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7-11
4264 瀏覽
母親節想找點新意思,決定遠離煩囂的市區,走到鄉郊呼吸新鮮空氣。忽然醒起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去大澳:這個曾經是香港最有特色的漁村,甚至曾經有香港威尼斯之稱的地方。入得去大澳,當然在哪裏吃午餐,由於大澳的餐廳酒樓並不太多,為免撲空,早兩個星期先打電話訂座。那些年港鐵東涌綫尚未開通前,入去大澳是一件非常花時間的事情,先要在中環港外線碼頭乘搭那些共有三層的大型渡海小輪去到梅窩,再轉乘那些又舊又殘、班次非常疏落的大嶼山巴士(到今天,全部舊巴士已經更換了),攀山越嶺才能到達,動輒每程要花二個多三個小時的交通時間。現在有了港鐵,交通方便了,甚至乎有公共屋邨及居屋,已經缺少了以前那種偏安一隅、生活節奏休閒的的氣氛;但從市區出發,每程交通仍然要一個半小時以上,也因為如此,大澳才能夠保持一點僅餘的特色。昔日賴以横過涌道的人力拉動横水渡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於1996年建成的行人過涌橋,就在横水渡頭原址旁邊。橋的另一端就是大澳鄉的中心地帶、棚屋的集中地,也是【横水渡小廚】的所在地。原來【小廚】在大澳甚出名,隨便問問太澳居民,肯定可以指點方向。轉入吉慶前街,抬頭一看就見到小廚的招牌。門面簡陋,以市區的標準,甚至及
那些年港鐵東涌綫尚未開通前,入去大澳是一件非常花時間的事情,先要在中環港外線碼頭乘搭那些共有三層的大型渡海小輪去到梅窩,再轉乘那些又舊又殘、班次非常疏落的大嶼山巴士(到今天,全部舊巴士已經更換了),攀山越嶺才能到達,動輒每程要花二個多三個小時的交通時間。現在有了港鐵,交通方便了,甚至乎有公共屋邨及居屋,已經缺少了以前那種偏安一隅、生活節奏休閒的的氣氛;但從市區出發,每程交通仍然要一個半小時以上,也因為如此,大澳才能夠保持一點僅餘的特色。
昔日賴以横過涌道的人力拉動横水渡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於1996年建成的行人過涌橋,就在横水渡頭原址旁邊。橋的另一端就是大澳鄉的中心地帶、棚屋的集中地,也是【横水渡小廚】的所在地。原來【小廚】在大澳甚出名,隨便問問太澳居民,肯定可以指點方向。轉入吉慶前街,抬頭一看就見到小廚的招牌。
炭燒燒鵝(半隻)
$268
35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47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大澳山水豆腐
$78
3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8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香煎墨魚餅
$118
66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36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蝦乾荷葉籠仔飯
$158
69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7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4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5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5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清蒸游水石斑仔(每両$20)
$200
38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張貼