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4
5
等級4
2013-09-07 48 瀏覽
一直覺得要吃份子或創新一點的料理都是有錢人的玩意, 往往要上一些高級餐館或酒店餐廳才能嚐到, 而像我們這些收入不多的打工仔來說, 要花千多元一位來吃一次雖然不是沒可能, 但頂多也只能在一年一次喜慶事才能如此豪花吧. 不過近這一兩年發現香港多了不少對飲食烹調甚有研究的人出來自組門戶開設特色小店或餐廳, 為的不是要賺什麼大錢, 而是真真正正希望把自己一手努力創出來的佳餚跟大眾分享. 這家正正就是一個好例子.這家位於銅鑼灣信德街的水月, 地點在該區來說未算是人流非常多, 但正好環境清靜, 餐廳簡單地配上這個名字, 令人感覺不會很俗套, 感帶點優雅氣息. 而這裡的老闆娘Karen Lau來頭亦不少, 因為喜歡烹飪又愛創作, 早年巳於何文田開始自家私房菜, 但主要都是招呼熟客友好等, 而且期間亦出版過數本創作食譜. 由於家族曾經長年都是經營家禽生意, 因此對這類食材甚有研究, 單是看看她其中一本的食譜, 內裡大膽又創新的做雞點子足以看得令人目瞪口呆.而今年8月中才開業的這家, 是老闆娘希望以食會友, 讓大眾都能來到享受到她的廚藝. 餐廳其實不算很大, 只有4-5張4人枱和2張2人枱, 但內裡佈置
更多
一直覺得要吃份子或創新一點的料理都是有錢人的玩意, 往往要上一些高級餐館或酒店餐廳才能嚐到, 而像我們這些收入不多的打工仔來說, 要花千多元一位來吃一次雖然不是沒可能, 但頂多也只能在一年一次喜慶事才能如此豪花吧. 不過近這一兩年發現香港多了不少對飲食烹調甚有研究的人出來自組門戶開設特色小店或餐廳, 為的不是要賺什麼大錢, 而是真真正正希望把自己一手努力創出來的佳餚跟大眾分享. 這家[水月]正正就是一個好例子.

這家位於銅鑼灣信德街的水月, 地點在該區來說未算是人流非常多, 但正好環境清靜, 餐廳簡單地配上[水月]這個名字, 令人感覺不會很俗套, 感帶點優雅氣息. 而這裡的老闆娘Karen Lau來頭亦不少, 因為喜歡烹飪又愛創作, 早年巳於何文田開始自家私房菜, 但主要都是招呼熟客友好等, 而且期間亦出版過數本創作食譜. 由於家族曾經長年都是經營家禽生意, 因此對這類食材甚有研究, 單是看看她其中一本[全雞宴]的食譜, 內裡大膽又創新的做雞點子足以看得令人目瞪口呆.

而今年8月中才開業的這家[水月], 是老闆娘希望以食會友, 讓大眾都能來到享受到她的廚藝. 餐廳其實不算很大, 只有4-5張4人枱和2張2人枱, 但內裡佈置精簡細緻, 周圍以木材跟綠葉作陪襯, 旁邊還有細細的流水聲, 令人有著置身在田園的感覺.
這裡晚市每月都會按時令食材有不同的套餐餐單, 像是夜提供的有8道菜的晚餐每位HKD$428不設加一. 如果不想吃套餐這裡也有些單點的菜色, 主菜由百多元到三百多都有, 豐儉由人.
先來前菜是蕃茄啫喱波配蠔葉話梅蕃茄羅勒葉
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起初單看餐牌上的名字那麼長真的完全沒有頭緒到底這道前菜又有啫哩又有話梅又有羅勒葉, 這樣奇怪的配搭是如果配合起來的呢? 上來的造型藝術感十足, 木盤上呈現著三款不同賣相的美食, 左邊先有以一匙盛著的蕃茄啫喱, 中間以個新穎型格十足的鐵托著話梅蕃茄羅勒葉, 但論最搶鏡的當然是右邊那個蠔殼上的一堆泡沫了!
老闆娘建議我們由左邊的蕃茄啫喱波開始吃, 看看其色澤帶點透徹的, 本以為味道一定會很淡, 但入口一咬開外層那片薄薄的衣, 內裡的那份蕃茄味竟充份的揮發至整個口腔內, 味道濃郁得來清香甜美, 而做這個啫喱波功夫亦不少, 大廚以份子料理的方法來抽出蕃茄清制成一顆顆的啫喱, 只是這一小口的蕃茄啫喱分分鐘巳用上了6,7個蕃茄了.
而右邊的蠔葉更是令人驚喜滿分! 本來看到那個乾乾淨淨的蠔殼上只放了一塊葉跟一小堆泡沫, 準以為是用來點什麼作調味用的, 誰知道原來是把葉跟泡沫一併放入口. 這片來自法國的蠔葉因為就是跟蠔一起生長, 因此連帶這個葉也是充滿著蠔的鮮味! 一入口那份鮮蠔味竟然濃濃的充斥在整個口中, 實在神奇! 加上只有頂層那個由鹽做成的泡沫作調味, 簡簡單單但味道層次豐富, 想不到小小的一片葉子居然藏著這麼神奇的味道! 聽聞這種蠔葉產量亦不多, 所以在本港也不常見.
最後的是話梅蕃茄羅勒葉, 上方那顆小小的車厘茄用話梅醃過, 吃起來帶點酸酸甜甜的味道, 但又幾順喉頗溫和的, 而底下的羅勒葉用炸的做成, 入口香脆, 不過個人覺得油膩了一點, 而且吃到有1,2片有點苦味, 宅女自己就覺得這個味道普通不過創意不錯.

