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8-15
119 瀏覽
很高興收到惡男兄的邀請,出席這次的飯局,今局是有明確的主題,所以吃的也是明確的目標,是滇菜之中的菇菌,要逢夏天才有得吃,攪手惡男兄應該在此下了不少心思。在吃之前,先來一個菇菌的導覽課,由惡男兄預備了是晚吃的菇類的介紹,以酒杯陳列出來,真的是有得食又有得睇,好!觀賞完畢後,先喝一口茶,此處提供雲南有名的普洱及糯米茶,本人是非常愛喝普洱的,還喜歡那些黑過墨豆那些,真的是不折不扣的一個伯伯,喝了一口,味淡而無甚回甘,喝多兩杯,給它多數次機會也如是,最後大家索性叫店員收走了它;相反糯米茶喝起來是有茶的回甘,也有糯米的香,而糯米茶當然不是以糯米來沖茶,用的也是糯茶葉,只不過在炒茶的時候,與糯米一起炒,使茶葉吸收了糯米香,再以熱水沖泡出來,味道既清新又香,很不錯的,全枱食友也投它一票。喝着靚茶,也看看餐牌是夜有什麼菜式,是晚的菜式全都幾乎是菌來的,小吃有鬼雞涼拌野菌絲、香煎雙菌、滇菌素春卷、家鄉蒸豆腐及蒸火夾乳餅;然後湯水有雜菌湯;主菜分別是塊菌桂花蛋、草芽炒肉片、蒜炒青頭菌、雲腿炒牛肝菌、虎掌菌煸鱔絲、魔芋炆雞及野胡椒桂魚;最後是來一客金沙洋芋絲當作為單尾,而甜品是皂米雪耳燉木瓜。先來的是鬼雞涼
很高興收到惡男兄的邀請,出席這次的飯局,今局是有明確的主題,所以吃的也是明確的目標,是滇菜之中的菇菌,要逢夏天才有得吃,攪手惡男兄應該在此下了不少心思。
在吃之前,先來一個菇菌的導覽課,由惡男兄預備了是晚吃的菇類的介紹,以酒杯陳列出來,真的是有得食又有得睇,好!觀賞完畢後,先喝一口茶,此處提供雲南有名的普洱及糯米茶,本人是非常愛喝普洱的,還喜歡那些黑過墨豆那些,真的是不折不扣的一個伯伯,喝了一口,味淡而無甚回甘,喝多兩杯,給它多數次機會也如是,最後大家索性叫店員收走了它;相反糯米茶喝起來是有茶的回甘,也有糯米的香,而糯米茶當然不是以糯米來沖茶,用的也是糯茶葉,只不過在炒茶的時候,與糯米一起炒,使茶葉吸收了糯米香,再以熱水沖泡出來,味道既清新又香,很不錯的,全枱食友也投它一票。
喝着靚茶,也看看餐牌是夜有什麼菜式,是晚的菜式全都幾乎是菌來的,小吃有鬼雞涼拌野菌絲、香煎雙菌、滇菌素春卷、家鄉蒸豆腐及蒸火夾乳餅;然後湯水有雜菌湯;主菜分別是塊菌桂花蛋、草芽炒肉片、蒜炒青頭菌、雲腿炒牛肝菌、虎掌菌煸鱔絲、魔芋炆雞及野胡椒桂魚;最後是來一客金沙洋芋絲當作為單尾,而甜品是皂米雪耳燉木瓜。
先來的是鬼雞涼拌野菌絲,以類似全盒的碟子盛着,當中有五格,分別盛有涼拌的鬼雞絲及四款不同的涼拌野菌絲,分別是干巴菌、老人頭、黑虎掌菌及雞油菌,先談那涼拌鬼雞絲,鬼雞是灼熟後,再以手撕成絲,一看其雞絲的條狀炆路也可知,口感是軟腍而不嚡,拌以剁碎的薑、蒜、洋蔥、辣椒及檸檬汁開成的醬汁,有點微辣,吃起來真的是很開胃的。
至於另外的四款菇菌,也由圖中時針方向六時的老人頭菌說起,因為其味道是較淡的,果然,老人頭菌咬起來有點爽口,雖然其天然菇菌香不強,但以麻油等拌起來,吃起來丁點泥腥味也沒有,很是不錯;接下來的是十二時方向的雞油菌,雞油菌的顏色較老人頭菌的深,是棕色的,這款也是較淡味的,吃起來是沒有老人頭的爽口,質地比較韌及更有咬口,也如是者撈了一些蔥及麻油吧,也是不錯;再者是在九時方向的黑虎掌菌,吃起來的味道較濃烈及辣,有些食友辣得吃不了,但我就是喜歡吃濃及辣的東西,黑虎掌菌入口是更韌,但每咬一口也有濃郁的醬油及乾辣椒散發出來的氣味,也是不錯;最後最濃味的是在三時方向的干巴菌,干巴菌在未煮熟時的形狀如一件大的雪耳,但是此菌是黑黝黝的,煮好切起來如針狀的樹葉般,咬起來是鹹勁十足的,而且質感是以上眾菇之中最獨特的,有點像吃超韌的茶葉,但也如黑虎掌菌般,菌的纖維吸飽了醬油的味道,配合乾辣椒,又是鹹中帶辣的感覺。總結對這個頭盤是非常滿意的,雖然雲南人吃菇菌也大多是摘了來炒,但今天用來涼拌,我也是非常欣賞。
