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3-31
90 瀏覽
三月二十九日﹙日﹚每逢乘車經過英皇道清風街口,總被這裏充滿日式風味的外裝所吸引著,看似正宗的日本料理店子,是甚麼名店嗎?終於找個星期天走到它的門口,看店名似乎是一間以壽司作主打的店子,正合我心意,就入內一試。拉開趟門,格局以淺啡色的木料作主調,木製的SUSHI BAR枱,木製的坐椅,無論一枱一物也充滿日式風味,入到一間像樣的日式店子,自己總有種回到老家的感覺,可能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習慣了這類日式格調了。坐在SUSHI BAR的一角,看見師傅倆也是香港人,一時三刻尚未有信心點壽司,放棄了壽司定食,先點個日替定食再看看環境加點壽司也未遲。影多兩張相,飲了兩啖茶,整份定食便送到,比預期中快,會否弄得很馬虎又或所有食物都是預先準備好送上來?最後還是自己多心了。便當分了四格,有魚生飯﹑「そば(SOBA)」﹑蕃茄牛脷煮﹑香辣三文魚頸。先吃海膽TORO蓉飯,細細一碗,海膽新鮮程度絕對不比壽司廣﹑今村等大店來得差,而且份量也多,$88的便當之中一小格也有這樣質素的海膽,相信也值回票價了吧。可惜配搭的TORO蓉水準只是平平,TORO本身甘香味不夠,弄出蓉來後更加沒有香味,吃起來一點TORO的甘香感覺也沒有
每逢乘車經過英皇道清風街口,總被這裏充滿日式風味的外裝所吸引著,看似正宗的日本料理店子,是甚麼名店嗎?終於找個星期天走到它的門口,看店名似乎是一間以壽司作主打的店子,正合我心意,就入內一試。
拉開趟門,格局以淺啡色的木料作主調,木製的SUSHI BAR枱,木製的坐椅,無論一枱一物也充滿日式風味,入到一間像樣的日式店子,自己總有種回到老家的感覺,可能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習慣了這類日式格調了。坐在SUSHI BAR的一角,看見師傅倆也是香港人,一時三刻尚未有信心點壽司,放棄了壽司定食,先點個日替定食再看看環境加點壽司也未遲。
影多兩張相,飲了兩啖茶,整份定食便送到,比預期中快,會否弄得很馬虎又或所有食物都是預先準備好送上來?最後還是自己多心了。便當分了四格,有魚生飯﹑「そば(SOBA)」﹑蕃茄牛脷煮﹑香辣三文魚頸。先吃海膽TORO蓉飯,細細一碗,海膽新鮮程度絕對不比壽司廣﹑今村等大店來得差,而且份量也多,$88的便當之中一小格也有這樣質素的海膽,相信也值回票價了吧。可惜配搭的TORO蓉水準只是平平,TORO本身甘香味不夠,弄出蓉來後更加沒有香味,吃起來一點TORO的甘香感覺也沒有,這個TORO蓉海膽飯,好壞參半,算是合格。
蕃茄牛脷煮做得出色,有蘿蔔﹑薯仔﹑牛脷以蕃茄汁一起煮。牛脷肉味濃,煮得腍而且入味,蕃茄和牛始終是絕配,牛脷吸收了蕃茄汁的味道,兩者味道融為一體,更是一絕﹗薯仔蘿蔔亦吸收了牛脷的香味,煮得腍,但又未致入口即溶爛的程度,口感很好。三文魚頸足足有四件,把三文魚炸過後,伴上辣汁,味道不錯,不過三文魚肉質略欠嫩滑,始終也不喜歡吃炸得/ 燒得太香但肉質「鞋」的魚肉。辣汁的味道還可以,可以更好的一道菜。最後還有一碗SOBA,可能是自己太遲吃,吃的時候湯也已經乾了一半,麵吃起來太腍沒咬口,感覺一般。
邊吃的途中,看過師傅為其他客人製作的壽司定食,見壽司樣子對版,食材新鮮程度也不錯,決定多點兩件壽司一試。先來一件鯖,師傅說鯖魚今天才到貨﹐十分新鮮,在大師傅三兩手勢下,這件壽司便成形了。這裏最大的賣點是「空心壽司」,飯外表握得緊緻,使壽司拿起時飯不易散開;但內裏是「空心」的,使飯吃起來更富柔軟口感。單看這件鯖魚壽司,的確握得不錯,壽司的形狀對版,拿起手來,特意把壽司反轉來看看,飯果然一點也未有散開,讓人順利把壽司放入口中。鯖魚是難保鮮的魚類,這裏吃到的新鮮程度的確驚喜,完全沒有腥味而且鯖魚特有的香味突出,論材料非常好。飯雖然拿起手是堅固,但放入口輕輕兩口便完全散開,在吃過的壽司中這算是最滿意最好其中之一,還要是出自一名香港師傅手中,實在讓人驚喜,而且手藝可比部份日本師傅還有心思有水準,果然名符其實的「空心壽司」,握出好壽司果不是日本人的專利。
雖然已經飽了大半,但剛吃過精彩的鯖壽司,也想再試一件。隨意加點一件「はまち(HAMACHI)」。不消一分鐘,壽司便製成了,單看樣子這件同樣對版,飯同樣握得精緻。「はまち」新鮮程度亦可以,油甘味足,兩者無論味道和壽司握法,均相當高水準。但相比起前者鯖魚,總沒有那麼精彩和驚喜,可能是一件新鮮的鯖魚來得比「はまち」更難吧。
整體而然,料理只能說不錯,仍有進步做得更好的空間;壽司食材新鮮之餘,手技有水準,而且絕不比其他日本人主理的壽司店遜色,喜歡吃壽司的,絕對值得到訪一試。埋單$185,下次來就吃壽司定食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