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6-12
402 瀏覽
一般乘坐西貢往新蒲崗「采頣花園」專綫小巴的乘客,主要選擇下車的位置,通常是位於觀塘「坪石邨」樓下近着港鐵站入口的地方。「坪石邨」本來只是一個老齡公共屋邨,但是「坪石邨」被「領展」「改造」過後,商舖立刻有了重大改動。例如「坪石邨」原來用來作為停車場的位置,就被「領展」改建變成了商場,商場其中一個舖位就變成了「坪石邨」分店的「麥當勞」餐廳。而從「麥當勞」泛生出來,「咖啡店」版本的「麥當勞」,「McCafe」亦都跟隨着「麥當勞」,一同生存在「坪石邨」分店「麥當勞」裡面。我本來是想在坪石邨「McCafe」裡面,購買一杯「豆奶抹茶」,飲完「豆奶抹茶」再加一件「McCafe」層層疊千層蛋糕就返回西貢休息。怎料我上門光顧坪石「麥當勞」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是晚上十點左右,坪石「McCafe」的咖啡師都已經下班離開。等到坪石「麥當勞」店員告訴我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來不及,錯過了坪石「McCafe」的「豆奶抹茶」。於是失望加失落的我,又不想再冒險,在附近的「牛池灣村」找尋其他食店,所以惟有在坪石邨「麥當勞」裡面,夾硬選擇購買一款「超值套餐」,吃完就回家算數。「麥當勞」餐牌經過了重組之後,原本的「廿蚊」,現在
例如「坪石邨」原來用來作為停車場的位置,就被「領展」改建變成了商場,商場其中一個舖位就變成了「坪石邨」分店的「麥當勞」餐廳。
而從「麥當勞」泛生出來,「咖啡店」版本的「麥當勞」,「McCafe」亦都跟隨着「麥當勞」,一同生存在「坪石邨」分店「麥當勞」裡面。
我本來是想在坪石邨「McCafe」裡面,購買一杯「豆奶抹茶」,飲完「豆奶抹茶」再加一件「McCafe」層層疊千層蛋糕就返回西貢休息。
怎料我上門光顧坪石「麥當勞」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是晚上十點左右,坪石「McCafe」的咖啡師都已經下班離開。等到坪石「麥當勞」店員告訴我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來不及,錯過了坪石「McCafe」的「豆奶抹茶」。
於是失望加失落的我,又不想再冒險,在附近的「牛池灣村」找尋其他食店,所以惟有在坪石邨「麥當勞」裡面,夾硬選擇購買一款「超值套餐」,吃完就回家算數。
「麥當勞」餐牌經過了重組之後,原本的「廿蚊」,現在的「廿四蚊」平價「超值套餐」,變成了「麥樂雞」,「板燒雞腿飽」,還有「麥當勞」從日本「麥當勞」引入香港的「玉子牛堡」。
所謂的「玉子牛堡」,其實即是在一個原本的「漢堡包」夾層裡面,加入一塊溏心煎蛋,就大功告成,成為了現在的新「超值套餐」「玉子牛堡」套餐。
香港「麥當勞」選擇了以「玉子牛堡」,取代原本的平價「雙層芝士漢堡」套餐,成為現在香港「麥當勞」平價版本「廿四蚊」超值套餐,某程度上好像是為了節省成本。
因為以前「麥當勞」的「雙層芝士漢堡」「廿四蚊」餐,至少還有兩塊牛肉漢堡扒,即使「麥當勞」的「漢堡扒」厚度平平,但只花廿四元,「雙層牛肉漢堡」勉強還能吃得飽肚。
