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9-03
115 瀏覽
自問很喜歡吃拉麵,不過卻沒有衡動為一蘭排三小時的隊。可能因為沒有吃過日本的一蘭,沒有那份“終於等到香港有”的期待,所以只打算順路又少人的時候才一試。 是日在附近工作,見人龍不太長,就來個early dinner。大約下午五時開始排隊,店外有兩位職員派籌和控制人龍。(題外話:一個人可拿幾個人的籌,一張籌代表一個人。)前面大約有二十多人,排了近一小時才可入座。早前一蘭開張時,已受到各大媒體洗版,知道香港店的裝潢與日本店有九成相似,就只是少了售票機。內裡的燈光偏昏暗,位子一個個以木板隔開,前面是一幕布廉,師傅會從布廉後端上拉麵。入座後,侍者會給你一張點餐紙,可自由選擇的有湯、拉麵和配料等項目,另可追加配料、飲品或甜品。個人吃得較濃味,就要了濃味和濃厚油脂湯頭。不過辣醬汁就只要了1/2,因為怕太辣吃不到,也就浪費了。看過其他食家的食評麵說一蘭的麵條偏軟,愛吃硬麵加上要花點時間拍照,就選了超硬麵。另外,還追加了每次吃麵必點的半熟蛋。拉麵未到,先看枱上的吃麵指南,為避免初次光臨的客人感到混亂,指南上詳盡列出填寫落單紙和追加食物的方法。枱的左上角有一個水喉制,客人可隨時添加冷水。約五分鐘,拉麵和追加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