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10-14
1432 瀏覽
今天難得是星期四公眾假期,終於有時間窺探位於上環荷李活道舊中區差館改建而成的「元創坊PMQ」。其實這個想法已經拖了接近兩年,由B女尚未出世一直拖到現在,已經沒有當年PMQ剛剛開業的新意。但無論如何,元創坊始終是香港近年最成功活化古蹟或歷史建築物的其中一個例子,怎樣都要去一看究竟,重點是這裡肯定沒有國內自由行旅客。本來計劃順道在PMQ食午飯,但從上環地鐵站出口一路走過來,B女已經開始有點點睡意,知道她要食午飯了。剛剛威靈頓街及皇后大道中交界處有一幢新近落成的商業大廈,地下幾層又有幾間新食店,儘管找一間試試。由於要配合B女口味,參考了各間食店的午市餐牌後,最終選擇了 Momotaro,餐廳沒有正式的中文或日文名字,但翻譯為日語漢字是「桃太郎」。其實這間餐廳的位置也不太好找,雖然有電梯抵達,但其實主要作為送貨電梯。到了UG層之後,只是引領客人走出去大厦的後門,跟著就看見右邊有一道長長的樓梯連接回去威靈頓街,餐廳的正門就在左邊。餐廳的門户十分神秘低調,很有點超高級日本料理的感覺,但又與周圍的大厦後門環境有點格格不入。深啡色的木質趟門,門上只刻有餐廳的logo,需要按動牆邊的按鈕開啟門户。門開後
本來計劃順道在PMQ食午飯,但從上環地鐵站出口一路走過來,B女已經開始有點點睡意,知道她要食午飯了。剛剛威靈頓街及皇后大道中交界處有一幢新近落成的商業大廈,地下幾層又有幾間新食店,儘管找一間試試。由於要配合B女口味,參考了各間食店的午市餐牌後,最終選擇了 Momotaro,餐廳沒有正式的中文或日文名字,但翻譯為日語漢字是「桃太郎」。 其實這間餐廳的位置也不太好找,雖然有電梯抵達,但其實主要作為送貨電梯。到了UG層之後,只是引領客人走出去大厦的後門,跟著就看見右邊有一道長長的樓梯連接回去威靈頓街,餐廳的正門就在左邊。餐廳的門户十分神秘低調,很有點超高級日本料理的感覺,但又與周圍的大厦後門環境有點格格不入。深啡色的木質趟門,門上只刻有餐廳的logo,需要按動牆邊的按鈕開啟門户。 門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廊,兩邊牆壁採用了深色木紋物料作為裝修用料,是一種新派的裝修風格,單單看見這種裝修風格,我便直覺以為這是一家新派日式料理。很奇怪,餐廳內靠近門口位置的 reception counter 竟然一個人都沒有……。雖然是星期六午市時段,缺少了寫字樓客人,但餐廳仍然是出奇地太靜侷了,我們竟然是第一枱客人。 餐廳經理澄清,原來「Momotaro」開業還不夠兩個星期,正在試業階段,怪不得如此少客人! 既然客人不太多,所以安排了一張靠近牆邊、帶有梳化的四人枱給我們。那一張大梳化真的很舒服,B女可以脫掉鞋子,在上面走來走去。礙於大廈的先天性設計限制,餐廳只是窄窄長長,其中一面靠向大廈外牆,擁有一幅全採光的落地玻璃;另一面則是一張長長的酒吧枱,由 調酒師負責調配各種cocktail、洋酒及日本酒。 餐廳是典型的西式和風設計風格,從格調、用色、裝修物料及室內設計,都是典型西方口味;但大型裝飾品、傢俱、餐具的選用,卻處處滲入點點東瀛風味。首先,靠近大廈玻璃幕牆的一邊有很多仿木屏風,雕刻花紋帶有日式風味。 餐廳的盡頭則是一幅真人大小的油畫,一個樣貌帶點西方風味的半裸女子,穿上和服、鬢上古代和式髮型、手撑和傘,裸露整個背脊,回頭妖嬈冷笑。 這種裝修風格在香港的純日式餐廳中較為少見,很容易令人聯想起歐美等地大城市的日式餐廳,雖然奉客的是正宗日本料理,但卻以西方人為目標客源。餐廳的一角是一個小小的 壽司吧,貫徹了裝修風格,壽司吧枱是深色雲石,並非採用傳統壽司店的櫸木,壽司師傅也是年輕的香港人。 餐牌是全英文,中文日文全部欠奉。大部份 侍應及餐廳經理又只能夠說英語,更加突顯了餐廳的目標客群是中環上班一族,尤其是外籍人士。雖然主打壽司及刺身,但也有提供其他熱食,例如烏冬、天婦羅、烤和牛扒等等。 Momo Sushi Set ($250) 這個是午市套餐內的高級版 壽司套餐,包括了一碗麵豉湯。麵豉湯碗並非採用傳統的日本漆器木碗,而是純白色的迷你燉盅。
4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50
9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40
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幼身的稻庭烏冬配上清甜的日式木魚清湯,表面灑上幾粒葱花及日本海帶,此乃標準的日式熱湯烏冬泡製手法。
7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