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3-04
8 瀏覽
不太喜歡韓國料理,連帶身邊親友皆是 (物以類聚麼 ),平生上韓菜館子之次數大概不到十根指頭。炸醬麪和辣炒年糕算是我最「接受」的兩款美食,偶爾想吃,即食出品已夠滿足我味蕾 (獨愛三養牌炸醬麪,辣炒年糕則自家製)。來到韓店林立的金巴利街,事前當然做了點「功課」;之所以選擇漢城美食,也是相信一眾網友評價──家常味道。環境不錯──店外紅黑白三色設計簡約,店內卻像大眾食堂:明亮粉黃牆身、格子地、木桌椅,還有桌上的不銹鋼水瓶和盛載食具的長膠盒,感覺親切 。時值中午,木無表情的女店員擱下餐牌和點菜單後又忙著捧餐去 (由此至終她沒說過一句話,倒是我說了幾句「Thank You」。看樣子不是華人 )。打開餐牌,散點食物約四十多款,人參雞湯、炆牛肋骨、石鍋飯、炒粉絲、泡菜煎餅等常見的均有。比較特別的有綠豆肉餅、漁片湯和韓式粉絲豬腸,當然少不了我喜歡的兩樣。午餐多達十九款 (註:其中十款為公仔麪 ),定價比散點便宜少許,最貴的名曰盤盒 (包括飯、肉、配菜和湯),四十三元,此區來說不算貴的。今天想吃炸醬麪,午餐沒有,只好散點 ($50)。在點菜單上寫下其數字代號,交予店員便成。店員很快送上兩碟子泡菜。往日吃過
一不離二,決定試過辣炒年糕方動筆寫評。是日邀約在此區工作的友人前來午膳,食量奇小兼同樣不嗜韓菜的她最後選擇了海鮮煎餅 ($50);我則目標明確,點了辣炒年糕 (*$38,午餐)。等了好一會兒,兩款食物一併上桌。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