,才留得住幾個大排檔。有幾家熱鬧的小菜飯店,我們都相不中,卻進了烘發;這兒有我兒時的回憶(見力撐小店系列之八)。都說現在要維生,沒有十八般武藝不能;烘發除了幾十年前賣到如今的粥,還有蒸飯,更有個打冷檔。反正晚飯與消夜混著吃,就一齊上吧!買「組合」飯盒,先盛白飯,上面放選好的材料(豬扒?香腸?斑塊?...),再加汁(或上色)。飯還飯、餸還餸,我蠻怕的。艇仔粥的原理也一樣,先下料(牛肉碎、魷魚、魚片粒 ...),加入粥底,再加「青」,我卻不抗拒。各種材料,一股腦兒勺起,送進咀裡,甚麼口感都有。很「立亂」,也很實在。同伴則點了及第粥。各式各樣的豬內臟都在了,在熱粥中浸到剛熟,再掏出來沾豉油(這兒還有潮州辣椒油,加埋更好味)。吃及第粥就是有充滿矛盾的忐忑:內臟要熟,但又不可太熟;而粥底留下的鮮甜 ... 還是血 ... 也叫人提心吊膽。蝦米腸,原以為是即叫即製的,怎料不然,上枱時不是熱辣辣的。但這遺憾,被那出乎意料的打冷美食徹底填補了。大腸拼墨魚
在九龍塘下課,晚了,想著除了到土瓜灣七喜外,還有哪兒有可以把車停下,施施然走到店內的地方。
轉眼到了大坑東,進入耀東街。老舊的地方;正因為老舊,毫不起眼,才留得住幾個大排檔。有幾家熱鬧的小菜飯店,我們都相不中,卻進了烘發;這兒有我兒時的回憶(見力撐小店系列之八)。
買「組合」飯盒,先盛白飯,上面放選好的材料(豬扒?香腸?斑塊?...),再加汁(或上色)。飯還飯、餸還餸,我蠻怕的。艇仔粥的原理也一樣,先下料(牛肉碎、魷魚、魚片粒 ...),加入粥底,再加「青」,我卻不抗拒。各種材料,一股腦兒勺起,送進咀裡,甚麼口感都有。很「立亂」,也很實在。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