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5-28
5231 瀏覽
每次見到牛角個標誌就想起TIGER & BUNNY裡面個搖滾野牛/安東尼奧·洛佩斯, 廣告效應的確厲害.慶祝周年所以特別的去了牛角大食一餐, 人流非常多可能與最近流行日式燒烤有關吧, 等了接近一個小時先有位.期間可能因為等待時間比較長, 有一為顧客企圖自己強行入內搵位, 但被醒目的女待應禮貌的招呼出去.待應安排了我們坐最入面的卡位, 後座可以看到維園的景色, 座位很闊而舒服, 同其他食客有一段的距離和有屏風相隔.點菜是用平板電腦入單, 操作簡易只是頁數太多, 落了單很快就有相應的食品到來. 除了說明書, 待應也解釋了各款醬料的味道.乳酸飲品很清涼解渴, 另外的牛角特飲很暑假感覺, 似乎是波羅芒果等成分. 肉類方面有很多選擇, 包括牛豬雞等肉類和大腸.日本人燒牛肉有分紅肉與白肉, 紅肉是指真正的肉而白肉就是內臟, 例外的是牛頰肉與腱肉也歸納為白肉.特別一提的是牛大腸, 牛大腸的肉質比小腸更濃厚, 口感是越咬越香越有味道, 油脂甘甜而不膩.這裡的牛大腸很有咬勁, 味道也很濃, 烤完的大腸香味四出令人食指大動, 要多點時間去咬但很值得推介.可惜這裡沒有小腸等內臟, 小腸壁的脂肪甘甜程度難以形
慶祝周年所以特別的去了牛角大食一餐, 人流非常多可能與最近流行日式燒烤有關吧, 等了接近一個小時先有位.
期間可能因為等待時間比較長, 有一為顧客企圖自己強行入內搵位, 但被醒目的女待應禮貌的招呼出去.
點菜是用平板電腦入單, 操作簡易只是頁數太多, 落了單很快就有相應的食品到來. 除了說明書, 待應也解釋了各款醬料的味道.
日本人燒牛肉有分紅肉與白肉, 紅肉是指真正的肉而白肉就是內臟, 例外的是牛頰肉與腱肉也歸納為白肉.
特別一提的是牛大腸, 牛大腸的肉質比小腸更濃厚, 口感是越咬越香越有味道, 油脂甘甜而不膩.
可惜這裡沒有小腸等內臟, 小腸壁的脂肪甘甜程度難以形容, 香甜芳醇得來又帶清爽的口感, 非常好食.
豬頸肉油脂紋很漂亮, 烤完食下去的感覺是爽口而多汁, 也是適合頭幾樣烤的肉類.
雞腿肉軟身甘甜, 肉質厚實有彈性, 可以說雞肉中最美味的部分, 可以作為紅肉類之前的前菜.
腹胸肉大概是包圍前胸肉與牛小扒及部分上腩肉附近的肉吧, 肉味濃而且比較鬆軟, 配飯一流.
牛勒骨, 拼盤中最美味的部分, 非常甘甜多油多汁, 烤後骨頭的精華與油份也連帶入旁邊的肉中, 滋味無窮.
肉類都可以選擇鹽, 蒜茸, 味僧, 燒肉汁等調味, 各有特色. 不過想要食肉類的原味當然是鹽了.
服務方面, 員工都很有禮貌與耐性. 衛生情況與環境都很一流, 性價比也很好, 難怪長期大排長龍了.
瘤胃, 功能是把大量飼料貯存起來, 發酵的產物被牛經瘤胃壁吸收利用.
瘤胃中間的夾心肉是食日式內臟燒烤的寶物, 有彈性的口感以及鮮美多汁的油脂, 咬了香氣可是從口中散開呢.
重瓣胃, 簡稱瓣胃, 主要是吸收食物的水分和擠壓磨碎食物. 又稱牛珀葉, 比較軟身.
皺胃, 也叫真胃, 主要是分泌消化液. 也就是牛沙瓜, 比較煙韌爽脆.
另外腿肉的強烈肉味以及柔軟的口感也很吸引人, 臀肉入口即溶的感覺與脂肪也有相當的吸引力. 牛肉是好食, 但本地牛肉的價格真的太貴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