接着吃一味脆口的小食,是滇菌素春卷,每條也是一樣粗幼,炸得熱騰騰的,一口咬下,春卷皮是脆我卜卜聲的,薄而脆的皮內是四款的菇菌,有竹笙、茶樹菇、黑虎掌菌及老人頭菌,菇全都是切得很細粒的,調味的鹹甜適中,有菇香,而且炸得不油,此春卷是非常對版的一道。
跟着有大家等得頸也長的香煎雙菌,可能由於店家的侍應及廚房的人手也是緊絀,所以據悉食友CSY也負責了煎菌的工作,而KC兄及惡男兄及其他食友也幫忙了分菌上碟的工作,真的要在此謝過,說回這雙菌,煎得沒有過火,好像外國人吃菌般生吃,以吃出菌的天然香味,老人頭菌吃起來較為爽口,而也散發出淡淡的菇香;而松蓉是較粉身的,但是吃起來的香味可則不得了,吃下去是滿口香氣,真的一時間不願喝茶,甚至是不說話。
在菜牌寫的是家鄉蒸豆腐,正自高興可在數月前杭州酒家吃過後,再回味此道後,最後原來也是炸的,畢竟要做蒸的棒場客也不多,所以可能店家沒有做吧,而這炸臭豆腐,真的是一點也不臭,但着實是炸得挺酥香的,外脆內軟的,幸好在味道上,其實也有伴來的雲南豆乳醬補救,豆乳醬吃起來有很香的臭豆乳味,比豆腐本身臭上不只十倍,但就是鹹了一點。
最後的一味小吃是蒸火夾乳餅,是雲南人的小吃,乳餅由羊奶做成,與宣威火腿拼湊而成的此菜肴,宣威火腿跟金華火腿是齊名的,也可叫作雲腿,乳餅與宣威火腿切成長方形後,再蒸熟而成,乳餅與宣威火腿均切得厚薄均匀,火腿片也要略帶一丁點肥肉,其實是多一點會較好,乳餅是很有羊奶的酥香,配合雲腿既脆且嫩而帶肉的香甜,真的不知有幾好吃。
吃過滿意的小吃後,喝點湯迎接主菜的部份,湯也當然離不開菌這主題,湯是雜菌湯,以雞湯作底,配有老人頭菌、松蓉、茶樹菇、雞油菌、青頭菌、木耳、竹笙及北風菌,真的是大小通吃,雞湯是清而鮮甜,而且不油膩,配合一口一口的菇菌,咀嚼起來時有點菇香散在口腔中,與雞湯融合了,很不錯的,所以也喝了兩大碗。
接着來的是主菜了,先來的是塊菌桂花蛋,桂花蛋即炒蛋,但是要炒至乾身,以散發鮮蛋的香味,而今天的,是伴有黑松露菌來一起炒,但坦白說,店定炒蛋的功夫真的挺差,這碟蛋,真的不要跟我說是桂花蛋來的,其一pat pat的質感有如麥記的炒蛋,而且是油得很,見到底部是不斷漏油,挺誇張的,但幸好的是黑松露菌的香味實在是太誘人了,以這單天保至尊,也令我吃了大半碗的炒蛋。
接下來有草芽炒肉片,草芽,據惡男兄的介紹,是在河邊或湖邊的植物,看起來似荀,但吃起來的質感,是有點似大蒜大蔥的,爽爽而有一層層層次分明的,加上了一點甘荀片、蔥及肉片來炒,鹹度適中,也是不錯。
再來又是菇菌的天下,蒜炒青頭菌,故名思意,是以蒜片與青頭菌同炒,而炒青頭菌,不像粉蘑菇冬菇,不是實身的菇類,炒過後吃是有點粉爛的質感,而且菇香被強勁的蒜味覆蓋了,所以吃起來是不太有菇香的呢。
跟着來的是魔芋炆雞,是一道不以菇來作主角的一道菜,以南乳炆魔芋粒及雞,南乳確實也挺強的,但可是不知為何,真的是很鹹,南乳汁是超鹹的了,而雞件細粒的,魔芋也是如豆腐卜的,更容易沾上及吸飽極鹹的南乳汁,所以更加是有點吃不消,所以最後大家也吃剩很多呢!雖然據說魔芋有降脂降糖之用,但不知降鹹又得唔得?
