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0
0
等級4
2012-10-04 269 瀏覽
中環的士丹利街與擺花街交界處,經營著數間的露天大牌檔,作為區內的居民及上班族,不論光顧過與否,相信應殊不陌生。每到午市時份,見到的多是人頭湧湧的場面。至於成功之道,不外乎是價廉物美、街頭風味及即炒鑊氣等因素,雖然冷氣欠奉,正值涼風初起之時,恰好大家也想外出,結果上週就與同事在此午餐一頓。選的仍然是上年試過的合記,因那裡的蒸餸水準甚為不俗,加上今次人多,好也能試齊所有食品,其實計起來,也只得六、七款而已。作為一個灰領族,補充水份是甚為重要的事,鐵檔雖沒有老火湯供應,幸好還有一個生滾雜薈湯選擇。先用大鑊爆香豬雜,包括豬肚及豬粉腸,再加上生菜及鯪魚球等配菜,加水後再灑上胡椒煮個一會,雖不是火侯老湯,這微辣的味道,期間亦摻上些許鮮味,同時亦有袪風的作用,總算大家喝得不亦樂乎。再來兩個蒸餸,分別有金針雲耳蒸雞及豉汁排骨等,作為最普通的家常菜,卻有著甚為出眾的味道,主要還是食材醃得入味,加上佐料配搭得宜,而火侯也是不慍不搶,哪有不好吃的理由?! 尤其是那碟蒸雞,肉質嫩滑之餘,配合帶上香氣的金針,還有爽口的雲耳,單是那摻出來的油汁,已能伴以一大碗白飯了。同場亦有鹹蛋黃肉餅,雖沒有民聲冰室般堆出高高的
更多
中環的士丹利街擺花街交界處,經營著數間的露天大牌檔,作為區內的居民及上班族,不論光顧過與否,相信應殊不陌生。每到午市時份,見到的多是人頭湧湧的場面。至於成功之道,不外乎是價廉物美、街頭風味及即炒鑊氣等因素,雖然冷氣欠奉,正值涼風初起之時,恰好大家也想外出,結果上週就與同事在此午餐一頓。
1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選的仍然是上年試過的合記,因那裡的蒸餸水準甚為不俗,加上今次人多,好也能試齊所有食品,其實計起來,也只得六、七款而已。
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作為一個灰領族,補充水份是甚為重要的事,鐵檔雖沒有老火湯供應,幸好還有一個生滾雜薈湯選擇。先用大鑊爆香豬雜,包括豬肚豬粉腸,再加上生菜鯪魚球等配菜,加水後再灑上胡椒煮個一會,雖不是火侯老湯,這微辣的味道,期間亦摻上些許鮮味,同時亦有袪風的作用,總算大家喝得不亦樂乎。
7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再來兩個蒸餸,分別有金針雲耳蒸雞豉汁排骨等,作為最普通的家常菜,卻有著甚為出眾的味道,主要還是食材醃得入味,加上佐料配搭得宜,而火侯也是不慍不搶,哪有不好吃的理由?! 尤其是那碟蒸雞,肉質嫩滑之餘,配合帶上香氣的金針,還有爽口的雲耳,單是那摻出來的油汁,已能伴以一大碗白飯了。

同場亦有鹹蛋黃肉餅,雖沒有民聲冰室般堆出高高的肉山,肉質軟熟之中亦有其彈性,不致淪為嚡口之物。內裡的鹹蛋黃份量不算多,總算令鮮味的肉團之中,發揮出「吊味」的作用。
6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如果硬要與鯇魚作比較的話,蒸大魚的肉質相對上較為結實,論草味亦不算重,倒是少了一份嫩滑之感。用上薑蔥蒸製之後,這廉價的淡味河鮮,仍然是送飯之選,不過還是要小心細骨。
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大家還是意猶未盡,來多一碟唐生菜,上桌時色澤鮮明,淋上的醬油稍為重手一點,但話說回來,沒甚油份的菜蔬,食味上總有所折扣,總算是清甜爽口的味道,最後還是吃個清光,如果是怕肥的OL,不妨向侍者提示少油............順帶一提,當日所吃的的白飯,質感也是軟熟過人。
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每人只約三十五元的價錢,在中環這地頭來說,實在平得發笑,加上味道確佳,自然是滿意離場。有時累積多頓的珍饈百味、薈萃各式風情的料理之後,來個返樸歸真,吃一些久被遺忘的家常小菜,再配合這類碩果僅存的鐵檔風情,看似平淡的感覺,心中卻有一番體會。

P.S. 早日還是經過大牌檔一帶,看這間合記仍未結業。

陵之微調:

評分: 味道 3.5 環境 2.5 服務 3 衛生 2.5 抵食 4

午膳於二零一二年九月廿七日下午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2-09-27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35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