但是現在的「麥當勞」以一塊煎雞蛋,取代了漢堡包內其中一塊的牛肉漢堡扒,變相為現在的「麥當勞」節省了金錢,卻令食客吃不到性價比更高的「雙層芝士漢堡」。
我在「坪石邨」「麥當勞」除了購買了「玉子牛堡」超值套餐之外,還另外加了錢,把套餐的薯條跟汽水,轉換變做了「黑松露風味醬薯條」跟柚子飲品。
我加錢把套餐薯條換了做「黑松露風味醬薯條」,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不想自己的雙手「傷痕累累」的指甲,有機會觸碰到「麥當勞」的食品,所以加錢換來能以塑膠餐叉代替雙手,去觸碰「麥當勞」的薯條。
至於「麥當勞」「玉子牛堡」套餐配搭的飲品方面,由於我選擇了「大大啖」飲品組合,所以「玉子牛堡」套餐飲品就變成了「柚子味」飲品。我終於對現在「麥當勞」運作,跟食品,都有更深層的了解。
就像「坪石邨」分店「麥當勞」,由於「坪石邨」屬於交通運輸的樞紐點之一,有很多人都是在「坪石邨」,或者「牛池灣村」附近地方轉車,所以「坪石邨」分店的「麥當勞」,絕對沒有擔心上門客人不足的必要。
已經差不多晚上十一點的「坪石邨」分店「麥當勞」,「麥當勞」裡面幾乎全場滿座,幾乎害到我找不到座位。
「麥當勞」的炸薯條配上「黑松露」口味的「風味醬」,味道略帶酸甜的「黑松露風味醬」令到本來味道偏淡(事實上現在的「麥當勞」已經很少為薯條加和抄勻鹽粒)的薯條味道變得酸酸甜甜,非常開胃。
而且我在「麥當勞」享用「黑松露風味醬」薯條時,因為有了餐廳膠叉「仗義相助」,所以享用薯條的過程變得非常輕鬆,我手指的「壓力」亦都因為有了膠叉而一掃而空。
至於「麥當勞」跟餐加錢的柚子飲品,其實只是從「雪碧汽水」加上少許柚子糖漿,以及一些雜果溝勻而成的飲品,味道也只是在「雪碧」的青檸酸味道上面,略為加添少許柚子的甜味而已。
所以「麥當勞」的柚子飲品,味道談不上有什麼驚喜可言,唯一好處只是有雜果、菠蘿等配料,因為整體味道酸酸甜甜,容易入口而已。
至於作為「麥當勞」套餐主角的「玉子牛堡」,雖然「玉子牛堡」的外型跟「雙層芝士漢堡」好像相差無幾,但是「玉子牛堡」實際堡味道,跟「雙層芝士漢堡」相比下就差得遠了。
「玉子牛堡」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在於「玉子牛堡」本身沒有太多醬汁,醬汁少得近乎沒有,所以令到「玉子牛堡」咬下去時,「玉子牛堡」口感變得非常之乾。
而且「玉子牛堡」的玉子蛋,只是一般「豬柳蛋漢堡」那一塊煎蛋,而且煎蛋的蛋漿早已熟透,所以整個「玉子牛堡」的口感還是十分乾燥,全無肉汁可言,只有「玉子牛堡」裡面的足夠鹹味搭救。
而且「玉子牛堡」不像「雙層芝士漢堡」,沒有太多蕃茄醬調味,就連區區一兩塊酸瓜都欠奉,結果種種不足跟不利因素,都令到「玉子牛堡」的味道,都不及「雙層芝士漢堡」那麼惹味吸引。
不過,「玉子牛堡」始終還有食「豬柳蛋漢堡」的感覺,但是如果「玉子牛堡」的醬汁可以再多一點,口感沒有那麼乾的話就最好不過。
如果真的要拿「麥當勞」「玉子牛堡」,跟「雙層芝士漢堡」比較的話,「玉子牛堡」份量跟味道都肯定不及「雙層芝士漢堡」,「玉子牛堡」問題是配料醬汁不足,漢堡口感偏乾。
至於「麥當勞」三款「廿四蚊」餐裡面,我的首選應該就是,又大又多沙律醬汁的「板燒雞腿包」,「玉子牛堡」只是第二而已。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