北寄貝山藥沙律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兩塊用薑醃過的北寄貝鋪在兩片帶點厚度的山藥上, 旁邊更有些魚子跟金箔點綴, 令本來簡單的食材頓時變得高級起來. 北寄貝入口質地非常彈牙又鮮味, 且帶著陣陣的薑味, 可能宅女本身不太喜歡薑, 所以還是覺得不加的話鮮味會更突出. 但現在這個薑味也不會很重, 容易接受. 底下的山藥爽身清甜, 跟北寄貝十分對味. 旁邊還有些歐洲進口的食用花草, 是個無論賣相或味道都不錯的前菜.
龍吐珠
8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看菜色名字時巳一頭霧水, 問問老闆娘是什麼竟然笑笑口的賣關子. 而當店員一人一個捧上大個像木頭的東西時更是莫名其妙地被嚇倒了! 急不及待的馬上打開蓋子看看內裡乾坤, 發現原來是2顆炸得金黃的蝦丸, 體積非常巨型, 底下更有不少的炸米粉.
不過炸蝦丸不是新鮮創作之物, 又何來是龍吐珠呢? 切開蝦丸, 驚人的發現原來內裡是有著整顆鮮甜多汁的去核龍眼肉, 而龍眼肉內更藏著一小堆蟹籽, 果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不過這樣的配搭到底好不好吃呢? 馬上大口咬下去, 外皮炸得十分香脆, 而中間的蝦膠亦夠彈牙, 內裡的龍眼肉多汁得爆滿口腔, 更是啖啖都有著蟹籽那份卜卜脆的口感. 原來蝦膠配龍眼是那麼對味的, 老闆娘的創作果然夠水準!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過更令宅女開心的是底下亦有非常多的炸米粉, 條條香脆, 不怕太飽的話可以盡情的把附上的自製酸醋沙律醬加在米粉內攪拌著吃, 滋味無窮. 但份量真的很多, 如果吃光光的話恐怕未吃到主菜巳飽了8成.

黑虎掌菌湯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看樣子像是普通的野菌湯, 但原來這種黑虎掌菌得來不易, 因為這個菌早年是視為名貴山珍, 宫廷時代更是貢品之一. 這種黑虎掌菌多用在東南亞及中國等地, 本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 每年只有8和9月是時令, 而這種菌本來是分有紅及黑色的, 而店方就主要取用後者, 原因黑色這種菌香味更濃, 用來做湯喝後的餘味更長達15-20分鐘. 這裡用中式菌但以西式方便做出來的湯身十分濃稠, 聞一聞菌味的確十分香濃, 但入口又沒想像中濃, 沒有像坊間那種加了很多忌廉或奶之類的, 喝出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菌味, 味道恰到好處.

日本茶美豬配八珍山渣汁 (套餐另加HKD$30)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看到之前吃的那麼多特別又精緻的菜色, 這塊當然也不是普普通通的豬排了. 這隻日本茶美豬從少就是吃茶葉大, 因此肉質都較其他豬隻聞起來較香, 特點更是脂肪比較較少, 主要是吃其肉的質感和香濃的豬味. 這裡的一塊用上梅頭部份, 厚度適中, 切開來看看果然脂肪比較少, 如果愛吃肥膩豐腴的朋友可能會失望了, 不過這個豬肉的肉質意想不到的柔軟, 而且雖然脂肪含量少但吃起來沒有覺得很乾, 反而那份豬肉香味十分突出. 整體感覺完全不油不膩, 較一般豬排都要來得健康. 雖然宅女相比下自己仍是較肥一點的豬排, 但喜愛啖啖肉不愛肥膩的朋友可以一試.