又回歸至菇菌的懷抱了,是雲腿炒牛肝菌,以剛才也吃過的雲腿,切片後再加入蒜片炒牛肝菌,吃起來的質感爽嫩,咬起來也有菇香的一種菌,加入雲腿來炒,真的是不香的才怪,唯一缺點也是油了一點,但正如惡男兄所言,菇菌是較吸油的了,沒辦法。
最後的菇菌菜是炸物來的,虎掌菌煸鱔絲,其實即是以虎掌菌及鱔也切成絲,然後蘸炸醬炸,吃起來又是很油膩,而且在炸過後,好像是下了過多的蒜鹽及椒鹽等來調味,所以也是比較鹹,而且炸醬不太脆,鱔絲過乾了,影響了其銷情,最後是叫店家給我們一些來醋來點,真的像吃椒鹽九肚魚的,哈!而店家給的竟是陳醋,香得不得了,立時可吃到數條菌及鱔絲,真的是當了呷醋王。
最後的主菜是野胡椒桂魚,聽惡男兄的介紹,是先將桂花魚片走油爆香,再下高湯及酸汁,最後撒上一點蔥及芫茜,再淋上一點木子油即成,高湯甜,酸汁調得酸度剛夠,吃起來也開胃,加上木子油獨特的香味,真的是香得來很似香茅及檸檬草的味道,更加醒胃,桂花魚片沒個性的被美味的湯汁浸着,吃下一塊魚片及一點湯同吃,也很不錯的。
吃過多道主菜,也真的非常之飽了,但見另一食友激讚那金沙洋芋絲,也真的要試試,土豆絲先炸後,再拌勻了一點蛋黃,吃起來有點蛋黃香,而且土豆絲切得幼,比例上是更易沾上更多的蛋黃,味道吃起來是不錯的,可是由於土豆絲是預先炸好了的關係,所以那些油份有點回流至土豆絲內,有點軟身而有油味,其實也是理解的,始終人多,在安排上又不能拖太久而有所犧牲了。
最後的甜品是皂米雪耳燉木瓜,大家也拿自己的碗,由店員舀了,再拿回餐桌吃,有點自助餐的感覺,很是有趣,談回食物,由於是下了皂米及雪耳,有着木耳及皂米的膠質,再加入了石膏粉再隔渣,所以糖水是非常之黏稠的,味道是有點點清甜,木瓜好吃,雪耳夠軟身,而皂米也真的是第一次吃,感覺是比糯米更黏的,煲至如大大粒的透明珠珠,咬起來是粉粉的,但又未至於是紅豆般的沙,吃起來感覺挺特別,一試是無妨的。
今晚整餐都是菇菌,和旁邊食友Herbert兄也打趣說是吃了一年要吃的菇了,而整體來說,是較喜歡涼吃的多一點,雖然不是道地雲南人的吃法,但就是覺得更能吃出菇的原始香味,而且沒那麼油膩。
吃了咁多菇,又會否令大家想起兒時玩孖寶兄弟的情景呢?食那麼多,真的是不變大隻才怪,但說實話,要一次過吃得到咁多的菇,也真的要再謝過惡男兄的安排,孖寶兄弟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變大隻的!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