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6-24
447 瀏覽
近年來多了參與會所飯局,大概是食友們人面廣,又求食心切,總會找到門路,而偏偏這類型食肆,水準一向穩定,可能老師傅都喜歡安於現狀,每晚不用為客量而憂心,所以食物水準得以保持.自從食友陳真口中得知,可以在潮州會館攪一局之後,便已經十分期待,可能是口碑一直都不錯,而且越難攪就越想試的心理罷!是夜四十人分作三圍,將大廳佔據了.而菜單一早由主理人打點好,一點都不用費心.先上場的是手撕凍烏頭,硬說是手功菜,又似乎不是,只不過是多花心機將魚飯起肉,再排成一塊塊,免得大家吐魚骨,的碓是下了時間去處理,對一眾懶人最好不過,魚本身亦帶油香,一朕黃油從骨肉間滲出,魚肉偏實,是魚質問題,非戰之罪.店方依足菜譜的次序上菜,胡椒豬肚湯每份都用小盅盛起,一人一盅,細心又令人有窩心的感覺.湯色雖然清澈但喝得出,花了不少時間,至少豬肚夠稔,呷落一陣胡椒香,將羶味都蓋過,又不會過於辛辣,味菜咬一口,帶少許微酸,味道都滲入湯底中,真好飲.說起潮州菜,總會有滷水食品,是夜用滷水鵝伴鵝肝,最面一層是鵝肝,用上滷水方法處理,雖然少了油膩口感,但浸得偏熟,咬落有點韌.第二層的鵝片肉質香嫩,鵝味突出,個人反而對鵝件最有好感,鵝骨肉汁
自從食友陳真口中得知,可以在潮州會館攪一局之後,便已經十分期待,可能是口碑一直都不錯,而且越難攪就越想試的心理罷!
是夜四十人分作三圍,將大廳佔據了.而菜單一早由主理人打點好,一點都不用費心.
從未想過甜品中的銀杏芋泥質感是如此獨特,芋頭打成泥茸,非常濃稠,幾粿去皮銀杏更加添香甜,在口腔內可以感受到一份黏性,更令到齒頰留香.相信肯花心機時間去做這些賺不了多少錢的菜色,不是任何地方都踫到.
會所菜一向都得到大家的推崇,也許與大多數同類會所一樣,出品較少受基本成本影響,租金及客源穩定,又並非大量生產型,水準得以保持,唯一可惜的是,大家要各出奇謀找門路先可以品嚐,所以個人每次都會好好珍惜每一個機會.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