麻籽烤威爾斯羊架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用上一歲或以內的英國威爾斯羊, 以麻籽及四川等調味製成, 實行中西合壁. 出來的羊架燒至中間仍帶著鮮艷的粉嫩紅色, 但邊位帶著點點烤香, 入口中間的肉質軟嫩得來肉汁滿滿的, 味道帶點微辛和麻香, 十分惹味. 但其實宅女更欣賞的是底下的燒洋蔥, 味道爽甜不苦澀, 十分可口.

魚湯脆米飯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簡單的一碗炸脆米跟一個湯, 盛著的小砵和器皿甚有懷舊茶寮的風味, 原來這些盛器亦是老闆娘在香港尋覓良久才找到的. 湯頭用上梭羅魚熬製而成, 沒有用上什麼味精化學劑, 出來的味道不會很咸, 帶著點點魚鮮味, 很有住家的感覺. 伴上那個脆米吃口感非常不錯, 不過宅女覺得脆米略嫌做得太硬, 希望店方可以改進一下便會更完美了.

來到甜品才是高潮所在!
芒果糖燈, 朱古力泥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說不知這裡的甜品大廚正是老闆娘的弟弟, 曾在米芝蓮的餐廳待過, 因此店內的所有甜品由原材料到成品都是由他一手一腳創作出來的, 十分利害. 這個以一大個玻璃燈箱呈出來, 每位一個, 非常壯觀!! 玻璃燈箱內的佈滿了一個個閃著藍燈的電燈泡, 但都不夠上方這個巨大的''夜明珠''搶鏡!! 雖然店方主題是電燈泡, 但不知怎的宅女看到這個第一時間就是想到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那顆是女人看到都會發癲的''夜明珠''! 因為表面的珍珠白色真的非常像顆巨大的明珠呢!! 此刻雖然不是真的珍珠但巳叫宅女發起癲來了! 我想其實如果用珍珠做主題的話女生必定會更冧更瘋愛!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輕輕敲一敲珍珠表面, 原來是一層非常薄的白糖來的, 更是由大廚人手吹出來的, 功夫可真的不少呢! 而內裡就是滿滿的芒果泡沫, 店方堅持芒果無添加的選用上等新鮮芒果製成, 因此入口質感非常輕, 但芒果味非常重! 就像在吃著濕濕地的芒果空氣一樣! 而底下的朱古力泥味道亦十分濃郁, 旁邊更有幾顆用72%朱古力自製成的螺絲, 入口滑溜甜度恰到好處.
這個甜品不只視覺效果突出, 就連味道也同樣令人十分滿意~
日式綠茶雪糕, 紅豆蓉
吃過視覺衝擊的甜品, 再來個經典一點的, 日式綠茶雪糕配紅豆蓉. 但不要少看這個綠茶雪糕, 原來亦是店方自家每天用GELATO機打製而成, 綠茶味道不算很強但質感軟滑, 配上十勝紅豆甜度稍高, 但實在非常搭配. 綠茶跟紅豆這個配搭真的是百吃不厭.
最後來杯特色花茶吧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裡提供多款由歐洲入口的各式花茶, 宅女要的是French Vanilla Black Tea. 聞起上來有著非常香濃的雲尼拿甜味, 但茶味清香順喉很易入口, 不錯.
以為整頓飯巳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怎知道突然送上這個骰盅, 難道老闆娘想我們來杯啤酒玩骰盅直落通宵?
5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非也, 一打開骰盅內的煙霧馬上四散出來, 原來內裡藏著的是2顆由朱古力製成的骰子! 朱古力仍是用上法國的72%朱古力再加上煙燻而製成, 入口非常細滑又夠冰凍, 吃罷口腔亦帶著微微的煙燻餘味. 可惜老闆娘說由於自製骰子難度比較高, 模具亦難製, 所以這款是OFF MENU, 想吃的話唯有要預先問問老闆娘了.

非常感謝店方的邀請令宅女吃了一頓充滿驚喜又用心的晚餐.
感覺這裡的食材用料都非常講究, 有些甚至不惜功本的只求做出來的味道令人滿意就是了, 單是這份對烹調的熱誠巳令宅女十分佩服. 當然當中也有某些菜色有著些瑕疵是需要改進, 但以老闆娘這份熱心, 這些問題絕對沒難度.
當然你說四百多元一個晚餐不算便宜, 但不是晚晚來吃, 耐不耐來吃一次實在沒問題. 而且8道菜每道份量都十足, 性價比上絕對是高的.
聽聞店方最近也會開始做午餐, 價錢更大眾化, 有機會宅女也會自己再來試試.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用餐優惠
試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